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大地震论文范文资料 与历史、记忆和现实: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祭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大地震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3-02

《历史、记忆和现实: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祭》: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大地震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2008年“5·12大地震”发生的时候,我正在北京的课堂里给研究生上课.远在内蒙古的同学当即打来了电话:你的家乡了!下课后才发现和家乡所有的联系都已中断,那里还生活着母亲和三弟一家,家乡变成了牵肠挂肚的悬念,只能从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中去寻找.

汶川为什么会发生大地震?

汶川县地处九顶山华夏系构造带,主要有三条大断裂斜穿全县.西边是青川~茂县断裂带,中部是北川~映秀断裂带,东部是江油~都江堰断裂带,呈北东~南西方向斜穿60~113公里,影响宽度13~32公里.历史上就沿着这三大断裂和褶皱穿插断裂,沿南东方向不断形成地震群.而这次有记载以来最严重的“5·12汶川大地震”,就是以中部的北川~映秀断裂带为主线暴发,加之是浅源性地震,因而破坏力度极大,形成南为映秀~北为北川的重灾区,地震几乎波及全国,沿三条大断裂呈放射状对周围九省形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5·12”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汶川县志》上确切的地震记载,是始于明宪宗成化13年(公元1478年),到1947年共有31次.1657年那次大地震,留下了“地震有声,昼夜不间,至初八日山崩地裂,江水皆沸,房屋城垣多倾,压死男妇无数”的记载.1933年在茂县附近发生的里氏7.5级强烈地震,将古镇叠溪整体淹没在地震造成的堰塞湖中,周边各县损失惨重.三个月后湖水溃堤,洪灾再次袭击沿岷江两岸村镇,成为老人们经常讲述的悲惨故事.1952年以后,汶川地区有记载的较大地震又发生近200次,其中以1976年的松潘、平武7.2级地震记忆最为深刻.

那时我是一名初中学生,地震时学校正在上课.突然间地动山摇,正在写板书的老师差点摔倒,大家意识到这是大地震,迅速从二楼教室逃到操场.如何跑的记不住了,只记得一到操场就感到手脚发软,一个个全瘫坐在地上.幸好几位欲跳楼求生的人被老师及时喝住,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以后我们在地震棚里住了好几个月,我还参加了学校的地震检测小组,每天要定时记录仪表数据.学校甚至还养了些鸡和兔子,想通过动物的异动预测地震.有了这次经历,我们对地震似乎不那么陌生和害怕.

汶川的古老和传说

有学者提出青藏高原是人类最早的发源地,因为迫使猿猴从树上下地行走从而完成向人的进化,需要相应的剧烈地质气候变化条件,目前只有青藏高原的演进史最为具备.人类最早是走出非洲还是走出青藏高原,让学者们去争论,但汶川地区自古就有人类生存,各个历史时期的考古发现非常丰富.最迟在新石器时代,汉藏羌各民族的先祖就已经在岷江河谷繁衍生息,岷江是蜀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汶川紧邻的茂县叠溪镇西就有蚕陵山,都江堰市西则有蚕崖关、蚕崖石,相传都与蚕丛有关.近几十年来在阿坝州的汶川、理县、茂县一带发现了不少石棺葬,当地羌族传说为“戈基人”墓,联系起来看,应该与古蜀人有关.1933年被大地震深埋在岷江中的叠溪镇,相传就是蚕陵古镇,今尚存古石刻“蚕陵重镇”四个大字和城门遗址,以及唐代的摩崖佛像,宋代的点将台等.

在学术界有一种说法,上古时期西南地区的大部分民族都居住在古康青藏大高原(包括四川甘孜、阿坝两州、青海和西藏),依山势而居,垒石为屋,农牧兼营,后人将这些居住在岷山河谷的人称为蜀山氏.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蜀山氏的女子嫁给黄帝为妃,所生的后代就是古蜀王国的开山鼻祖——蚕丛,他便是后来三星堆蜀人的嫡系祖先.司马迁《史记》中明确记载:“禹兴于西羌.”此外杨雄的《蜀记》,焦延寿的《易林》,赵煜的《吴越春秋》,陈寿的《蜀志》,谯周的《蜀本记》,郦道元的《水经注》,常璩的《华阳国志》,萧德言、顾胤的《括地志》,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等史书中,都先后有同样的记载.

民国时期的汶川县长祝世德,曾专门编著一本《大禹志》,阐明在今之汶川县绵虒镇,即旧汶川县城南十余里处的飞沙关,山上有一平地,为夏禹出生地,地名石纽村刳儿坪,至今尚有遗址.尤其是飞沙关绝壁之上有“石纽山”和“禹迹”两处石刻,字迹苍劲古朴.而史书所称大禹之妻为“涂山氏”,有学者指出就是距石纽山很近的今绵虒镇涂禹山村人,那里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汶川各地还有禹碑林、禹王宫、圣母祠等地名和遗迹相呼应.是不是大禹的故乡,也让学者们去考证,至少说明这里很早就有人类的文明.汶川确切的历史记载,是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设西南六郡,就在这里设立了汶山郡,数千年来人类就在这块起伏不定、多灾多难的地区顽强生存,毁了建,建了毁,人类从来没有屈服过.

从西北向西南呈弧形分布的横断山脉,形成无数的群山沟壑,自古就是内地通中亚和南亚的陆上贸易通道和沟通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茶马古道”.从川西平原的都江堰市出发,沿着岷江河谷上行,山势越来越险峻,到汶川县农作物种植从大米变成玉米等耐旱作物,再向西北前进,就变成荞麦和青稞等耐寒作物,牧业的成分也不断加大,当海拔达到三、四千米以后,畜牧业就逐渐替代了农业,地勢逐渐演变为相对平缓的高原.相应形成西北部以藏族为主、中部是羌族聚居区,南部以汉族为主的民族分布.处于沟通平原和高原通道上的汶川,也就成为藏、羌、汉、回等多民族杂居区.

这次地震正好发生在汶川、茂县、理县和北川这几个羌族集中分布的县,羌族同胞损失最为惨重.《说文解字》说羌字从羊从人,远古时期他们游牧在西北甘青草原.正如中国历史上无数次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迁中原,逐渐演变为农业民族一样,古羌人也沿着这些连接青藏高原和成都平原的高山峡谷通道,从西北不断南迁.这种历史上不间断的民族大迁徙,沿着整个青藏高原东部一直到东南亚,形成汉藏语系的各个民族.留在岷江河谷的古羌人,从游牧民族改变为山地农耕民族,在这个地震带上,垒石为屋,形成今天勤劳勇敢的羌族人民.

大地震论文参考资料:

关于地震的论文

有关大数据的论文

西部大开发杂志

大科技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集

结论:历史、记忆和现实: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祭为适合不知如何写大地震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大地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