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构图论文范文资料 与中国画构图中布白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构图范文 科目:论文摘要 2024-04-11

《中国画构图中布白》:此文是一篇构图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 要:在中国画创作中,布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画面布白的概念产生于先秦时代,形成于六朝,而发扬于唐宋.布白是指艺术作品为了表现主题而有意识的留出空白.它能够很好地营造艺术作品的氛围,使画面灵动,意境深远,画品高逸.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积淀的艺术手法,也是构成中国画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国画;构图;留白;意境

一、中国画的构图

“构图”一词是造型艺术中的专业术语.它是指在绘画中根据创作题材以及主题思想的要求,将分散的、个别的艺术形象适当的组织起来,使这些零散的形象符合艺术规律的组织结构.它是指一幅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结构配置方法,是艺术表达作品内容和思想并使其获得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中国的绘画经过几千年不断地创新变革,形成了囊括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素养、哲学理念、审美意识、美学思想和思维方式的完整的艺术体系.一千多年前,东晋的顾恺之[1]在自己的著作《画评》中就提出“若以临见妙裁,寻其置陈布势,是达画之变也.”所谓“置”即位置,“陈”即摆设,“置陈”就是指位置的摆设.也就是说各艺术形象在画面中的位置.而所谓“布”即指布局,“势”指气势,“布势”实际上也就是指体现画面气势的骨架分布,也就是说各个艺术形象在势态色彩内在的交流和汇合.顾恺之的“置陈布势”的构图理论是从其绘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他所绘的长卷“列女.仁智图”,所画并无故事情节的串联,画面中的各段是相互独立的,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独一无二的无中心的构图形式,画面中的人物动势造型和表情完美融合,相得益彰,显得生动传神,形成了悟对神通的“情势”.南齐的绘画理论家谢赫在《画品.序》中提出了“六法”,其中“经营位置”成为千古之法,所谓的经营位置就是画家作画之初必须要考虑的章法构图,它要求把构图和笔墨等其他的形式要素组合在一起,以共同实现“气韵生动”的境界.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中直接说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经营”包括较多的艺术呈现内容,涉及到画面中的物象位置的编排,主从关系的掌控,张彦远把合理安排构图作为绘画创作的首要任务,犹如作文章要提取纲般重要.

二、画面布白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画中留白的利用是构图的一大特色,留白在中国画术语中也称之为“布白”、“空白”、“计白”,它是指画面构图中的无墨之处,是中国画的艺术形象及语言的主要构成手法之一,是中国画形式美的重要表现手段和意境创造的主要方法.在中国传统的绘画发展中,很早就凸显出留白的艺术表现手法.新石器时代的仰韶彩陶的布局、战国帛画《龙凤人物图》、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宋代李公麟的《免胄图》等都体现了留白在画面中被巧妙的安排和布置,使之更加凸显了画面的中心思想和韵味

传达.

中国画的布白最早要追溯到先秦时期,此时的图像多选择具有寓意和象征性的图腾样式,画面构图多感性,因此在该时期的画面中虽有“留白”的存在,但是它并没有成为画家们创作的主动意识,只是画面出于构图考虑所留出的空白而已.汉代以后在画像石和画像砖上的阴阳线刻的艺术手法,明白的展现了中国的留白艺术,只是画面形式在此期间并没有太大的发展,因此“留白”在画面中的处理只是属于萌芽的阶段.在魏晋时期,画家们不再以全幅满式的构图方法表现绘画,此时画家们有了初步“留白”的意识,远方一般会留出大片的白色空间来表现,以此增加了画面的空间、层次和距离感.到唐宋时期,中国绘画的兴起和繁荣使得留白在画面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微妙.晚唐时期的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了白画的名称,说明古人在理论上肯定和认识了布白在画面中的重要地位.元代在宋代绘画的基础上把文人画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倪瓒的山水画运用大量留白的穿插,而在留白处多题以诗句,以增加画面的形式美感和文人气息.他的画在疏简的视觉形式中容纳了丰富的内心情感,犹如一首抒情的诗,给观者留以无限的遐想.清代的绘画理论上升到了历史的最高时期,在这一时期画面中的布白受到了画家们和理论家们的重视.清代的华琳在其论著《南宗抉秘》中就说到:“白,便是纸素之白.凡山石之阳面处,石坡之平面处,及画外之水、天空阔处,云物空明处,水足之杳冥处,树头之虚灵处,以之作提案、作水、作烟断、作云断、作道路、作日光、皆是此白.夫此白本笔墨所不及,能令为画中之白,并非纸素之白,乃为有情,否则画无生趣也.”这段话明确的表示出运用画纸本身的白色,不着笔墨来表现云雾、水石,使画面别有一番情趣和韵味.

三、画面布白的意义

“布白”要求画家运用深厚的绘画功底把艺术性和审美性完美的结合起来,使画面达到以虚衬实,虚实相生.清代张式在《画潭》中指出“空白即画也.”即中国画中同墨色构成中国画的“计白当黑”,从而形成“虚实”的相生,互补关系,使观者产生想象从而和画家产生共鸣.中国画构图的空间感亦是凭仗画面的虚、实、黑、白的流动韵律来表达.布白在构图中和物象是一种虚实的形态关系,经由画面空白的布置,虚实相生,以虚为实,以虚显实,以虚求实.这是中国绘画对空白把握的关键,亦是中国画的魅力所在.

在中国画的绘画创作中,画家们经常利用“空白”的手法来创造一种翰墨所不能及的意境,缔造中国画的无言之美.东晋画家顾恺之在《洛神赋图》中对画面的空白处理就表现出了画家的匠心独具.长卷式的画面安排中,“空白”的巧妙穿插利用给作品带来了无穷的韵味.空白的手法既展现出了画面的节奏韵律,同时也调节了整幅作品的构图及情节的合理布置.

中国画构图中的布白,即可以是实布也可以虚布.如画面中的浩渺云雾,可以通过大胆的留白来体现看,可以称之为实布,它是利用观者的心理共鸣所产生的形象对立,使空白变得有形可指,这样观者即可以感受画面的空灵幽怨,同时也引起自己的无限遐想,从而使每个人对画面的感受带有画家的情趣,同时也包含自己的思绪.而此时画面的布白则由虚转实了.而另外手法则是实布,也便是以形取意,以白显形.它是利用章法的构成安排,画家刻意的空出的白,它利用白的虚空,使物象由实变虚,拟虚成实,虚实互映,使画面具有无限情趣.

总的来说“布白”是中国画构图和形式美的重要表现方法,它既是无形也是有形、既虚又实,如同戏剧中的悬念一般,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它包含无限的韵味,给画面创造了无数的可能,给欣赏着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注释:

[1]顾恺之:(约345-406),东晋画家、理论家、诗人,博学多才,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和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参考文献:

[1]韩玮.《中国画构图艺术》.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

[2]郎承文.《中国画构图大全》.浙江美术出版社.2002年

[3]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4]王菊生.《中国绘画学概论》.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构图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中国画构图中布白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构图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构图技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