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糖尿病论文范文资料 与自拟血痹方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随机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糖尿病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1-12

《自拟血痹方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随机》:本论文主要论述了糖尿病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7.05.180

[摘 要] 目的 自拟血痹方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疗效. 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西洛他唑,治疗组加用自拟血痹方.治疗4周后比较患者临床症状及足背动脉血流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足背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结论 自拟血痹方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疗效好.

[关键词] 糖尿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自拟血痹方.

[中图分类号] R25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3(a)-0180-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日趋上升.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糖尿病并发症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人致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众多医家研究发现中药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并应用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该院在临床工作中应用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最终是瘀血阻路所致,提出活血化瘀药物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的,并自拟血痹方,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该研究采用了60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分为两组,给予血痹方治疗,经过4周临床治疗后,以患者症状体征和下肢血管血流的变化等,来评估血痹方的临床疗效,以探求改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这次随机研究,发现自拟血痹方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该院2015年6—12月的60例住院病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均在52~75岁之间,该病例均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患者,该患者的2型糖尿病平均病程在(12±3)年,而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的病程在(7±2)年. 随机分为两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且两组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采用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1]:①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加上随机血糖检测≥11.1mmol/L或加上②空腹血糖(FPG)≥7.0 mmol/L或加上③葡萄糖符合后2 h血糖检测≥11.1 mmol/L.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糖尿病周围血管病诊断标准[2]:①临床症状:肢体酸胀不适,甚至麻、凉、疼、痛、间歇性跛行.②临床体征:肢体皮色改变,出现苍白或暗红,皮温变低,甚至肌肉萎缩等,患肢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甚至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③辅助检查: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动脉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内膜不均有,并粥样斑块形成,甚至动脉血管官腔狭窄、血流峰时速减慢,阻力指数明显增高.

1.2.2 中医诊断标准 消渴诊断标准:根据周仲瑛主编《中医内科学》“消渴”[3]: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等症候者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

①所有纳入该临床研究的病例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②符合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诊断标准;③符合中医瘀血阻络分型的诊断标准;④年龄范围均在40~70岁之间;⑤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合作.

1.4 排除标准

排除有肢体坏疽者;肝肾功能异常者;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未按规定坚持服药或加用其他药物影响药物疗效判定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

1.5.1 治疗方案 两组均按西医常规治疗,给予糖尿病饮食指导,应用合理降糖药,控制血糖在空腹7 mmol/L左右,餐后2 h血糖在10 mmol/L以下,对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病以外的疾病给予大致相同的处理,两组均予西洛他唑口服,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血痹方,该方为该院多位名老中医的经验方之综合,主要药物组成为:黄芪、桂枝、三七、川芎、桑枝、水蛭、地龙、冰片、赤芍、丹皮、丹参等,水煎服,1剂/d.

1.5.2 观察指标 治疗组和对照组服药4周后分别观察以下指标:①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过观察患者肢体的酸胀、麻木、发凉、疼痛程度,间歇性跛行的距离长短,评定治疗效果的有效和无效.②观察患者的临床体征:通过观察患者肢体皮色的改变,是否由苍白或暗红变为红润,皮温是否逐渐变高,肌肉萎缩是否好转,触摸患肢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股动脉的搏动是否加强.③观察患者的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血流逢时速度是否改变.

1.6 疗效标准

参照《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疗效标准》制定[4].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或消失.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好转

1.7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疗法效果差异利用CMH-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比较

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等于显效率+有效率,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出现3例胃部不适,反酸、胃痛,对照组出現2例胃部不适,腹胀、腹痛等.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继续用药.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由2007年的9.7%,上升至2010年的11.6%,居世界第一,目前世界上1/3的糖尿病患者来自中国,由于国人素质文化的不同,对糖尿病的认识不足,治疗不及时,并发症越来越多,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该病是一种慢性性的、进行性的病变,能波及大、中、小微血管,该病变起病隐匿,主要累及肢体远端动脉血管.属中医学“血痹”“脉痹”“脱疽”等范畴.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主要病理变化[5]:糖尿病患者内分泌失调、激素调节异常等导致患者高脂血症,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斑块形成,斑块表面形成血栓,动脉壁中层钙化,内膜纤维增生,致使动脉管壁狭窄,肢体远端缺血,缺氧,故导致指(趾) 缺血性坏疽或坏死.和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有以下几点:发病率高,发病年龄小,进展速度快,截肢率高,病情重,病死率高.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患者肢端皮肤发凉、怕冷,皮肤无光泽,肌肉萎缩,消瘦无力,间歇性跛行,肢体麻木发凉酸胀,足背动脉波动减弱或消失,病情严重者可导致肢端缺血性坏疽或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能有效地防止坏疽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医疗经济负担.

糖尿病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自拟血痹方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随机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糖尿病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降血糖最有效5种食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