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按图索骥论文范文资料 与教育,应该按图索骥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按图索骥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4-06

《教育,应该按图索骥吗》: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按图索骥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缘于职业使然,笔者常有机会目睹一些形形色色的教育事件.

某地方教育主管领导到一所小学去检查工作.正是早操时间,只见偌大的操场上,两千多名学生正在做操.远望,横竖都是绝对笔直的线条,就是军队中的队列也不过如此.近看,才知道,每一个学生的脚下都有两块砖.那是学校严格按照相同长度和宽度镶嵌的“两块砖”,学生的队列就这样被定位,被提前预知,没有别的选择.

也是这所学校,从教学楼的一楼到四楼的楼梯台阶上,拓印着两排色泽鲜艳的脚印——左上右下.学生上下楼无须启动大脑,只需寻找“拓印”.“左上右下”的出入规则,本来要烙印在学生的心中,现在竟然刻在了冰冷的台阶上.

看到类似的情境多了,笔者不禁想到:当成人直奔“成人视角”下的“终点”而去,孩子们思维的过程必将被漠视,孩子们学习上的“困惑和生涩”无法得到真实地呈现和暴露,这样的教育或教学必将萎缩和坍塌,因为它和记忆无关,和经验无关,更和思维无关,只和眼睛有关——无须“左顾右盼”,无须植根于大脑,只需睁大眼睛,按图索骥,找到让自己“安身立命”的那块“砖”或“脚印”即可.

由此笔者也想到自己的教学.曾经执教过一节《森林王国》的美术公开课,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这样的:“森林里的老国王去世了,现在要选举一位新国王,请各动物参加选举会议.”上课伊始,笔者针对这个环节发问:“猜一猜,会来些什么动物呢?”接着,ppt课件中出示了大量图片,一开始出场的就是三幅老虎的图片:或威风凛凛、或引颈高亢、或洋洋得意等

犹记得在执教这一课之前,笔者为了选几张老虎照片所费的心思:选择这个,淘汰那个;舍弃了这个有点“心痛”,选择了那个略显“臃肿”.本以为最终敲定的这些图片一定会为课堂“增值”,一定会赢得学生和听课教师的好评.然而,课后经过同事、教研组长等人的点醒,笔者才恍然大悟,甚至有点“痛心疾首”:恰恰是这样的图片(或者出场顺序),不仅先入为主地把“国王”定位给老虎,而且连老虎“赴任”的外貌和动作都事先“彩排”好了.试问:狮子不可以当“国王”吗?大象不可以吗?豹子不可以吗?又或者,老虎难道不能以一种沉稳的姿态去参加选举会吗?

这次公开课对笔者的触动很大,自己的心似乎一下子被什么触着一样,更有一种“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感觉.可以说,恰恰是眼花缭乱的多维画面预先设定的结局,熄灭了学生创新的火花,本来是“拨开水藻,露出一眼小活泉”,结果是看一眼,赏心悦目;看几眼,“老虎都是一个样”;看多了,便有“年年岁岁花相似”的感觉.如果一切都已经按部就班,一切都已有现成的“路线图”,学生还努力什么?思索什么?行动什么?反思自己所执教的课堂中,学生是不是经常就这样被提前预知?被提前定位?被“按图索骥”?如果是这样,课堂还能“千树万树梨花开”吗?

在后来的教学中,为了不再犯类似的错误,笔者总是时刻警醒自己:教师在教学进程方面,是按部就班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呢?还是要更注重生成性和即时性资源呢?

一次,在教学《三顾茅庐》一课时,笔者从“刘备待人的谦逊和真诚”这个主旨出发,让学生评价故事中的各个人物.初期,学生的反应热烈,感悟颇多,或称赞刘备尊重人才的风度,或表扬刘备礼贤下士的精神,或赞美刘备求贤若渴的谦逊.眼看着,一堂较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

正当笔者兴致勃勃地准备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时,一个学生却抛出了一个始料未及的问题:“老师,我更喜欢张飞这个人.”

教室里顿时哗然,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都议论纷纷,互相交换意见,大有齐齐上去狠揍这个学生的冲动.很明显,这个*学在跟教科书“较劲”、跟编者的主旨“抬杠”,跟考试大纲“不搭边”.此时此刻,笔者的脑子中也电光火石般转过很多念头:难道仅仅因为张飞扮演了一个反衬的角色,就该草率地否定学生的喜好吗?如果教师非要铆足了劲要在刘备身上验证为人处世的曼妙,从而屏蔽其他的一切“杂音”,谁还语文“郁郁乎文哉”等

于是,笔者静下心来,不急于下结论,而是耐心地反问:“为什么呢?”

他说:“张飞性格直率,有什么说什么,不虚伪.”

笔者接着问:“你还有哪些喜欢他的理由或证据?”

他组织了半天语言才说:“张飞讨厌背叛,有情有义,临危不乱,胆气过人,长坂坡一战可以证明他的胆气啊等”

“是啊——”听着他的回答,笔者跟着总结,“事实上,不论是刘备,还是张飞,抑或是关羽,都有其优缺点,我们不能以此否定彼,或者以彼淹没此,不能因为刘备而完全否定张飞,但是——”笔者故意沉默了一会儿才说:“我们也不能因为张飞性格直率,有什么说什么,胆气过人,不虚伪,就赞同他‘诸葛亮如果不来,我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的行动吧?”

正所谓“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对于学生“参差多态”的回答,教师的责任不在于为学生的答案定性,而是为学生的多种解读提供合适的切入点,尽可能敞开学生的自我视野.

教学《三顾茅庐》之后,一种清晰的教学思路在笔者的心中渐渐明了:好的教学并不仅仅是按图索骥、按部就班,而应当容许“旁逸斜出”或者“意外事故”.大自然中“花鸟鱼虫”的成长没有预定的轨道,那么,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也就没有标准的“两块砖”,更没有一成不变的“路线图”.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遗憾”和“教学成长”,懂得了教育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在一个毫不设防的时刻,在没有按图索骥的前提下,学生的心在扩展,生命拔节的声音在噼啪作响.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小学 737200)

按图索骥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教育,应该按图索骥吗为关于本文可作为按图索骥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刮目相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