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徐永昌论文范文资料 与抗战时期的徐永昌和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徐永昌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1-03

《抗战时期的徐永昌和》:本论文为您写徐永昌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战时中国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了八年,徐永昌始终作为主管作战指导机构的负责人,积极筹划战局,发号施令,颇有功绩.徐永昌既非保定毕业,又非任职黄埔,与原本既无学缘联系,又无地缘关系.抗战期间国军人事变动频繁,蒋为何将徐放在这样一个重要职位上?徐为何从未离开军令部长之职?探究蒋任用徐的原因,分析两人的关系,能让我们看到蒋与非嫡系将领的相处,也能从侧面窥探抗战中枢指挥的情形.

如何罗致徐永昌

徐永昌并非黄埔建军的旧班底老人,亦非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罗致的原北洋政府政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两人分处不同阵营,徐是晋系主要人物,晋系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的历次反蒋运动中曾扮演重要角色.直到1930年代阎锡山掌理山西后,徐与蒋才算有了正式接触.

1930年中原大战,围绕在阎锡山周围的晋系要员中,徐永昌和赵戴文是反对倒蒋的.中原大战徐永昌负责陇海线一带作战,在全军溃败之时,徐指挥的军队撤退组织最为出色.这些通过南阳寨地段的部队均未被堵截,究其原因,徐永昌指挥的线攻守皆宜,未吃过败仗,处于被动也只是因为战略上协调不当.

阎锡山决定下野后,任命徐永昌担任晋绥警备总司令,负两省总责.此时,徐永昌与国民政府方有直接接触.被派去西北整编善后的陈诚向蒋汇报时,评价徐永昌处事稳妥,沉厚缄默.徐原有的势力是前国民第三军孙岳旧部,在他担任河北省主席时,曾几度遭到阎锡山分割,但徐的部队在精神上仍能凝聚意志,团结一致.徐永昌指挥阎锡山部队时能全师而退,使蒋认识到他是一位出色的将才.

不久,阎锡山回晋,徐永昌难有作为,省政在阎的暗中操控下,徐只能签字照办.“九一八”事变后,开始整合各派势力,对阎是不放心的,徐永昌此时见蒋,为阎说项.在武汉和石家庄,徐两次向蒋表示,支持阎锡山主持晋绥军政,在阎东山再起并存续下去的关键问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徐永昌离开武汉时,命令少将级以上要员都到车站送别,给予他极高礼遇.徐此次南行,为稳固阎锡山的地位做了不懈努力,同时也结交了许多国民党军政要员,为自己的晋升铺平道路.蒋对徐有爱才之心,希望为己所用.

1936年,在堵截徐海东部红军问题上,徐永昌与阎锡山当面发生争执,二人在土地公有、防共保卫团等问题上意见相左,阎非常生气.至此,徐、阎无法再共事.一直都有将徐揽到麾下之意.1935年12月中旬,徐应邀到南京.17日,二人同车赴汤山东炮兵学校参加学生毕业典礼.途中,蒋要徐出任参谋总长或军委会主任,徐认为能胜任该职的人很多,自己留在北方对国家更有益.此议搁浅.

等到听闻徐、阎二人发生龃龉,乃电徐到京任事,一、二两电均被阎扣留.阎接到第三次来电后,认为蒋、徐关系已经成熟,留徐无益,乃将蒋电交徐,并将计就计,嘱徐在蒋的左右为山西出力.徐永昌遂于7月11日乘车抵南京.16日,徐与蒋同车赴炮兵学校,蒋因军委会主任朱培德出国考察军事,要徐接替此职,徐力辞.

西安事变爆发后,徐永昌为国家前途深感烦忧.后来,徐永昌去南京,蒋邀他去奉化见面,他为西安事变善后出了很多主意.蒋十分关照徐,徐相当感念.每当照相时,宋美龄总是让徐、蒋合拍.徐下山时风大,宋美龄又让外甥送去围巾,这些显然都出自蒋的授意.对于徐永昌这样一个不是很注重外在名利的人而言,这些尊重无疑触动了他的内心.其后,蒋百般挽留,甚至说出“你还能不帮我吗”之类的话,徐最终听命.对比在阎锡山手下办事时的经历,徐顿生“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

1937年2月17日,朱培德逝世.3月初,国民政府任命徐永昌为军事委员会主任.徐于8日到职视事,从此正式脱离山西,进入中枢参赞戎机.当时军事委员会主任一职是蒋的亲信才能出任的,因该职位权责重大,可代蒋处理公事.由此可见蒋对徐是极为信任的.

在作战上体现军事才干

战时,与徐永昌关系密切,徐参与机要并提出建议、意见,作为蒋决策的参考.他不但是负责作战的军令部长,还是军事最高决策部门军事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之一,能参加最高国防会议.在非嫡系将领中,获此殊遇的人很少,白崇禧虽为其中之一,但蒋对白始终心存芥蒂.徐永昌对比较尊重,在日记中一直称之为“蒋先生”.蒋之所以对徐如此信任,徐又始终追随蒋,主要有几个原因.

徐永昌有较为出众的军事才干.抗战爆发后,徐出任石家庄行营主任,负责华北抗战的协调与部署.1937年10月,徐在日记中记载自己担任作战部长一职,蒋其后就作戰事宜屡次征询他的意见.当时,上海作战进入激烈时期,蒋担心日军从黄河南下,开始考虑之后的作战重点及战略,不过徐打消了蒋的疑惑,专心上海作战.12月时,蒋比较关注军队整理的事,徐就此提出意见.当时,整理部并未成立,但蒋依然坚定在抗战中整军的决心,这与徐之意见不无关系.

军令部成立后,每每与徐永昌交流作战事宜,始终让徐参与机要.比如在1938年的台儿庄会战中,经过反复思考,蒋同意徐的主张,暂时不用黄、周两师,留作预备.台儿庄会战后,蒋试图扩大作战规模,希望加入预备军,一举歼灭台儿庄的日军.徐不同意,主张与日军相持.他认为,不必立即解决日军,即使增兵也未必能一举灭之,与其激起日军殊死进攻之心,不如进行相持斗争,消耗日方军力,以养我方士气.此前中国军队没有一次能痛快解决日军,我方与日军就如同与高手下棋,久战自有进步,而敌人则日渐衰坏.徐永昌的意见使有所警觉,徐州会战的最后阶段,国军撤退迅速与此不无关系.正如徐在日记中写道:

敌人向取致命处抄截手段,此次徐北战事何故走了外圈?所以今日亟须防其东明上下游渡河或鲁西挺出.余认我军补充(人与械)训练尚须三个月完成.此时纵有十数师可用,不过所差太多.且敌气尚未甚损,我气尚嫌脆弱,若过事强迫,敌不难立调数万精锐与我一拼.我已有胜敌之道,何必冒大危险以求一日之逞?所以余极力谋持久,不希目前有进步也(蒋先生已然余说).

徐永昌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抗战时期的徐永昌和为大学硕士与本科徐永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徐永昌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