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行者论文范文资料 与哑行者蒋彝:曾和林语堂齐名的华人英语作家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行者范文 科目:期末论文 2024-04-01

《哑行者蒋彝:曾和林语堂齐名的华人英语作家》:本论文可用于行者论文范文参考下载,行者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读蒋彝的游记,应该配可乐,最好末了还能爆发出一声响亮的“嗝”.

这或许是对这位游记作家的最高礼赞.毕竟,在他一生中有一件逸事始终让他引以为豪:在上世纪30年代把Coca Cola译为“可口可乐”.在此之前,这种棕褐色的甜味汽水在中国被称为“蝌蚪啃腊”,名字和样子都让人没有胃口.

没有多少人在意是谁翻译了可口可乐,也少有人知道谁是“蒋彝”.這是一个“哑”掉的名字.正如蒋彝给自己起的笔名“重哑”——名副其实的默默无闻,不为人知.

但这个名字到了国外,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在上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蒋彝是西方英语世界里少有的中国面孔.他在旅居海外的半个世纪里,走遍欧美多个国家,以中国眼光打量世界,写下13部英文游记,多次再版,引起轰动,成为最成功的华人英语作家之一.在当时的西方世界,能与他平分秋色的是林语堂.

学者郑达认为,林语堂偏重文艺作品,先一步在国内文坛出名;而蒋彝成名在出国后,涉猎颇广.尽管境遇不同,不能否认的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国作家“成为西方文坛上的新声,标志着一个不容忽视的转变:评说中国文化,不再是西方作者独享的权利了”.

这两年,蒋彝的作品逐渐在国内出版,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这个自称“哑行者”的作家.在“哑行者系列”中,他就像个漫不经心、随遇而安的游客,带着读者从英国湖区行经伦敦、牛津、爱丁堡,再去往巴黎、日本、波士顿等地.一路上他用文字、画笔记下所闻所见,著成游记.

他的游记步调轻松,有琐事有历史,读来不费力,观感恰如可乐,轻巧得就像二氧化碳气泡.就连蒋彝都会把自己写的书拿去送给喜欢的姑娘,“紧张的时候,可翻翻,作为休息,调剂一下.我的书都很轻松”.

如普通游人一样的闲散,几乎都要让人忘了:他是第一个为哈佛大学优等生荣誉学会做演讲的中国人;他是第一个画熊猫的画家,吸引了伊丽莎白女王等终其一生,他只是想要保持如同可乐一样的新鲜和刺激,因为“我不愿平凡而生,更不愿平凡而死,总之,平凡二字是我的仇敌”.

“疯狂的青年”

1933年5月19日,蒋彝在从上海去往马赛的勒布伦号上度过了自己的30岁生日.没有庆祝,他只是站在甲板上望着碧海蓝天.轮船驶过国界,他的一生从此被分为两半.

蒋彝1903年出生在江西九江的一户书香门第,父亲蒋和庵是个画家,每天早上都会独自在画室里作画,蒋彝常在父亲书房流连.哥哥蒋笈是个有才华的诗人,从小浸淫诗书,人称“疯子”,他有一群“疯子”朋友,常到蒋家书房聚会.幼时的蒋彝经常扒着门缝哥哥和朋友们谈天说地,他决定也要像哥哥一样做个诗人.

不过1922年,蒋彝考入南京东南大学,选择专攻化学.他后来回忆道:“我那阵子很革命的.”两年后,他被祖母一封急电“骗”回了老家,迎娶表亲曾芸.这是他还没出生就定下的亲事.

那年夏天,有朋友在海南开办暑期学校,请蒋彝去帮忙.他欣然应邀,因为“只要有可能,我从不放弃旅行的机会”.这趟旅行后来被写进名为《海南岛》的散文,1925年5月刊登在《东方杂志》上.蒋彝拿到了人生的第一笔稿费:24块钱.他说,那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几天”.

毕业后的蒋彝投身政界.在哥哥引荐下,他在赣东省政府机要处谋了个主任的职位.任职几个月后,蒋彝便要求彻底改革:“各事待理,日无暇晷.会人会民,很想竭力加以整饬.但一切为旧势力把持,又旧社会传统恶俗太深.即一小事,上下俱行贿赂才可*,我觉得要彻底改革不可.”

蒋彝原以为官场能容他挥斥方遒,实际却处处遭遇掣肘.在九江当县长时,他曾提交了一系列社会改革草案.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接到这份报告,痛批他是“异想天开”,不予采纳,并将他称之为“疯狂的青年”“超时代的年青人”.

把蒋彝逼去国外的导火线就是在九江引燃的.1931年,美国德士古石油打算在九江城外建炼油厂.他们通过贿赂经办人员,绕过蒋彝,获得“永租”土地的权利.蒋彝得知此事后,假借建筑开工要验契据之名把石油厂的地契弄到手,将其注销.他此举是为保护国家利益,却受到外交部长“宜敦睦邦交,不宜制造事端”的斥责.

对政治失望的蒋彝给在英国的朋友罗长海写信说,自己想去国外见见世面.这个决定获得了蒋笈的支持,他七拼八凑了足够蒋彝在伦敦生活6个月的费用,还帮他申请了一笔奖学金.

就这样,官场失意的蒋彝只身出国,留下了妻子和4个孩子.对他来说,这是一场没有归期的自我放逐.在他的《重返祖国》一书中,蒋彝这样写道:“只有亲身经历过逃亡放逐的人才能理解我的遭遇.”

沉默的游客

一切要从头开始.蒋彝不再是前呼后拥的官老爷.以前他有80到300名的卫队,六个厨子帮佣,而现在,他成了语言不通的自费留学生.

幸好有罗长海帮衬.他为蒋彝找了个英语老师,隔天辅导一小时的英语会话.罗长海收留了蒋彝近一个月.之后蒋彝就搬去了别处,他遇到了江西老乡熊式一.

熊式一出国前学的是英语专业,翻译过不少名家剧本.后来他把传统通俗剧《红鬃烈马》编译成了英语剧《王宝川》.剧本一经出版就好评如潮,后来更是排演成了戏剧,熊式一因此一战成名.

成名后的熊式一对蒋彝承诺:“蒋兄,今后咱俩合作吧,你就专门为我写的书画插图.我出了名,你也有一份.”已出版的《王宝川》中有蒋彝提供的12幅插画.封面和扉页插画则出自徐悲鸿之手.蒋彝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傲慢腔调,更加努力学英语.

在学了几个月英语后,蒋彝遇到了他的贵人——英国最早的汉学家之一洛任廷.他们每周都要碰面聊聊中国的古典文学.洛任廷是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董事,待到学院有职位空缺,便顺理成章举荐蒋彝到伦敦大学教中文.负责面试蒋彝的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英语老师庄士敦.在庄士敦的赏识下,蒋彝成了学院里两名全职中文教师之一.

行者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哑行者蒋彝:曾和林语堂齐名的华人英语作家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行者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行者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