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通货膨胀论文范文资料 与我国应对通货膨胀策略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通货膨胀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1-19

《我国应对通货膨胀策略》:这篇通货膨胀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严重的通货膨胀破坏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导致生产过程紊乱;严重的通货膨胀使生产性投资减少,不利于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严重的通货膨胀使居民的实际收入减少,消费水平下降,导致消费不足,破坏经济发展的正常运行,不利于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由于严重的通货膨胀下的物价上涨是不确定的,这样就使价格不能进行资源配置作用.同时,由于物品价格上涨的对贫富阶层的影响不同,穷人可能在严重的通货膨胀下举步维艰,富人的生活基本不受影响,这样会加剧社会成员的矛盾,使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加.每次发生严重的通胀都和货币的大量供给和投资的快速增长有关,每次发生严重的通胀都会引起生活水平的大幅度下降和经济的衰退,对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各国央行都有抑制通货膨胀维持物价稳定的职责,使通货膨胀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

关键词:通货膨胀; 银行;货币供应量

中图分类号:F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1-0181-02

一、通货膨胀的原因

货币超发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是通常所说的通货膨胀.一般分为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和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在不存在超额需求的条件下,因为供给方面成本的上升推动商品价格水平显著和持续地上涨称为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由于工会组织对工资提高的压力以及垄断出现的行业中,厂商为追求利润抬高商品价格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其中,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厂商提高工人的工资而引起产品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上涨.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一国国民的工资上涨跟不上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而引起比例结构、产业结构、部门结构等的失调,引起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可以解释为过多地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是货币供给增加造成的.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历次通货膨胀

(一)1985年(中国出现的第一次通胀)

从1979年开始,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我国经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从1979年到1984年间,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长,人均收入增长了几倍.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两年财政赤字都出现了巨大亏空,国家通过增发超额货币来填补国库的赤字.到1980年底,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通货膨胀,全国市场货币流通量比上一年增长63.3%,大大超过社会同期商品零售总额增长和工业生产总值增长的幅度,商品价格上涨达到最高6%的水平,已经到了引起经济危机的警戒线上.

(二)1988年(中国出现的第二次通胀)

职称评定、工资改革及基础建设投资的大规模升温引起的货币供应量大规模增长,到1987年底,货币供应量比1983年增加了925亿元,迎来了又一个货币大量超发时期,达到1 454亿元.乡镇企业大量向银行借款,致使市场对货币的需求大幅度地增加.而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是由央行应对过热经济对货币量的需求而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和推行大额面钞引起的.1988年,包括各种生活必须品在各大城市相继提价,绝大部分的商品提高了价格,商品价格平均涨幅为30%,而像家用电器、摩托车、油这一类产品的涨幅达到了80%.

(三)1995年(中国出现的第三次通胀)

从1992到1993年,随着市场经济大规模改革,国家在商品定价方面全部放开了.为了提高职工福利,政府扩大内需,企业抓住机会,大规模地向银行贷款进行各种国外投资,大量地购买各种机械设备和高档商品.地方政府大规模地利用信 发房地产业和开发区建设,导致房地产业开发过热及许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我国货币供应量大幅上涨,许多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经营,不得不多方借债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其中不乏集体、私营企业.中国出现的第三次通胀是由于基础产业的瓶颈、钢材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生活资料价格上涨的恶性循环.

三、央行对通货膨胀治理的政策

银行对通货膨胀的治理主要运用紧缩的货币政策削减货币供给的增长来降低总需求,从而降低通货膨胀水平. 银行主要运用以下工具来降低通货膨胀水平.

(一)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银行有权利决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金比率.当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 银行可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减少货币供给,让每一元的准备金支撑更少的存款.如果当前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为10%,那么当客户向银行存了100元 ,其中必须留出10元作为准备金,其余的90元为可贷金额,于是,增加1万元的准备金可以产生10万元的存款.此时,若 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把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从10%提高到20%,则储户100元的存款需持有20元准备金,可借出的货币为80元,此时,商业银行增加100万元的准备金就必须有500万元的存款,货币供给就减少了一半.从方法上看,提高法定准备金是最简单的办法,但是提高法定准备金的作用十分猛烈,且存在时滞也会使商业银行的正常信贷业务受到干扰.1988年发生的通货膨胀就采取了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降低通货膨胀.

(二)提高再贴现率

商业流动性不足时,可以向 银行借款解决短时间居民提款等需要, 银行作为最终的贷款人帮助商业银行解决资金不能维持正常业务需要的危机.商业银行手里一般都会持有一定的政府债券和商业票据,当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不符合 银行的规定时,商业银行就可以用他持有的政府债券或商业票据向 银行申请贴现业务以解决暂时的需要.当央行提高再贴现率以后,商业银行因为成本的提高就会尽量不向央行申请贴现业务,再贴现需求和规模的降低从而导致市场上货币供应量减少,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货膨胀.不过,通过提高再贴现率来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对 银行来说,也是被动、不积极的策略,因为借不借款的主动性掌握在商业银行手中.

通货膨胀论文参考资料:

通货膨胀论文

结论:我国应对通货膨胀策略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通货膨胀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2018中国通货膨胀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