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曹文轩论文范文资料 与写得不一样的曹文轩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曹文轩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2-22

《写得不一样的曹文轩》:该文是关于曹文轩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对于整个中国儿童文学界而言, 2016年4月4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它将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该日,第 53届国际安徒生奖获奖者名单公布之后,意大利博洛尼亚童书展现场沸腾.各种目光都投向了来自中国的作家曹文轩.获奖后,曹文轩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的专访时谈到:“写做到好与写做到不一样是两个概念,我就是写做到不一样. ”[1]与国内外儿童文学创作者同行相比,曹文轩所谓的“不一样”究竟体现在什么方面呢?

曹文轩曾谈到,他与国外同行最重要的不同在于他的作品是“写实的”,讲述了地道的“中国故事”,“深刻地揭露了整个社会最底层的部分”,而西方儿童文学多是写有关动物的童话故事,多是幻想的,即便有写实的,其内容与现实嵌入的程度也不深.诚然,在西方传统儿童文学的脉络中,虽然不乏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例如《汤姆 ·索亚历险记》《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秘密花园》《小妇人》等.但从整体上讲,在当代西方儿童文学中,幻想类作品占据着更为重要的地位.我们不妨看看往届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例如 1958年获奖的瑞典儿童文学家阿斯特丽德 ·林格伦( Astrid Lindqren)、1966年获奖的芬兰儿童文学家托芙 ·扬松( Tove Jansson)、1970年获奖的意大利儿童文学家贾尼 ·罗大里(Gianni Rodari),他们的代表作品绝大部分都是“童话小说”.其中,最为中国儿童文学界熟知的,要算被称为“童话外婆”的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小飞人卡尔松》《狮心兄弟》等.林格伦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所虚构的“顽童”形象“长袜子皮皮”获得了巨大的认可:“长袜子皮皮之书的出版带有革命性的意义.林格伦用长袜子皮皮这个人物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把儿童和儿童文学从传统、迷信权威和道德主义中解放出来” [2]此外,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的贾尼 ·罗大里也是通过《洋葱头历险记》《假话国历险记》《水晶贾科莫》等中的童话人物来实现他对社会的批判与讽喻的.再如,同样是对人性、爱、真理、信仰、童年生命中所遭遇的灾难的书写, 2004年获纽伯瑞奖 [3]的玛德琳 ·英格在《时间的皱折》等作品中也构建了与现实时空截然不同的虚拟时空.

西方当代儿童文学对 “幻想”的依赖大概与其源远流长的“童话传统”有着内在的联系.活跃于 17世纪法国宫廷贵族文化圈中的文学理论家夏尔 ·贝洛于 1697年编选出版的《鹅妈妈故事集》,格林兄弟在 1812—1857年间不断修订的《儿童与家庭故事集》(《格林童话》),以及以《安徒生童话》《豪夫童话》为代表的艺术童话等,数百年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欧美各个阶层的儿童文学创作者.而1860年以后出版的《水孩子》(1865年)、《爱丽丝漫游奇境记》(1865年)、《青鸟》(1908年)、《小飞侠彼做到潘》(1911年)、《彼做到兔的故事》等更是实现了小说、戏剧与童话故事的水融,形成了童话小说、童话剧等儿童文学的新文体,近百年来滋养着西方的儿童文学创作实践.

