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乡村旅游论文范文资料 与中国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综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乡村旅游范文 科目:mba论文 2024-02-17

《中国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综述》:此文是一篇乡村旅游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 要:这几年乡村旅游开发呈现出如火如荼的趋势,不同学者也对各个地方的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本文对不同学者的研究进行汇总,整理了旅游开发的定位和内容,并且对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最终反思旅游开发的意义.

关键词: 乡村旅游开发;扶贫

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以及农村脱贫攻坚任务的持续推进,乡村旅游呈现出一片蓬勃发展的新态势,成为经济新常态下乡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现就通过总结前人對乡村旅游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并对背后所反映的原理进行重点评述.

一、乡村旅游资源的定义及功能定位

在国内,之前有不少学者对乡村旅游有研究,在这种情况下乡村旅游的称谓比较多, 国家旅游局于2002年颁发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中,把乡村旅游定义为农业旅游,而农业旅游有如下定义:“所谓农业旅游是指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农业旅游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即以农、林、牧、副、渔等广泛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并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的旅游业的统称池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乡村旅游等.”国外许多国家的学者更多地使用“乡村旅游”这一概念.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区为活动场所,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生产经营形态、民俗文化风情、农耕文化、农舍文化、农舍村落等资源,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健身、娱乐、购物、度假的一种新的旅游经营活动”.“其类型包括农业观光旅游、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乡村自然生态旅游.”王文萍(2007)研究山东省济南市郊区乡村旅游开发,认为乡村旅游以乡村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作为依托,那么乡村旅游所涉及的内容应当包括农业旅游、观光旅游、乡村文化旅游、休闲农业旅游等旅游活动方式.乡村旅游开发应遵循乡村本色原则、市场导向原则、均衡利益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功能多元化原则、合理规划原则和教育原则.

部分学者有对不同地区乡村旅游开发进行研究:黄郁成,陈超,夏继军(2006)对东部省区三个村庄旅游开发调研中发现,其开发模式是“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并认为乡村旅游开发的地域基础是乡村社区.Roberta MacDonald和Lee Jolliffe研究了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乡村文化旅游的情况,提出了两者协同发展的框架,最后指出乡村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宝贵资源.

二、现有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出现的问题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相当复杂, 各种权力、利益混杂在一起.这种多样的利益主体、利益需求、利益实现方式绘制成为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利益网, 各种资源和秩序在利益网中的扭结和转化构成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复杂动力.乡村旅游景区与当地居民利益分配不均,真正能够获得较高收益的中高层人员基本来自乡村旅游地之外,当地居民本身在旅游开发中因为自身素质、权力资本和发展机遇原因,只能靠出卖劳动力得到廉价报酬,从而旅游开发的经济带动作用与当地经济的关联度很小,存在“旅游飞地”的现象.外来投资商以极低的成本获得当地居民祖祖辈辈以智慧和辛勤劳动开垦出来的景观和千百年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民俗风情的旅游开发权力,并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但当地百姓的所得远远小于其资源的经济价值本身,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坏了当地居民的利益, 也导致旅游开发的社会成本的上升.最后关键的是,乡村旅游开发的成果是否能惠及所有村民,是否能起到扶贫的效果.当地居民之间的经济地位可能相差悬殊, 最穷的人能否最优先得到更多机会或利益也成为一个问题.有研究表明, 贫困人口不可能在旅游扶贫项目中平等地受益, 贫困人口中最贫穷的20 %获益的机率小.为此,更多学者也在研究并反思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张广瑞(1999)认为当地政府与旅游经营者目标定位错位导致旅游发展失控,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需要引入外来投资商,而投资商以经济利益目标导向,当地政府则是以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如此便产生开发失控.张广瑞同时也发现旅游开发导致当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其调查资料表明,仅在1998年我国就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造到破坏,有11%出现资源退化.在旅游开发中,外来的巨大资本常常干预并控制着当地的旅游开发,促进旅游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以及所需的专门技术和知识,也都需要从外地引进;外地人还占据着大部分管理层工作,而留给当地人的只是那些半技能或非技能的工作.Khan(1999)认为鼓励采用当地手艺和劳力,促进当地自主经营,保护当地特色,并增强经济上的平等性,因此可以视作实现当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可行的选择.Jamal认为在旅游开发中各方合作存在障碍,合作意味着资源(技术、知识等)共享,而不是对稀缺资源进行独占,各方对合作不熟悉、担心自身权力被削弱甚至失去决策控制权等,因而不热衷于合作.

三、反思性关怀:中国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到底向何处去

上述国内外对乡村旅游开发的研究一方面是在介绍并总结世界各地区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另一方面又在反思并探讨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这些学者的最终目的是在发现问题之后去解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是这些文献共有的特点,但是却缺乏对旅游开发所暗喻的发展主义逻辑的细致探讨.

每当我们在提到乡村旅游开发这个话题时,没有人不认为这是个有利于乡村发展的好事,是乡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继而旅游开发地可以借助这股东风摘掉贫困的帽子,使当地居民发家致富.此时,我们的文化意识已经越过“要不要发展”的疑惑阶段,而直接进入了对“如何发展”的终极思考.发展的任何代价也被看作是发展中的问题,并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当地发展无疑是旅游开发应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发展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它的内涵必然要涵盖物质条件改善和文化素质提高两方面.在当地人看来,发展可能首先意味的是使他们居住的地方看起来城镇化和现代化,最终改变当地的原始独特性.然而众多案例表明低水平的建设不仅破坏景观,还会使当地的独特性消失,从而使当地旅游业逐步走向衰落.最终不得要问,在整个旅游开发中,哪个群体会从旅游开发中获益?是当地居民吗?还是旅游投资商和当地政府?如果旅游资源地的居民没有从中获益,那么我们就陷入了旅游开发的涓滴误区,从而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发展幻象.

在发展主义的思维指导下,农村的一切仿佛都可以物化,发展的实质即对空间的争夺和重构.乡村空间一旦变成商品,就会产生积累,但谁从积累中收益,谁承受积累的代价,需要我们深刻思考,因为,以旅游发展为名,农民往往成为失去土地而只剩劳动力可以出卖的“自由”人.近年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之类的发展思路为各级政府所热捧,一时间,以旅游开发为代表的产业结构调整浪潮在全国各地展开,而引入外部资本对乡村资源进行联合“开发”成为了各个地方常用的方式,村里的山地、河流、平原等被承包给外部资本,一切有价值的乡村自然资源都被“强制商品化”了.在当下中国,强制商品化的现象并不鲜见,尤其是,发展主义意识形态相信通过商品化能够解决农村贫困,相信工业化、私有化、市场化和商品化是社会进步的象征.贫困地区的地方官员更是相信乡村旅游开发这种农村商品化才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方法,他们忽视农民才是发展主体的事实,将一个个农民赖以谋生的土地流转给外部的资本,阻止了农民从自然中免费获得生活资源的途径,而将农民的生活推入市场化的大浪潮中,这也许并不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农业旅游,[EB/O].http://baike.baidu.com/view/1383214.htm.

[2]郑建雄,廓焕成,陈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3]王文萍.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2007.

作者简介:

韩京男,(1993-),男,汉族,籍贯:北京,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发展与管理 .

乡村旅游论文参考资料:

乡村旅游论文

生态旅游论文

旅游杂志

旅游期刊杂志

旅游杂志推荐

旅游电子商务论文

结论:中国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综述为适合不知如何写乡村旅游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乡村旅游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