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华谊论文范文资料 与华谊:老了,还花心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华谊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1-10

《华谊:老了,还花心》:这篇华谊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自那以后,再加上紧接着的“停牌事件”的加持,“华谊兄弟为什么越混越惨?”已经成了热门话题.而去年扣非后净利还亏4018.28万的窘境,以及今年一季度预亏6300万-6800万的业绩报告,似乎也在不断证明华谊兄弟江河日下.

上市八年首次出现亏损,华谊兄弟到底为什么“越混越惨”了呢?

院线陷入亏损泥潭发行渠道劣势凸显

冯小刚炮轰万达的闹剧,实则暴露了华谊在发行渠道上的劣势.对于影视公司而言,产品在影院的排片量直接关系着影片的最终票房.而成立于1994年的华谊,这个曾稳坐电影界第一把交椅的电影大佬,在全国仅有18家影院.

其实,自2009年上市以后,华谊在院线布局上没少出力.

2002年,华谊起步对影院投资.到2012年的时候,华谊的院线业务成为亮点: 投入运营11家影院,上半年电影院业务超过了200%的增幅.

在当时,华谊看见了影院投资市场的巨大增长空间,计划未来4到5年在全国建80家电影院,成为大规模电影院线,进而推进华谊从内容提供方到渠道方的转变.

2013年9月,基于院线和影院的票房分账情况,华谊加紧布局独立院线,当时已建成的13家影院主要分布在上海、武汉、合肥等直辖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与行业老大万达经营的网络高度重合;同时,拟收购在北京、广州、西安等地经营12家影院的,江苏耀莱影理有限公司20%的股权.

然而,华谊院线后期的发展却并不如人意. 历经十年数年,始终无法扭转亏损局面.

从渠道布局上看:业内几大院线公司掌控着70%以上的票房,新加入的华谊缺乏竞争力,屡屡出现亏损;从先天优势上看:成立于2005年的万达院线,可以依靠捆绑商业地产共同发展的运营模式,持续实现自身的高增长:平均收入是行业的2倍,盈利是行业的3倍.而在软件硬件上,华谊短期内的技术条件下已没有提升空间.而万达跟其他前十院线、地方性院线在品牌、配套、经验等诸多方面则优势明显.

2013年财报显示,华谊49家关联公司半数亏损,多是影院.

明星工作室兴起加剧中年危机

在院线布局上的失败,为华谊的式微埋下了伏笔.而资本的介入,明星工作室的兴起,则让华谊彻底陷入了中年危机.

2014年,资本对于影视业的介入让各路明星开始蠢蠢欲动,纷纷成立自己的工作室,这让华谊始料未及.作为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等业务为代表的影视娱乐公司,艺人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曾经有一位任职于英皇的朋友,分析过英皇式微的原因之一,就是舍不得花费人力物力培养新人.这从侧面佐证了培养一位新人所需要付出的不菲成本. 而资本的介入导致的明星“出走”,则让华谊陷入了不仅青黄不接、重新“育苗”也容易再次被资本收割的窘境.

一夜之间,世界已经变了,人才的流失,万达院线、光线传媒的崛起,这一切都让缺少新生力量的华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于是,就像执着于购买保健品的老人们,华谊为了获得更多永葆青春的资本,开始了四处开花的投资之路.

业内人士分析,这几年,华谊兄弟不停地将触角向外延伸至其他领域,使其在电影行业优势丧失.

最近几年,华谊兄弟有过大大小小的并购案例多达十多起,行业覆盖电影、家庭娱乐、房地产、互联网软件、咨询等多个行业.正面来看,不断的并购为华谊带来了不俗的回报,首先就是资产规模的增长.通过不断的并购,华谊兄弟的资产规模得到迅速提升,随之而来的还有商誉、长期股权投资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金融资产,2016年三季报中这三项占比达到了49.21%.

2014年年末,华谊的总资产仅为98.19亿元,净资产仅为56.8亿元.而今年公布的2016年三季报显示,上市公司总资产为196.55亿元,净资产为101.47亿元,比起两年前已经扩大了整整一倍有余.而反观口水战的另一方万达院线,一向以重资产模式示人的它却意外的比想象中“小”了许多.截至2016年三季度,万达院线总资产为169.23亿元,比华谊的196.55亿元还少了16%;万达院线的净资产和华谊兄弟几乎持平,为101.47亿元.

不断并购带来的不利方面,除了不断上升的金融资产占比,还有逐渐下滑的业绩. 华谊兄弟有着和万达院线类似的资产规模,但是利润却是天壤之别.

截至2016年三季度,华谊兄弟的收入为21.52亿元,净利润为7.38亿元;而万达院线的收入规模却高达84.37亿元,净利润也高出华谊约50%,达到了11.48亿元.

华谊兄弟的问题在于,不停收购,却没有产生协同效应,仅仅增加了资产规模却没有增长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它就像病急乱投医的老人,在不断的购买行为中使自己的业务变得繁杂,资金紧张,而收效甚微.

华谊兄弟其他金額较大收购的就是花10.5亿元买入冯小刚的美拉传媒,以及7.56亿元拿下Angelababy等明星的持股平台东阳浩翰.这一系列收购从时间上凸显着“被动性”. 这些收购发生在2015年年末,在艺人纷纷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之际,以艺人经纪业务起家的华谊不得不在最后使用绑定的手段留住艺人.而绑定的艺人也并非是华谊兄弟一手捧红的“一哥一姐”,更多的是类似李晨、冯绍峰、Angelababy、郑恺等当红明星.

此外,华谊兄弟还陆陆续续收购了其他公司,数量以及金额均不小,不过却没有一条明确的主线,而且收购的企业也并非业内顶尖公司,自然带来的业绩也并不尽如人意.

华谊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华谊:老了,还花心为关于华谊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华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