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实证论文范文资料 与认知视角下英语专业学生阅读情感的实证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实证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2-14

《认知视角下英语专业学生阅读情感的实证》:本论文可用于实证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实证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摘 要:本研究在认知诗学视域内考察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叙事阅读过程中情感体验与语言能力之间的交互关系.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出结论:第一,英语专业学生在跨语言叙事阅读中能获得审美情感、叙事情感、场景重构及自我修正各类丰富的情感体验,且以叙事情感为主导;第二,情感体验的丰富程度与读者的语言能力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认知诗学 叙事阅读实证研究 情感反应 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9-0022-02

1 引言

认知诗学将认知科学运用于阐释文学阅读,却一度忽略了情感的重要作用.本文拟以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认知诗学的实证研究范式,考察真实读者在跨语言叙事阅读中的情感体验与其语言能力间的关系,具体包括:第一,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文学阅读中会产生哪些反应;第二,语言能力是否影响情感体验的丰富度,情感反应与语言能力间有何关系.

2 本研究的情感反应分类框架

Iser[1]曾将叙事比作展示意义的演出,认为读者既可以充当叙事世界外的观众,又可以作为叙事世界内的参与者.Oatley[2]从界内、界外两个视角将文学阅读的情感反应分为审美情感和叙事情感.前者指读者置身于叙事世界之外欣赏作品而获得的情感,包括同化和调整;后者指读者进入叙事世界而获得的情感体验,包括同情、认同和情感记忆.Mar et al. [3:824]进一步将移情从认同情感中区分出来,并重新界定了情感记忆的内容,更名为“记忆情感”.

3 研究设计

3.1研究对象及实验语料

研究以国内某高校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0名学生参与实验.所有学生均为女性,年龄在22至23周岁之间,均通过了英语八级考试.实验采用Katherine Manield的短篇小说《理想家庭》为语料,全文2482字,能够激发读者丰富的情感体验.

3.2资料收集

研究采用Seilman & Larsen[4]的自究性回顾法收集读者阅读英语小说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具体包括:第一,阅读语篇并对文中激发其情感反应的部分进行在线标注;第二,以书面形式描述被标注部分所引起的情感反应;第三,以回答问卷的形式对语篇难度进行评估,并对人物关系进行辨别.问卷评分作为衡量受试语言能力的标准.

3.3 语料转写、编码及统计

书面评论的内容按照Excell格式进行逐字逐句的转录,并按上述理论框架对其进行编码和分类.问卷调查的结果通过SPSS9.0进行数据录入,并完成了量化统计.

4 数据分析

4.1 情感反应类型

4.1.1 新的情感反应类型

研究发现,除了上述框架中提到的各类情感,中国学生还产生了场景重构、移情抵制、共鸣和自我修正四种新的反应.一是场景重构,这一说法最早由Whiteley[5]提出,她发现读者在阅读中会以第三人称对叙事世界中的场景进行重构.此时,读者的视角介于真实世界和叙事世界的交界处,能产生画面感.二是移情抵制,Keen[6]在其叙事移情理论中有所提及,是指读者与虚拟人物之间形成不和谐的心理联系而导致的负面情绪.三是共鸣,是指读者在发现虚拟人物的经历与自己有相似之处的情况下唤起自己在类似情境中的相同情绪.最后是自我修正.Miall & Kuiken[7]的研究就曾发现,即使在阅读结束后,读者在叙事世界内获得的情感仍会反作用于真实世界,使读者本身的情绪因为阅读体验而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

根据Oatley[2]的分类标准,读者产生移情抵制和共鸣情感时,阅读视角仍处于叙事世界内,所以在本文中仍被归入叙事情感.场景重构是在读者处于两个世界之间的过渡空间发生的,自我修正则是阅读结束后读者重返真实世界发生的.所以这两类情感是对原框架的补充.

4.1.2情感反应类型的量化统计

读者的阅读体验主要来自审美情感和叙事情感,且叙事情感比重最大,是读者主要的情感体验.自我修正的平均值低于1(M等于0.78),说明该种反应确实存在,但并不具有普遍性.

4.2相关分析

根据SPSS描述统计结果(见表2),40名受试平均产生的情感反应频次为16.75次,语言能力评分平均达到78.12的水平.表3显示情感反应总量和语言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98,且显著水平达到统计意义.这说明情感反应和语言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4.3 线性回归分析

表4中R栏显示了情感反应总量的复相关系数(R等于0.598),该R值越接近1时,表明情感反应与语言能力之间的线性关系越强.R2栏显示,情感反应总量的R2决定系数为0.357,在0~1的取值范围之内,意味着因变量“情感反应总量”的变异中有35.7%的变异是由语言能力引起的.就单项反应类型来看,审美情感、场景重构及叙事情感都与语言能力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其中叙事情感的R值最接近1(R等于0.580),R2决定系数为33.6%,说明各类反应中叙事情感受到语言能力的影响最大.

我们可以根据表5中β栏的回归系数(β等于0.972)预测语言能力变化所引起的情感反应总量的变化情况(情感反应总

量等于59.152+0.972×语言能力).同理,比较三类反应的回归系数,并按照受语言能力影响程度大小对其进行排列,结果依次分别是叙事情感(β等于0.623)、审美情感(β等于0.235)和场景重构

(β等于0.124).这还可以通过t统计量加以检验.情感反应总量

(t等于4.593)、审美情感(t等于3.305)、场景重构(t等于2.955)及叙事情感(t等于4.388)的t值均大于2,且显著值均小于0.05,证明通过语言能力对这些因变量的变化趋势进行的预测是有效的.第四类情感反应“自我修正”与“语言能力”之间属于最低相关,可以忽略不计.

实证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认知视角下英语专业学生阅读情感的实证为关于本文可作为实证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实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