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存款保险制度论文范文资料 与我国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模式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存款保险制度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3-12

《我国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模式》:关于免费存款保险制度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存款保险制度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摘 要:近年来,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愈发彰显出弊多利少的特征,制约了我国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基于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环境已具备,通过采用博弈模型就是否参加存款保险问题上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小银行之间的行为抉择,以及存款保险机构的职能问题进行了探讨,最终提出了我国理应不失时机地推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坚持强制性投保与共同保险中的限额赔付相结合,以及实行简单差别费率及赋予监督职权的策略.

关键词: 存款保险;存款保险制度;保险特征;博弈模型

中图分类号:F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5)03-0016-05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5.03.03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是指由银行牵头来组织银行类存款性金融机构共同出资设立一家存款保险公司,各投保行缴纳一定的保费,一旦某投保行发生亏损或破产,存款保险公司对该投保行进行救助或收购,并对存款人在需要时进行有效的损失赔偿制度.存款保险制度不仅能够适当维护存款人的利益,更为银行体系建立了有效的竞争环境[1-2],进一步完善了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以确保金融秩序的稳定进行.

自1993年首家存款保险公司由美国国会创立以来,经粗略统计,截止到2013年年末全球已先后实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约有111个.目前对该制度实施的效果存在较大的争议,如反对者Demirguc-Kunt和Detragiache(2002)通过计量模型,对 1980—1997年中 61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储户的覆盖率越广,该制度的实施对银行业的稳定性负面影响越大,且不论该制度能否起到防止挤兑的作用,它始终是产生道德风险的根源[3].支持者Diamond 和 Dybvig (1983)指出,存款保险是避免挤兑性恐慌的有效措施,但会带来道德风险,然而并不代表存款保险政策无效,可以赋予存款保险机构一些职能来降低它[4].Boot 和 Thakor(1998)则认为,为有效降低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可采取的措施之一是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这不仅可以防止银行挤兑,且可以阻碍投机性挤兑[5].但不论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显性存款制度将在不断地争议中逐步完善起来,最终优美的设计方案必对银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正面效应.

尽管各国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特征千差万别,但实施的目的几乎雷同,较为典型的是由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的存款保险模式和以德国为代表非政府性的自愿参保的存款保险制度模式.这两种模式的成功运行有效地降低了道德风险,提高了金融监管能力,但二者在具体实施细则(运营主体、投保方式、赔付方式等)方面却存在较大差异.德国的非政府性且自愿参保的存款保险模式是由三大银行集团(私人银行、合作银行和储蓄银行)的保险基金共同出资建立的,彼此间具有相互监督的激励,官方不直接介入其运行.投保模式是由银行自主决定是否投保,且当投保机构得到赔付时实行的是限额赔付[6-7];在美国,该制度的运行不仅由政府直接干预,且采取了较为典型的实行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投保方式,具体表现为联邦储备体系的州银行必须参保,若并非州银行,则允许自愿参保,并且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而一直实行至今的赔付模式是全额赔付[8].

国外学者对最优存款保险设计方面的文献研究较为丰富.Diamond 和 Dybvig (1983)提出对存款保险的设计特征较为关键的是对存款保险机构赋予相关的监管职能以降低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而不单是为防止挤兑.Kahn 和 Santos(2005)比较了三大金融安全网中,赋予一个或多个机构对银行的监管职能的利弊,发现由于各机构间的利益冲突使得单个机构收集信息再传递给其他机构的激励较弱,总成本较高,因存在信息不对称,政府应把对投保银行的监管权赋予给最具信息优势的机构——存款保险公司[9].Demirguc-Kunt 和 Huizinga(2004)从存款保险和对银行的市场约束力(尤指针对银行的道德风险)的角度出发,指出金融安全网难以设计和运营,而金融安全网对市场约束力是潜在的一个决定因素,存款保险机构又是金融安全网的一个方面,因而相对完美的存款保险方案可能利于提升银行的市场约束力.经国际数据统计得出,除共同保险、私人或合资管理基金、自愿参保特性有效增加市场的约束外,显性存款保险的所有其他特征均可能会降低银行的负债利率和市场约束力[10].Demirgüc-Kunt等(2008)站在国际宏微观的角度,从加入和设计存款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发现个人和公共利益对之有影响,外部环境及内部政治、经济因素对加入和设计存保的影响也同等重要,还发现有三点原因使得银行更易参保:一是高风险银行占主导的国家;二是金融危机的影响;三是外部机构部门的压力,比如IMF、EU等[11].

国内学者对该制度的实施效果也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姚志勇和夏凡(2012)结合国际经验,分析建立激励相容存款保险制度的经验和教训,并证明出给定适当补贴,会存在规避“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最优存款保险合约;此文献的特色在于同时考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成本最小化的激励相容来设计出尽力规避二者的制度[12].潘静等(2013)从存款保险对市场约束的影响这一视角做出了深入地分析,并设计出较为完美的存款保险特征,努力使其与市场约束相互兼容与协作;该文献也是从激励相容的角度出发,与其不同的是探究该制度与市场约束机制之间的关系来设计最优存款保险制度[13].谢世清和莫太平(2012)基于四份国际规范准则①的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国情,从对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银行的处理机制、与三大金融安全网间的关系等较新颖的角度出发来构建适合本国实际发展的特征[14].

以往文献研究中较多是单独强调采用强制性保险特征,而较少理论研究共同保险,两者常被分开研究.本文用博弈模型深入地探讨,把强制性保险和共同保险相结合共同约束银行业的经营以及存款保险机构的监督权问题,本文提出了对国有商业银行要求强制性投保及对中小银行实行共保的策略,并在存款保险机构有权监督的前提下使得显性制度能够较好地运行.

存款保险制度论文参考资料:

养老保险论文

会计制度设计论文

有关保险的论文

保险论文选题

保险论文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结论:我国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模式为关于存款保险制度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保险存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