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泸沽湖论文范文资料 与泸沽湖疗伤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泸沽湖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2-25

《泸沽湖疗伤记》:本文关于泸沽湖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四川省凉山州与云南省丽江市交界处的泸沽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以其秀丽的自然风景及迷人的母系社会文化而闻名于世.十多年前,这里曾因“污染危机”而被央视,随后,为了“不让一滴旅游污水进入泸沽湖”,川滇两地的相关部门展开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治湖”、“截污”行动:将洛水村、里格半岛上沿湖的民居,整体向后搬迁80米,在湖滨一带,种植修复梯级陆生、湿生、水生植物,构建最后一道污染拦截屏障等

7月9日,长期研究泸沽湖一带生态的美国学者杰西卡·迪桑重返泸沽湖,考察过去几年来凉山与丽江两地联合治污的成效,本刊记者与之同行.

不让一滴旅游污水进入泸沽湖

记者在盐源县泸沽湖镇的洛洼码头看到,一辆旅游大巴在这里停下,游客们随后登上摩梭人独有的猪槽船,缓缓向湖心划去.湖水澄澈透亮,湖上隐隐传来飘浮于水天之间的摩梭民歌,古朴而宁静.

清澈的湖水正是这些年来大力治污的结果.从上世纪90年始,随着旅游业的开发,世居泸沽湖畔的摩梭人也纷纷开办家庭旅店、餐馆招揽生意.客栈、餐馆、酒吧,曾将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湖中,湖边多家烧烤店终日飘散出呛人的油烟,水上的烧烤船就在湖中加工各种食物,水面上漂浮的塑料纸、饮料瓶之类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等再加上紧临湖泊水位线的筑堤造田、沿湖筑路、兴建民居客栈和建筑物等活动挤占了湖滨缓冲带,弱化了湖泊的自净能力,湖泊水体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威胁,水质一度从Ⅰ类下降到局部Ⅱ类甚至Ⅲ类.

污染问题很快受到了关注.2004年6月5日,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以《谁在污染泸沽湖》为题,对泸沽湖环境和旅游发展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报道,泸沽湖的保护发展问题进一步引发了四川、云南两地的重视.2004年10月,云南省政府在景区召开泸沽湖保护现场办公会,启动了环湖截污和垃圾处理工程、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禁磷”和“禁白”等工程.

为了实现“不让一滴旅游污水进入泸沽湖”的目标,丽江泸沽湖管委会展开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治湖”、“截污”举动:将洛水村、里格半岛上沿湖的民居,整体向后搬迁80米,退出的地方恢复了沙滩,建起了湖滨湿地和步行游路;拆除各种违章和不协调建筑78户共3.15万平方米,重新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同时,新盖的摩梭风情村庄增加了污水收集池、生态滤渠和家用化粪池等.这让泸沽湖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

在招商引资方面,泸沽湖也“严守底线”: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在泸沽湖,所有对环保无益的工业项目,哪怕投资额再大,都被谢绝.记者注意到了一个细节:57平方公里的泸沽湖湖面上,除了滇川两省两艘机动渔政执法船外,不允许出现第三艘机动船.客人游湖,都坐人力划行的猪槽船,其数量也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010年12月,云南丽江泸沽湖省级旅游区管理委员会与四川凉山州泸沽湖景区管理局双方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滇川泸沽湖保护管理委员会,出台《滇川泸沽湖保护管理公约》,将每年3月15日至4月30日确定为封湖禁渔期.

两地联手让治污更有效率.位于洛洼码头附近的“盐源县泸沽湖景区污水处理厂”是泸沽湖一带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农家客栈“半岛一号”的经营者翁机告诉记者,他们家的各种生活污水,都排到了污水厂.据污水处理厂的工程师冯小姐介绍,处理过的水,可达到一级B标,甚至一级A标(普通的地表水为二级A标).“以前处理过的水排入天然湿地,现在因为担心二次污染,就把管道加长,直接排入景区外比较偏远地方的河流,再进行自然循环.”

村民成为环保中坚

要想系统治污,光靠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民众参与才能让治污事半功倍,同时保持成效.

通过政府的长期宣传,泸沽湖沿岸居民的环保意识开始显著提高,“一个靠水吃水的地方,如果连水污染都处理不好的话,以后还有什么发展可言?”

“让当地居民在环境保护中受益,从而积极支持和参与,这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曾担任丽江泸沽湖省级旅游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的余丽军介绍,在整治工作中,有的村民不愿搬迁,甚至辱骂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坚持走家串户耐心细致做工作,让群众明白环境污染终将危害到村民自身利益,使他们的抵触情绪逐渐转变为理解和支持.

“现在沿湖群众的环保意识比以前提高了太多,他们知道没有清澈的湖水,就不会有旅游品牌,更不会有可观的收入.村民不仅自己不会污染环境,还会对游客破坏环境的行为及时加以制止.有几次,我见到有个别游客随手往湖里扔垃圾,村民在对游客提出意见的同时,会迅速划船将垃圾打捞上岸,让游客以后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余丽军说.

2014年10月,盐源县曾花102万元购入新式机动游船,准备投放进泸沽湖.信息在网上后,立即引起环湖一带居民的强烈反对.2014年11月3日,泸沽湖沿岸民众1500人发起“拒绝一切机动船污染泸沽湖”签名活动,以保护“女儿国”的洁净.

“泸沽湖就像一碗水,不管是云南还是四川,哪边滴一点墨,都会污染整个泸沽湖.”发起签名活动的泸沽湖摩梭时光负责人、云南省宁蒗县永宁乡洛水村村民尼玛甲泽说.

两省合力是关键

然而,泸沽湖的治污之路仍面临挑战.

省际管理体制和规划不统一,省内管理机制不顺畅,是泸沽湖流域治理和保护的难点.在云南省于去年2月份公布的《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审计结果》中提到,一方面,泸沽湖流域云南和四川两省缺乏统一的管理、保护、规划和开发,政府之间沟通协调难度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流域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尽管凉山州环保局和丽江市环保局早在2007年就召开过泸沽湖保护协调会,两地环保部门就泸沽湖水污染防治工作还达成7项协议——包括建立两省州、市层面共同保护泸沽湖的长期协调机制,但事实上,时至今日,相关公约的主要内容还是加强联系和沟通,并无实际的统一管理和开发.

杰西卡·迪桑告诉本刊记者,按规定,公路应该跟湖泊和河流保持一定距离——至少,中间也要有湿地作为缓冲带,但是此行路上,记者发现,湖边公路有的仍是沿河、沿湖而建.此外,拿污水处理来说,位于四川境内的洛洼一带,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比例相对比较高,但在云南境内的洛水村,一家农家乐的业主杨凯告诉记者,污水是“挖个坑就倒了.或者干脆倒在地里,这里天热,很快就蒸发了”.但这些被直接倒掉的污水,很快会参与地表循环、大气循环,进而污染湖水.对此,在四川一边的洛洼村村民何廷军说:“我们这边是下游,如果云南境内的污水治理做不好,我们做得再好也白搭.”

而且,洛洼的污水处理也迎来新的挑战.污水处理厂的冯小姐介绍,目前,污水处理的成本是由盐源县财政承担的,但下一步会全面收取治污费,她担心“可能会面对一定的阻力”.杰西卡·迪桑认为,要想给“高原明珠”恒久的“清白”,两省合作尚需跨出实质一步,政府与民间的合力也是未来环保之路上的关键.

泸沽湖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泸沽湖疗伤记为关于泸沽湖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泸沽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