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我国农业论文范文资料 与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事关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我国农业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3-12

《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事关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本论文可用于我国农业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我国农业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这次科学座谈会的主题是“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我认为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议题.首先,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关系到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农产品种类和品质的更高水平的需求.此外,我注意到很多有關国民经济发展的会议、讨论以及媒体报道对这一议题关注不够,说到“产业结构调整”时,大多关注的是工业和基础建设领域的调整,这就愈发显得我们这次科学座谈会意义重要.从各位专家的报告和发言中受到很多启发,谈几点个人看法供大家讨论.

对种植业结构存在问题的认识

从政府到学界,尽管也有些不同意见,但能基本形成共识的是:现在农作物种植结构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诸如:玉米库存量过大、粳稻供给不足而籼稻杂交稻产出过剩、高筋小麦供给不足而低筋小麦过多、高蛋白饲草不足依赖进口等等.总体上看,我们现在供应市场的农产品高品质的少,低品质的过量,一小部分还有质量安全问题.一些农产品在市场上表现出来的“产能过剩”实际上是由于品质不高、产销不对路造成的.存在的问题中有“种类”的问题(是种玉米、种大豆,还是种牧草?粮经饲的比例结构?)和市场供给与需求是否对路的问题,更多的是“品质”的问题.所以说要尽快推进种植结构调整.

种植业结构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自1949年以来,一直特别强调粮食生产的“量”.强调粮食产量在过去几十年间是正确的,因为我们过去一直是“吃不饱”.建国初期我国粮食总产量也就1亿吨左右,多数人“吃不饱”.就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主要也还是如何解决“温饱”问题.但现在的情况变了,是“挑食”的问题.吃米要吃黑龙江“五常米”,吃面要选河套“雪花粉”.肉蛋奶需求的迅速增长也对传统种植结构形成了挑战.有人曾经分析过,仅2亿多农民工进城就显著地改变了肉蛋奶的需求结构.原来一人一天吃6、7个馒头还不够,进城务工后不到3个月就只吃3、4个馒头了,因为早上一枚鸡蛋、一袋牛奶,中午晚上要吃点儿鱼或肉.肉蛋奶需求增加了,种出来的饲料原料需求也增加了,传统种植结构就不适应了.因此,应该说种植业结构问题是伴随着发展出现的问题,是伴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求增长而出现的问题.不是说我们“没法儿过了”,而是我们要过得更好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解决种植业结构问题应该被看作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之一.

如何科学合理地解决农作物种植结构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前面有专家已经讲到了,过去几十年间我们也有过几次粮食作物结构调整,但效果并不好.例如,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全国人均粮食产量达到了每年400公斤以上,认为粮食“太多了”,开始调减粮食种植,结果导致粮食总产一路下滑,到2003年跌到谷底,人均不足350公斤.随后又进行恢复粮食种植的调整,出现了“十二连增”.这种“过山车式”的调整显然是不行的.在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中不能简单套用“去产能、去库存”,不能用像调整煤炭、钢铁、水泥等产业结构的办法.例如,这两年(特别是2016年)大家都认为玉米“过剩”啦,应予以大幅度调减.不妨算笔账:目前每年种植玉米5亿亩左右,全国平均亩产400多公斤,总产量也就2亿吨多一点儿,而仅饲料一项每年需求玉米约2亿吨(还在逐年增长)!如果一下子调减玉米种植面积过大,就只能依靠增加进口.因此有人担心,调整力度过大后,有可能过几年我国的玉米也会像大豆一样主要依赖进口.所以说,种植结构调整还应该是从市场供需关系的角度考虑,将现有产能逐步转变为生产适销对路产品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去掉产能.

其次,现在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谈“种植业结构调整”,并不是简单的作物种类调整,核心是“提质增效”.例如,同样是种玉米,美国有些品种的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基本达到入库的标准,而我们现在东北地区好多玉米品种收获时有30%的含水量,如不能及时晾晒就可能长出黄曲霉,黄曲霉素一超标,粮库不收,加工企业也不买,结果造成库存积压.又如,同样是水稻,高品质的粳稻供应量不足,而低品质的籼稻和杂交稻供应量过剩.这里就有一个作物品种的“品质”问题,品质提上来了,也可部分缓解粮食生产的效益和农民收入问题.

再次,还要科学地将种植结构调整与耕作制度改革(改善)结合起来.我国很多地方的农作物耕作制度是有问题的,例如,整个华北平原、黄淮海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几十年不变,导致地力下降、水资源短缺、面源污染等问题.现在讲“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其中就有如何合理地实施轮作、免耕、休耕、保护地耕作等耕作制度的问题.

最后,粮食生产的效益还涉及到物流问题.现在主要是“北粮南运”.2016年秋季北方有的玉米卖不出去,卖出去的也只有6、7毛钱一斤,但同一时期南方一些饲料厂的玉米进价是每斤1.2元.多次听做宏观经济研究的专家讲,我国企业生产中的物流成本比例远远高于其他许多国家.一个普遍现象是:市场上农产品不低,但种地的农民却又赚不到钱.一斤青菜在地头几毛钱,进了城后变成几块钱.生产者、消费者两头不高兴,中间的一段儿可能就有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想办法解决物流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因为这也直接关系到种植结构的调整.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与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的问题

我国过去几十年的农业发展,主要是靠几乎无限制的资源消耗来支撑的.在本来水、土资源都匮乏的条件下,无节制的资源消耗一方面加剧了资源短缺,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前面几位专家都谈到了种植结构调整必须考虑节水问题,还有化肥过量施用等问题.所以,在新一轮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中,一定要充分考虑资源高效利用问题.一是种植业结构的整体布局问题,应该依据自然气候条件,对全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行科学布局.现在的情况是:很多水资源充沛(如江南、华南地区)、光温条件也适宜的地方却很少种植主要粮食作物,全国的粮食生产主要靠东北、黄淮海等干旱半干旱地区,甚至西北一些极度干旱地区.结果造成了目前的“北粮南运”大格局.2016年春节期间甚至出现了海南从大陆省区紧急调运青菜的奇怪现象.如此长期下去,农业可持续发展将受到威胁.二是如何在同一自然气候条件下实现水土肥资源的高效利用,包括节水、节肥品种的推广应用,节水、节肥耕作制度的推广应用等,即所谓藏粮于技.是否应考虑将一部分农业补贴转而用于对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支持?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讨论的课题.我国的各类农业财政补贴从2003年的262亿元增长至2012年的2292亿元,10年中增加了8倍多,年均增速达27%.但在这些补贴中,比重最高、增长最快的是生产性补贴,而生态补偿补贴投入份额很少且10年基本保持不变.这显然不利于实现绿色发展的理念.

总之,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事关国家的粮食安全,事关千家万户一日三餐的农产品供应,还关系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大家深入研究、持续关注,并能不断提出一些科学的政策性建议.

我国农业论文参考资料:

农业科技期刊

农业杂志投稿

农业机械期刊

农业论文

农业期刊

农业期刊有哪些

结论: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事关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为适合不知如何写我国农业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我国农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