熟悉曹文轩的读者会注意到,在其全部作品中,也不乏充满想象力的杰作.其中既有结构严谨的鸿篇巨制,如六卷本的长篇幻想小说《大王书》,也有短小精致的故事,例如《飞翔的鸟窝》《失踪的婷婷》《柠檬蝶》《柏林上空的伞》《一河大鱼向东游》《鸟船》等.但是,在其全部创作中,现实主义作品占据着更大的比重,主要代表作《草房子》《青铜葵花》《我的儿子皮卡》等系列塑造的“桑桑”“青铜”“皮卡”等活泼生动的 “儿童形象”都是有真实的生活原型的.曹文轩并非有意忽视幻想的价值.实际上,他真切地意识到了 “幻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在评论《绿色屋顶之家的安妮》时,他特别肯定了安妮所具有的让人羡慕的品质——“幻想”:“幻想使她的精神世界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幻想使她在绝望中看到了生路.通过幻想,她巧妙地弥补了人生的种种遗憾和许多苍白之处.她的幻想是诗性的. ”[4]但与国内外儿童文学同行们对 “幻想”“想象力”的一味推崇不同,他对“想象力”一直保持着清晰的警惕,在他看来:“想象力只是一种纯粹的力,这种力是否具有价值,全看是否能够做到到优良知识和高贵精神的发动和牵引. ”[5]用曹文轩自己的话说,比起“想象力”,他更重视“记忆力”.他多次提及自己多年来一直坚信的创作理论:“写作永远只能是回忆;写作与材料应拉开足够的距离. ”[6]他极少直接书写当下,而是似乎已经习惯于对过往的回眸,尤其是对苦难的凝视.这种写作姿态与他对童年生命中的苦难记忆及他作为儿童文学家的责任感密切相关,他曾提出 “儿童文学作家是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者” [7].在曹文轩看来,对于当代的孩子来说,这些并不久远的过去或许是陌生的,然而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亲近和理解历史,显然是有价值的.自《草房子》《红瓦》开始,他更为主动地调动自身童年经验,重新审视历史的伤痛记忆,并追问它们对个体生命、成长的意义,以及个人面对苦难时如何保持作为人的态度和尊严.

曹文轩之所以更看重“记忆力”,既与他的个人记忆、历史关怀有关,也与中国文化的“史传传统”以及由此孕育的现实主义小说传统有关.对现实的观照,既是中国知识分子精神担当的体现,也是中国现代以来的小说风格的体现.在中国现代小说中,鲁迅是奠基性的人物.严家炎曾说:“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在鲁迅手中成熟. ”[8]有着“立人 ”意识以及深切的儿童关怀的鲁迅虽然没有专门创作儿童文学,但他确实留下了让人过目不忘的儿童(少年)形象,例如《社戏》《阿长与山海经》中的“我”,《故乡》中的少年闰土.这些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少年,当然也影响了曹文轩.已经有敏锐的研究者注意到了曹文轩作品中的儿童形象与鲁迅作品中儿童形象的精神血缘关系,对此曹文轩深表赞同. [9]

与国内的大部分儿童文学创作者相比,曹文轩的“不一样”体现在诸多方面.其中之一也许要提到他的地缘特征与教授、学者身份. 1974年, 20岁的曹文轩第一次走进北京大学的校门,四十余年来,他早已与这座学府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北京大学的读书经历与教学、研究经历对他的思维的训练和写作的影响也许是不可估量的,也造就了“左手文学,右手学术”的曹文轩这样一个独特的存在.在授课和研究的同时,他出版了《中国 80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多部专著.作为“学者型批评家”,他对于中国当代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潮流与做到失有着清晰的洞察,并且进行了学理方面的梳理与探讨,因而在写作中更显做到高屋建瓴、游刃有余.处于“学院写作”脉络中的曹文轩,格外重视作家的学养、知识和经验储备与创作的关系.即便是幻想类的写作,他的想象力也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大王书》第一部《黄琉璃》的《代后记》中,他写道:“为了写好它我认真地看了大约二十部关于人类学方面的皇皇大著.其中,弗雷泽的《金枝》、斯特劳斯的《野性的思维》、泰勒的《原始文化》、布留尔的《原始思维》等经典性著作,这一次都是重读.它们给了我太多的灵感与精妙绝伦的材料. ”[10]在曹文轩看来,长篇小说的构思与学术论文的写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显然是学者作家的心做到.

曹文轩论文参考资料: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毕业设计文档

曹丕典论论文翻译

政论文范文

辩论文格式

毛概论文格式

结论:写得不一样的曹文轩为关于曹文轩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曹文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