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孔子学院论文范文资料 与作为媒介的孔子学院在中外跨文化交流中的角色分析与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孔子学院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2-19

《作为媒介的孔子学院在中外跨文化交流中的角色分析与》: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孔子学院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摘 要:孔子学院作为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媒介,在中外跨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将分析孔子学院近年来办学状况,对比歌德学院,借用传播学理论对孔子学院在中外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角色进行定性分析,同时探索孔子学院未来发展新策略.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孔子学院仍在发展中存在质与量不匹配、背景过于浓厚导致受到异国文化排斥等问题.在“一带一路”建设与新媒体浪潮的发展背景下,如何把握新机遇,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是孔子学院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 发展探索

一、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的媒介与窗口

孔子学院是我国为适应各国(地区)人民学习汉语的需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多元发展在海外成立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自2004年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以来,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球130个国家(地区)建立了孔子学院,其中亚洲32国(地区)115所,非洲33国48所,欧洲41国170所,美洲21国161所,大洋洲3国18所.孔子课堂74国(地区)共1073个,其中,亚洲20国100个,非洲15国27个,欧洲29国293个,美洲8国554个,大洋洲4国99个(孔子学院).借助开展汉语教育、汉语教师资格认证、提供汉语教学资源等中外教育、文化方面的合作,孔子学院成为各国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桥梁.

在这个文化与政治捆绑的时代,弘扬传统文化,打开国门让文化走出去成为各国在国际舞台上竞争和博弈的一手好牌,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内在需求.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传播文化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语言作为沟通思想的媒介虽具有“价值中立”与“无国界性”,但亦具有鲜明的国家利益导向.(王永亮,2017)语言“塑造了我们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思考方式等我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也学习到了文化中的信仰、价值取向和规范(董璐,2011).”故通过语言学习,使更多国家的人民了解本国文化内涵与价值规范,成为各国推广本国文化的方式之一.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孔子学院规模迅速扩大.单纯从数量层面上看,孔子学院的全球规模已经大大超越了已有近 60 年历史的德国歌德学院.英国文化委员会首席执行官马丁、歌德学院主席雷曼等说,“孔子学院模式”仅用短短几年时间,走完了英法德等西方国家语言推广机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路,和中国经济发展一样,堪称世界奇迹(张德瑞,2016).

作为中西方交流的窗口,孔子学院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跨文化传播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借用传播学中的“5W”模式,即传播者、信息、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五个方面分析,孔子学院就是传播的主体,学习中文的外国学生为传播对象,孔子学院则是二者就汉语学习内容搭建的传播媒介,达到了一定程度促进了文化交流的效果.这样的传播模式看似简单,但传播主体和传播对象的各自的特性决定了孔子学院发展道路的复杂性.

迄今为止,孔子学院仍以教授汉语为己任,同时为了促进异质文化融合,改善枯燥单一授课模式,开展了“孔子学院开放日”“汉语桥”等大型活动,制定“孔子新汉学计划”欢迎世界各地学生来华访问学习,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增进交往,促进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同时,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环境与文化,开展了形式丰富的活动,如在奥地利孔子学院举办的“中国之夜”活动,在亚美尼亚孔子学院举办的“中国武术节”,以活动为纽带,两国人民加强了沟通与交流.孔子学院成为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学、艺术、科技等文化传播的桥梁,是中国文化蓬勃发展的烫金名片.

二、关注文化互动性,实现跨文化传播软着陆

孔子学院数量上在全球的强势发展有目共睹,但数量与质量的增长并非正相关关系.语言文化的传播不仅是地域面的扩展,更是文化推广的广度和深度,主要体现在孔子学院在其他国家发展的接受度.从一定程度上讲,孔子学院数量的增长对质量的提升起到了抑制作用,没有达到深层次文化传播的效果.歌德学院与孔子学院同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其发展的对比可为我们提供借鉴之处.

战后,世界文学的倡导者歌德于是成为经过精心再发掘的新的德国文化的象征,象征着超越国家、政治的纯粹的人性价值探索,象征着超越本民族文化界限的自由开放的文化融合(董璐,2011).借“歌德”之名,德国在各国成立了“歌德学院”作为德语教学机构.歌德学院在语言教学、翻译、介绍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作出了长足的努力,采用了稳健的逐步渗透的发展模式,以谦逊的姿态面对多元文化环境,以开放、尊重的心态赢做到了国际认可.60多年来,歌德学院已经成为语言教学传播界的标杆,充分担当起了跨文化交流的重任.

目前,孔子学院迅速扩张,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诸多问题.首先是地区分布与数量不够合理科学,申请条件过于简单.孔子学院在某些地区数量众多,如在加拿大共设立了12所孔子学院,35个孔子课堂,在德国设立了19所孔子学院,4个孔子课堂.现阶段,我国孔子学院申请条件仍较为宽泛:(1)申办机构所在地有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需求;(2)有符合办学需要的人员、场所、设施和设备; (3)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孔子学院).低门槛的办学条件促进了孔子学院量的增长,但仅仅有这三项申办条件无法对孔子学院办学的质量有所保证.数量增长的同时,孔子学院教材不够系统,阶段性差,教材水平层次不齐,不能够彰显地域特色,忽视了文化背景和学习者的年龄分布.近年来虽有针对不同国别的教材开发,但同质性较高,对文化特征与受众心理需求研究仍旧不足,难以达到有针对性的文化对接(孙宇心,2015).在语言传播方面过于浅显,只是初级语言教学,难以培养专业的语言翻译人才.

深究孔子学院能够迅速发展并能够以成为以国家形象进行语言教学传播的文化机构,离不开我国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即使是作为文化公益机构,孔子学院也被许多西方民众打上了代表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烙印.中国国家汉语办公室的强大背景,一方面为孔子学院提供了发展所需的资金等方面支持,强大的国家力量支撑使其作为语言推广机构迅速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也使西方媒体质疑孔子学院的办学动机.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孔子学院的发展.2017年,主席特使陈宝生访问开罗大学并考察孔子学院;刘延东副总理为匈中独立孔子课堂揭牌;副总理与苏丹副总统巴克里接见“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年度总冠军等原国家主席曾16次到孔子学院考察工作和看望学习中国文化的外国学生,在担任国家副主席时曾亲自参与3个孔子学院的挂牌仪式(张德瑞,2016).我国国家高层领导人频繁参与孔子学院活动也招致了许多非议.这种接待中国官员来访的活动过多使孔子学院的色彩更加浓重,加重了其他国家对孔子学院是“文化入侵”的掩护者的怀疑.相较之下,歌德学院作为一家民间媒介组织在对外文化中就淡化了色彩,且并不存在大规模扩张的态势.即使是在幅員辽阔的中国,也只是在北京、香港和台湾设立了一所歌德学院,在上海设置了一所办事处而已.

孔子学院论文参考资料:

赤峰学院学报期刊

有关孔子的论文

孔子的教育思想论文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

关于孔子的论文

结论:作为媒介的孔子学院在中外跨文化交流中的角色分析与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孔子学院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孔子学院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