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导师制论文范文资料 与新常态下职业院校实施导师制策略探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导师制范文 科目:硕士论文 2024-02-15

《新常态下职业院校实施导师制策略探析》:本文是一篇关于导师制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摘 要: 新常态下,职业院校针对存在的专业培养目标不明、教学现状和社会需求脱节、教学设备不足、学生角色转变难等问题,大力实施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实施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在做好导师的聘任工作、明确职责、保证师生间的交流畅通、健全考核评价等基础上,才能促进其健康发展,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新常态 职业院校 导师制

新常态下,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并将职业教育和国家的未来发展联系在一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进行了总体规划和布局.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政府根据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及“互联网+”等新业态做出的战略选择,也是根据“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精神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能否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以满足国家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要,是职业院校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职业教育必须进行教学方法、手段、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职业院校实施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应是改革的应然之举.

一、导师制的含义及特点

所谓导师,是指对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科研论文写作、实验实践等进行具体指导的教师.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其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是一种导学关系,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在教育教学的发展过程中,导师制首先运用在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中,对于职业教育来说,由于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的不同,所采取的教学方法與手段和本科教育有着本质的差异,但导师制同样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实践表明,职业院校实施导师制后,课程、专业和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显著提高.职业院校实施导师制的主要做法及特点是:在学生的整个学业学习期间,给每一位学生配备至少两位导师,一位是学校导师,另一位是企业导师[1].不同职业院校实施导师制的方式方案有所不同,有的学校导师是由班主任或者辅导员担任,工作重点是对学生进行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生活教育,而有的学校导师是让有经验的专任教师担任,工作重点除了生活教育外还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创业就业教育,这两种不同的学校导师各有特点,在具体的实施中各个学校要结合自身情况选择运用;企业导师是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安排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工作重点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尤其是实践知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自始至终都要通力合作,一起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此外,导师还要在教材建设、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及科研开发等方面进行更高层次的深度合作.

二、职业院校实施导师制的SWOT分析

随着职业院校导师制的引入、推广和实施,导师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良好效果,它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显著.为了进一步发挥导师制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笔者简单分析职业教育实施导师制的优势、劣势及发展前景.

首先,导师制的实施改变了专业培养目标和生产实践脱节的现状.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一直提倡轻理论重实践,将理论教学课时压缩,将实践教学课时大幅度提升,但由于种种原因,从实施效果看,并不尽如人意.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面对生产的实际技术问题,时常无从下手,原因是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生产实践脱节严重,学到的知识和能力不足以应对工作岗位要求.这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相悖的,它既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又影响了职业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在职业院校实施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可以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真实的工程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贯穿于教育教学中,从而满足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使学生一毕业就可创业就业,完全适应工作岗位,改变专业培养目标和生产实践脱节的现状.

其次,导师制的实施解决了教学现状和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当前,国内工业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继德国提出“工业4.0高科技战略计划”后,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国内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层出不穷,新形势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然而职业院校教师除了日常教书育人的常规工作外,还有很多教科研工作,这和教师提高自身实践技能、适时掌握最前沿科技信息的愿望相冲突,因而时常出现教学内容跟不上行业的发展,教学的软、硬环境现状和企业需求脱节严重的现象,学生的就业率当然会受到影响.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可以利用企业导师对行业最新动态的把握将最新的知识技能贯穿于对学生的培养,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让学生的知识、技能保持和行业同步,而且能提升学校导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让教育教学现状和行业、企业需求保持一致.

再次,导师制的实施能帮助职业院校走出实践类教学设备不足的窘境.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校内校外实验、实训设备是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和条件.然而,大多数职业院校由于投入资金有限,拨款难以到位,普遍存在实践类教学设备不足的现象[2].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实验、实训课程的学习效果,影响学生技能的提高.和企业共同推行导师制,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设备、仪器开展实践教学,这将大大缓解职业院校实践教学设备不足的现状,学校在借助企业实践设备的同时,还可以由企业导师将学生带到生产一线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一边操作设备一边体会职业氛围.导师制的实施能真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帮助高职院校走出教学设备不足的窘境.

最后,导师制的实施能帮助学生完成角色转变.当今大学生由于对自我和社会认识不足,缺乏务实、耐劳的精神,对前途和专业存在一种茫然感,走向社会后,对自己到底能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适应什么样的岗位迷茫,对社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这些和学生在校学习生涯、学业成绩和个人素养有很大关系.这种茫然感、恐惧感必然会让学生产生角色转变的困惑,使得以后个人的社会化、职业化转变存在很大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它影响了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职业院校实施导师制后,企业导师将目前行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标准、生产工艺流程、职业道德规范等信息传授给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参观、体验、实习、实训等逐渐融入真实的就业环境中,在对工作岗位熟悉后就会慢慢形成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行为规范,从而实现学生角色的平缓转变.

导师制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新常态下职业院校实施导师制策略探析为关于导师制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学生对导师制的感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