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李金镛论文范文资料 与李金镛和晚清义赈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李金镛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2-29

《李金镛和晚清义赈》:本论文为您写李金镛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摘 要:光绪初年,“丁戊奇荒”发生.江南绅士募集巨款,跨境赴华北赈灾,是为晚清义赈.李金镛是这批绅士中的代表性人物.他先后在苏北、山东和直隶主持赈务,对晚清义赈的兴起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李金镛;晚清;义赈;慈善事业

作者简介:周秋光,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长沙410081)

贺永田,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81)

光绪初年,中国华北地区发生了持续数年之久的特大旱灾.一批江南善士募集巨款,亲赴华北灾区展开一场前所未有的跨地域性的大赈灾活动,是为晚清义赈.晚清义赈在中国赈灾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诚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的,“它不仅改变了自古以来官赈一统天下的局面,也为百弊丛生的传统救荒体制带来了新鲜气息,使中国的赈灾事业进入新的阶段.”李金镛便是这批江南善士中的代表性人物.对于晚清义赈,学界已有相当关注,其代表性成果当属专著《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晚清义赈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朱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和《晚清义赈组织研究》(靳环宇,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其他专门性论文亦为数不少.然关于李金镛与晚清义赈尚未有专文论述,仅在江南绅商群体中有所提及.这与李金镛在晚清义赈中的重要地位很不相称.因此,本文特对李金镛光绪初年参与晚清义赈的活动作一专题梳理.

李金镛(1835—1890),字秋亭,江苏无锡人.少年时读书,种田,稍长随父经商.同治元年,因捐输得同知衔,投效淮军.光绪初年,参与赈济“丁戊奇荒”.旋因赈灾有功升为直隶知府.光绪七年(1881),调吉林珲春*屯垦事务.八年(1882),调任吉林知府.九年(1883),任长春厅通判.十二年(1886),升道员.十三年(1889),受北洋大臣李鸿章委派筹办漠河金矿.十六年(1890),在漠河病故.

李金镛走上赈灾之路与他青少年时期成长的环境有关.李金镛的父亲李廷发虽为商人,亦“以信义力善称于时”.李廷发与道咸年间苏州著名慈善家谢元庆是至交.谢元庆以好善乐施闻名吴中.史载:“道光中吴门以好善乐施著声远近者,首功甫,次谢蕙庭(谢元庆).”李廷发从小便注意培养儿子与人为善的品格,并鼓励和引导他参加各种慈善救灾活动.谢家福所撰的《李金镛行状》称:“君幼承庭训,读书力善.咸丰丙辰,君年才二十,奉尊甫命,随先君子收养金陵难民”.李金镛是同县余治的弟子.余治是无锡著名的慈善家,被誉为“江南第一善人”.他一生以著述善书,劝人行善为职志.有学者称“大凡清代后期的慈善代表人物均与他有所关联.”李金镛为余治得意门生,自然更深受其影响.他在苏北赈灾期间所制定的《海州查赈章程》,便自称是师法余治.

在参与光绪初年华北赈灾之前,李金镛已经是“乡邑善士”了,并且时有善举.咸丰三年(1853)始,金陵一带时有清军与太平军之战事发生,生灵涂炭,造成大量难民.咸丰六年(1856),年仅二十岁的李金镛奉父命随谢元庆在金陵一带收养难民,并深得其赏识.谢元庆对他的老师余治说:“秋亭大帅才,毋以乡邑善士目之.”咸丰十年(1860),李金镛随淮军在苏、常一带与太平军激战.战后,李金镛见“疮痍未复,乡野耕织之具,荡焉靡存”,便“措资购置,广为分给.复设清节、保婴局、施棺局以安恤之.”除此之外,有学者指出,李金镛在随父经商时,曾“将经营所得,大部分回报社会,用于赈灾济贫和兴办社会公益、慈善事业”.

