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小学品德论文范文资料 与当前小学品德和社会教学现状和策略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小学品德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3-09

《当前小学品德和社会教学现状和策略》:关于免费小学品德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小学品德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摘 要】《品德和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系统性较强,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培养,然而据笔者调研发现,当前该课程开设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本文从当前小学《品德和社会》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参考相关文献,试图探究优化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程教学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小学 品德和社会 教学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074-01

《品德和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系统性较强,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培养,使得正处于对外部事物认知初级阶段的小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从思想觉悟和社会意识的方面加强对社会的认知.然而,根据笔者当前获得的直接、间接经验以及一些调查,发现该课程存在诸多问题.笔者现从自身经验及调查结果出发,略谈一二.

一、当前小学《品德和社会》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法方陈旧

据笔者了解,当前很多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程教师都有一个不良“嗜好”,那就是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灌输教学.而作为学生,只能被动地去听,被“教化”,并没有得到所谓的新课改提倡的“人本主义”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人都是极怕被讲道理的,学生更是如此,《品德和社会》的“教育性”本身就比较强,长此以往,必然就丧失了兴趣和信心,更不用谈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了.这种儿时的“不良”记忆将会直接会影响到学生日后的学习,尤其会影响中学《思想政治》的学习,加上中学的政治课理论性内容较多,在小学印象基础下去学习的学生极有可能将中学政治课都“妖魔化”,甚至是“污名化”,从短时段理论来看,这个影响是相当不好的.另外,一旦形成了这样的定式思维,不仅无法体现《品德和社会》课程开设的初衷,也会较大程度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

2.缺少活动体验

《品德和社会》,顾名思义,实际上就是在教授学生在社会中的有道德地生存的哲学和法则.反观当前的教学过程,学生之学和教师之教几乎是两层皮,各行其是,并未真正有效结合.这就是因为品德课教学上成了简单的知识、理论教授课.极少有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校地域实际开展活动体验.新课改提倡创设情景,展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品德学科根据其学科性质教学倡导学生主体参和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教学活动.而根据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听讲式教学是一种学习效果最低的教学方式,其两周后的知识留存率只有5%.而互动沟通的“小组讨论”、“实际演练”、“教授他人”的学习效果则是极好的,其效率分别为50%、75%和90%.因此,缺少活动体验的品德教学是不符合课改精神的.

3.和生活结合的过少

在小学《品德和社会》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师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进行循规蹈矩的教学,并没有过多地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尊重教材文本固然是好的,但是孟子也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教材只是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一个参考和框架体系,作为教师我们最好还是尽可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生活实际填充一些相关的新内容,“旧瓶装新酒”,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新鲜度和参和感.通过生活化的教学,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共鸣,进而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学习和生活.

二、优化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程教学的策略

问题提出的意义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揭示问题所在,更应该是寻找相应措施,解决问题.笔者作为一线教师,自然是从自我反思的角度出发,思考探索具体的解决策略.

1.丰富教学形式

文化心理学有一对专用方法论词组:主位研究法和客位研究法.简而言之,主位研究法即从自我理解的视角建构观点,强调自我决定和自我反思.而客位研究法则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真正有效的高层次的教学应该是师生双方在思想层面的互动和碰撞.而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往往只侧重于是注重和理解其中某一个群体的感受和体验,却忽视了双方的互动环节.况且,单凭教师的讲解或者学生的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也是死板的,没有生命力的.最好的状态是教师在充分掌握学情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样的《品德和社会》课程教学,特别是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有感染力的参和式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和度,如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故事分享、角色扮演等.

2.创设生活情景

儿童道德发展是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在品德教学中,要遵循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规律,而不是按照成人的意志向他们灌输难以理解的道德准则.由于在小学中,《品德和社会》课程并不作为学生统一考试的科目,这就给该课程的学习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氛围,教师可以适当地根据学生的兴趣、性别、家庭背景等情况,通过观察、聊天等调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提供多样化的生活体验和社会时间机会.在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到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如社区、敬老院等.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

3.拓展教学资源

在道德教育中,如何将抽象的公民道德规范用具象、生动的方式进行展示,决定着教育和传播的效果.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使学校,家庭、社会都成为品德教育的场所”.因此,教师要将《品德和社会》课程和相关学科、班队活动、德育主题活动、研学旅行活动、社区活动以及社会热点问题等紧密结合,从中捕捉、挖掘鲜活素材,把内外相结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抓好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程教学工作,教师必须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明确品德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有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采取豐富多样的教学形式,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并内化为道德实践.

参考文献:

[1]陈志杰,《情感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考试周刊》,2018年28期.

[2]倪锋英,《小学品德和社会的生活化教学探析》,《文理导航(下旬)》,2018年02期.

[3]李兰,《如何注重小学思想品德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年02期.

[4]潘志勇,《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常见问题及优化措施》,《当代教研论丛》,2018年02期.

[5]李智萍,《小学德育中的情感体验教育》,《教育》,2018年05期.

[6]张婷,《关于小学品德和社会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和思考》,《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05期.

小学品德论文参考资料: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大全

关于小学教育的论文

小学数学教育杂志

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

小学英语论文大全

结论:当前小学品德和社会教学现状和策略为适合小学品德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小学品德与社会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