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经济政策论文范文资料 与川陕苏区经济政策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经济政策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3-12

《川陕苏区经济政策》:本文是一篇关于经济政策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摘 要 川陕苏区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第二个大区域,川陕苏区的经济建设是整个苏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川陕苏区的政权建设,促进苏区工农业经济发展,壮大苏区红军队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川陕苏区 经济政策 浅析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12-000-02

川陕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 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陕西南部、四川北部广大地区建立了仅次于江西 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红军在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条令、条例,尤其是经济政策的颁布和实施,促进了苏区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为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

一、川陕苏区党领导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

1933年2月,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一成立,随即成立了川陕省财政经济委员会,加强对苏区经济建设工作的领导.川陕省财政经济委员会下设森林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会计保管科、工农税务局、工农银行、经济建设科、注册科等.县苏维埃政府设立“财政经济委员会”,区苏维埃政府设立“财政经济委员”,乡村设立“财经委员”,层层加强领导,发挥其经济组织的职能.

《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组织法》规定,省财政经济委员会会计科管理银钱收支,审查各地账目,规定决算预算,严格节省开支;经济建设科*苏维埃建设事项,如经营白耳山、开盐井、办锅厂、纸厂、铁厂、织布厂等,并奖励农业生产,统一苏区度量衡,开展对外贸易,培养森林,修筑道路,管理畜牧等;工农税务局征收统一累进税,按照财政经济委员会颁布的布告、章程征收;工农银行制造苏维埃货币,统一币制,实行对工农的低利息和无利息借贷,帮助合作社的发展;经济合作总社发展和指导全苏区合作社和经济公社.这些经济机构,一律受川陕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的指挥和监督.

二、川陕省经济公社总社的成立

1933年春,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经济公社总社在通江德汉城成立,郑义斋任主任,共有员工60余人,后迁至通江县城.在反刘湘“六路围攻”时,又迁至苦草坝.经济公社总社和分社均开办有药物、衣棉、消费、粮食、纺织等行业,均有单独的经营机构.

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经济公社总社领导苏区各个经济公社分社,发展苏区经济,保障苏区军需民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的成立

为了发展苏区经济贸易,稳定苏区物价,统一苏区货币,流通苏区金融,保障苏区军需民用,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1933年12月,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在通江成立.

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是川陕苏区一个新型的金融机构,银行行长由省财政经济委员会主席郑义斋兼任,有员工600余人.工农银行下设2个造币厂(1个厂制造银元、铜元,1个厂制造纸币、布币).造币厂最先只生产纸币和布币,纸币有1串、3串、1元三种面额;布币有贰串、叁串、伍串、拾串和壹元五种面额.纸币一般使用的是道林纸,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印制各种图案.布币一般使用的是白布、英丹布和深蓝色的洋布,背面印有“增加工农生产,发展社会经济”艺术字,布币文字、图案都是黑色.

宣达战役胜利后,红军缴获了军阀刘存厚在达县制造银币和铜币的全套生产设备,以及大量生产银币和铜币的材料,将设备运至通江苦草坝,开始生产银币和铜币.银币面额为1元,铜币面额有大200文、小200文和500文三种.

造币厂生产的各种货币由工农银行统一发行,同时规定白区的货币、外来货币一律不能再使用,但可以到工农银行调换.川陕省工农银行各种货币的发行,受到了苏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他们积极主动把各种货物拿到经济公社出售,使用自己的货币.

四、川陕苏区工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根据地要巩固和发展,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仅靠微薄的小型工業和手工业基础远远不够,不能解决根据地的军需民用.川陕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红四方面 部决定,组建军需民用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事业的领导机构,来加强对苏区经济建设的领导工作,促进苏区经济发展.

(一)工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933年10月,宣达战役胜利后,红军缴获了达县刘存厚的兵工厂,将兵工厂所有设备及原材料搬至通江县,开办了红军兵工厂.红军兵工厂设立有修械厂、 厂、炸弹厂等.

红军兵工厂在及其艰苦的条件下,工人们加班加点的工作,克服种种困难,生产出了大批的 ,送到前方战场,为保证红军作战做出了巨大贡献.1934年红军兵工厂先后从通江迁至苦草坝、旺苍坝、广元昭化等地,1935年在红军长征时,因为要长途行军打仗,机器设备笨重运输携带困难,不得不将大部分机器分散隐藏起来,只有少部分随军长征.

(二)民营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红军入川前,川陕边只有几家军阀、资本家兴办的小型兵工厂和用土法生产的小钢铁厂,大型工厂一无所有,而一些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小厂,也只能生产小型农具、酒类、火纸、土布、衣服、鞋袜、石油等.红军刚入川时,由于国民党军阀的反动宣传,这些工厂、作坊绝大部分关门停业了.

根据地要巩固和发展,要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仅靠如此薄弱的工业基础,是远远不能解决军需民用的供给问题.为了发展民营经济,保证苏区的军需民用,就必须迅速恢复、举办各种必须的军需工业,以保证革命战争的急需.

1933年8月1日,川陕省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经济政策》,着重指出:“现在就将工业和手工业收归国有,这是不适宜的,而且是有害的,应该无条件的抛弃将整个产业收归国有的企图.”并规定:“注意小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利益,免除工人和城市贫民的捐税,将捐税重担算在最有财产的阶级身上.”

经济政策论文参考资料:

形势政策论文格式

工程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和政治期刊

金融经济杂志社

生态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管理杂志社

结论:川陕苏区经济政策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经济政策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2018国家经济政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