自光绪二年(1876)起,苏北海州、沭阳一带“旱蝗为灾”,“饥民扶老携幼,拥塞道途”.“初冬时灾民纷纷南下,流离失所,惨不胜言.”灾民离境觅食者“不下二十万人”.苏北灾民由于地缘关系流亡到南京、常州、苏州、上海等地觅食.常州绅士在当地设厂留养难民.李金镛即参与其中,“备寒衣赈给之”.他有感于老幼灾黎行动不便,不能出走觅食,便萌发携款赴灾区放赈之念.然而跨境赈灾,毕竟道途艰险,且需款甚巨,为个人能力所不逮.于是先赴上海会商江云泉、胡雪岩、周味六、顾容斋诸绅.众绅认为赴江北赈灾很有必要,并各输巨款,委托他与金苕人携款往灾区散放.李、金又邀请袁子鹏、秦暐斋、庄小山、杨殿臣、朱寿崖、尹敏斋、瞿君星五等人同往.李金镛一行携赈银十三万,于光绪二年十二月十三(1877年1月26日)抵达此次赈灾的第一站沭阳.李金镛等在苏北赈灾的大致区域为“淮安、徐州、海州所属”,具体路径是“由沭阳而宿迁而海州而赣榆”.在查赈的过程中,李金镛等一反官赈之方法,与放赈同人分赴各乡,随查随放,效果非常好.至海州查赈时,李金镛将这种查赈方法加以总结与完善,形成《海州查赈章程》,并公之于众,“从此奠定了晚清义赈活动的基本准则”.除了发放赈款之外,李金镛等还采取以工代赈之法,“大兴水利”.

光绪三年四月(1877年5月)间,李金镛由赣榆出苏北,至山东青州赈灾.而在此之前,扬州绅士严作霖等已在青州放赈,但仅限于临朐一县.李金镛抵青后即主持了青州的赈务,并将赈务覆盖了临朐县.

在青州赈灾期间,李金镛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1.成立赈灾机构.在青州设立江广助赈局,作为领导青州府各属赈务的总机构.同时在益都、临朐、寿光、乐安、昌乐五县设立分局,分派义赈同人主持各局工作.

2.登报劝捐.为了筹集到大笔善款,李金镛等在《申报》上发表《劝捐山东赈荒启》,号召“绅商善信”“踊跃输资”.

3,查赈与放赈.仍循在海州查赈方法,由各义赈同人分头下乡,会同地方公正绅士、地保、庄头,挨户清查,随查随放.至于各义赈同人查赈区域则为:李金镛、庄桂生、赵翰、侯大中等查赈益都;瞿家鑫、袁涛、王时跃等查赈临朐:王福运、施怀珠等查赈寿光;侯大中、刘日寿、杨培查赈昌乐;王时跃、顾玉成等查赈乐安.

4.收养灾孩.在江广助赈局下设两局:“一日抚教,一日留养.抚教者,就其资质之高下,分别教以读书习艺;留养者,收养残疾及生病之婴孩,延医生以疗其疾,给衣食以赡其身,一俟病退力强,再送抚教局习业.”为了使灾区无着小孩都得到及时收养,李金镛不断扩大抚教、留养两局之规漠.至七月初三(8月11日),“抚教局留三百五十余名,留养所留二百五十余名,现拟添屋扩充”.至七月初八(8月16日),“两局共收一千四百余名,除亲属陆续领回外,尚存六百余名,复虞各孩出局之后,流徙出境,即会商府县绅士及徐令大容,捐设同善关堂,以期久远”.至七月十二(8月20),“养济局共租屋二所,一所四十余间,一所六十余间,前后收留八百余名”.然留养、抚教两局终属临时机构,赈务结束之后便将撤办.可是“青州一属,向无恤孤善堂”,且“孤贫子弟流落极多”.于是“为久远计”,李金镛等又于青州城内筹设了青州同善堂.

李金镛论文参考资料:

李约瑟难题论文

结论:李金镛和晚清义赈为关于对写作李金镛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李金镛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