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四世同堂论文范文资料 与一家34口人,四世同堂不分家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四世同堂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2-08

《一家34口人,四世同堂不分家》:该文是关于四世同堂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女大出嫁,儿大分家”,是陕西关中农村自古形成的民间风俗,也是一个家族、一个家庭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宝鸡市眉县却有一户人家,在上世纪80年代,立下“兄弟不分家,贫富一起过”的约定.如今,这个30多口人组成的大家庭四世同堂,住在一个院子里,吃在一口锅里,和谐美满,其乐融融,在当地传为佳话.

儿孙欢聚一堂,令八旬老人倍感欣慰

到陕西眉县金渠镇打听陈志平老人,知道的人并不多,可一问“四世同堂的老陈家在哪住”,几乎人人皆知.

2016年盛夏,记者在热心村民的指引下,没费多大工夫,就来到了眉县范家寨村1组的一户独家独院.进门处是一栋刚盖不久的2层小楼,院子北边一溜房屋是厨房,南边种着芭蕉、竹子、四季青,绿意盎然,令人感到神清气爽.

走进小院,一位白发老人微笑着迎了上来——他就是这个家的老寿星陈志平老人.老人把客人让到沙发上,又是切西瓜,又是倒茶水,还一个劲说:“这么热的天,为我家这点事辛苦你们啦,真觉得过意不去.”

这时,陈家的长子陈仓宽听到家里来了客人,从楼上走了下来.据陈仓宽介绍,他父亲陈志平84岁,母亲高桂兰80岁,是他们家的第一代.他们家的第二代弟兄3人,他61岁,在农村劳动,以种植猕猴桃为生;大弟陈仁宽60岁,在西安工作,是国家公务员,即将退休;二弟陈军宽57岁,以前是教师,现在眉县环卫局工作.至于他们家的第三代:他家有两女一男,两个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在汉中工作,是现役军人;大弟家有一儿一女,都参加了工作;二弟家一儿一女,儿子从部队转业后在乡镇工作,女儿是教师.陈家第四代,有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共7人.包括女婿、侄女婿在内,陈家一共34人.

令陈志平老人感到自豪骄傲的是,在他们家中,有7名员、3名教师、3名营团级军人、7名国家公职人员.“这些娃们,不但工作干得好,对我和我老伴孝顺得很,我老汉这辈子知足啦!”

随后,陈家的长子陈仓宽带着记者参观了他们的住房和厨房.这栋楼是2015年刚刚盖起的,面积达750多平方米.一层东边住着两位老人,西边是老二的房屋;楼上东边是老大家,西边是老三家.每家房屋都是四室一厅,面积在150平方米左右,包括客厅、居室、厨房和洗手间.楼房主体造价48万元,加上内部装修共花费54万元,是他们弟兄3个共同集资修建的.用陈仓宽的话说,“要不是我们弟兄三人齐心合力,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修建这么漂亮的房子的.”

在这4套住房中,唯独不见锅碗瓢盆.原来,这一大家子人,多年来一直没有分家,都在一口锅里吃饭.院内的大厨房,就能够供应近40人的用餐伙食.不但春节,每年的五一假期、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都是陈家的团圆日,一家大小围在两位老人身边,吃饭喝酒,唱歌跳舞,打牌助兴,快乐开心,其乐融融.

妯娌亲如姊妹,婆媳情同母女

一般在家庭关系中,最难处的就是婆媳关系和妯娌关系,但在陈志平老人家中,却是另外一种情形.陈家3个儿媳,对待婆婆高桂兰,就像对待亲生母亲一样孝顺关爱.

平时,老二老三媳妇都在单位上班,大嫂陈玉花是一个农村妇女,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为人善良忠厚.每天,陈玉花除了在地里干农活,回到家里还要做饭洗衣.饭做好了,端给老人,等一家人都吃上了饭,她才最后用餐.

近年来,婆婆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陈玉花悉心照料婆婆,任劳任怨.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高桂兰老人得了出血热住院治疗.当时,大儿媳陈玉花在农村老家照顾年老的公公,还要给丈夫做饭;二儿媳李素芹远在西安,只能临时照顾老人,所以,三儿媳张花然白天在学校代课,一放学就到医院照顾婆婆.后来,高桂兰到西安看病期间,照顾老人的担子又落在了二儿媳李素芹的身上,她对待婆婆就像两个妯娌一样孝顺.

3个儿媳对待婆婆都非常孝顺,那么,妯娌们之间又是怎么相处的呢?三儿媳张花然回忆说,以前她在老家附近代课,挣工分.为了帮助大嫂减轻负担,她把大嫂的两个孩子带在自己身边,帮助照看孩子上学放学.

1994年到1995年之间, 张花然患病在身,浑身无力,在西安看病期间,二嫂李素芹到医院照顾她,给她做可口的饭菜,给她洗衣服.张花然刚开始暂住在自己大姐家,二哥陈仁宽专门过来接她回家.二哥对她说:“你在你姐家是个客人,这儿才是你的家.”让张花然听了非常感动.

后来,张花然回到眉县老家养病期间,大嫂陈玉花一有空就陪她说话,帮她洗澡搓背,给她按摩,“就是亲姐妹也未必能做得这么好.”说到这儿,张花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说起弟兄3个的关系,老三陈军宽说:“我大哥是个实在人,不爱说话.从前家里条件不好,可是我大哥年年喂养3头猪,舍不得卖,过春节时杀了,给一家人改善生活.当时粮食紧张,我每次回家要离开时,大哥都会让我们带上家里的蒸馍、玉米糁和自家磨的面粉.我和妻子都是民办教师,考上宝鸡教育学院后,每回二哥从西安回来探亲,总要给我们二三十元钱和一些粮票.那时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才45元,这些钱都是二哥省吃俭用留给我们的.如果没有我大哥在家照顾老人,我二哥鼎力相助,我和妻子恐怕难以完成学业,也不会成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陈军宽深有感触地说.

“合家共过”的接力棒,在第三代手中传承

“陈家四世同堂,如今已传至你们第三代手中,你们能否继承下去?有没有思想准备?”面对记者的提问,陈家的孙媳妇、80后幼儿教师王灵洁说:“我爸爸他们那一代人,如今已经退休或者退居二线.将来我们这个家庭,能否汇聚人气,就看我们这一代了.爷爷、爸爸他们上两代人,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维系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我们这代人一定要传承下去,而且要做得更好!”

王灵洁告诉记者,2016年端午节,除了大姐和女婿有事耽搁了,其他家庭成员都开车赶了回来.不用父辈嘱咐,他们几个小字辈,买肉的买肉,买饮料的买饮料,洗菜的洗菜,做饭的做饭,在院子支起了架子烤羊肉.然后,看小孩子们唱歌跳舞表演节目.第二天,大家轮流值班,玩得开心极了.离别时,大家依依不舍,期待着下一次的团聚.王灵洁还说,他们已组建了一个“欢乐一家亲”的微信群,方便大家平时密切沟通交流.

四世同堂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一家34口人,四世同堂不分家为关于四世同堂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四世同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