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赵熙论文范文资料 与宋育仁和赵熙交游考略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赵熙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2-18

《宋育仁和赵熙交游考略》:本论文可用于赵熙论文范文参考下载,赵熙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摘 要:宋育仁和赵熙同为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影响的文化巨子,在政治、历史、教育、文学等方面都有共通之处,常被学界相提并论,二人交游史实值得深入发掘.他们于1897年左右订交,1916—1920年五年之间为其交往最密切时期,同为成都词社成员,唱和频频.词社有合集《花行小集》行世.两人在学术方面也有交流,宋育仁的有关论点被引入赵熙纂修的《荣县志·物产》,宋育仁撰写的《赵赠君传》也被完整载入了《荣县志·人士》.1920年后,两人可能未再见面.

关键词:宋育仁;赵熙;《花行小集》;《荣县志》;《赵赠君传》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64(2014)01—0049—10

近代中国,岁月峥嵘,杰出之士,灿若群星.盐都自贡虽僻处川南,当时却英才辈出,为这群星闪耀的时代倍添光彩.其佼佼者如刘光第、宋育仁、赵熙、吴玉章、谢持等等,不一而足.从人物的个体贡献展开研究,学界已经作了大量工作,我们需要从另一角度、从群体的角度审视这一特殊现象,似更能窥其奥妙.因此不揣谫陋,略述宋育仁和赵熙交游史实,以资方家深入研究.

一、宋育仁和赵熙常被学界相提并论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全国影响的文化巨子,宋育仁和赵熙都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学者在有意无意之间,常常将其相提并论,使得二人具有坚实的共同研究的基础.

(一)同为近代“蜀学”著名的学者

蜀学历来是中国学术的重要分支,近代蜀学,以其植根于相对安定的西蜀地区,成就和地位尤为突出.宋育仁和赵熙同为蜀学士林的重要成员.彭华《宋育仁和近代蜀学略论》论述了宋育仁对近代蜀学的贡献.李朝正在论近代四川学术的时候说:“觉醒了的四川志士为之奋斗了几十年,在学术上崛起了,有了学术带头人,不少人在学术上跨入了最前列,拥有了第一流的水平”,他专门列举的带头人就有杨锐、刘光第、唐宗海、邹容、宋育仁、廖平、赵熙、傅增湘、骆成骧、张森楷等人①.《巴山蜀水圣哲魂》也称:“为着外抗西方侵略,内图民族自强自救,从古今中西的各种学说去寻求救亡图强的理论,是四川学者的共同特点.从廖平、宋育人、杨锐、吴之英、刘光第、赵熙等人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些特点.”② 胡昭曦专著《四川书院史》及论文《近代四川书院教育和蜀学人才培养》列举了近代四川书院培育的巴蜀英才,成为众多学者列举蜀学人才的蓝本.曾加荣整理的《四川省首届蜀学研讨会纪要》(即《中国儒学年鉴2005》署名“文史”之《四川首届蜀学研讨会》)概括胡昭曦该论文时称:“中国近代是蜀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四川地区涌现出不少杰出人物,如杨锐、刘光第、邹容、彭家珍、张澜、吴玉章、骆成骧、宋育仁、廖平、徐炯、李宗吾、赵熙、吴虞、向楚等”①.宋育仁和赵熙在重庆、成都都有重要活动,是当之无愧的巴蜀学术泰斗.他们的文章,也常常在《戊午周报》等同一刊物发表.作为学者的宋育仁和赵熙,有着多方面共同的研究领域.

首先,从政治思想看,他们都倾向于维新变法.宋育仁所著《时务论》、所办《渝报》《蜀学报》,都大力鼓吹变法.董凌锋《维新运动期间宋育仁政治思想研究》对此已有深入研究.赵熙1892年初次进京,即和同乡乔树楠、吴德潚、尹仲锡交善,更为重要的是,“损丈属余和刘裴村主政交善”,和刘光第深交,在诗文和政治方面都深受刘光第影响,之后赵熙一直师事刘光第,时时以“裴村先生”相称,赞成刘光第、杨锐等人的变法思想.戊戌变法时期,宋育仁参和了“强学会”的活动,直接介入了变法行动,主要是在舆论上和北京遥相呼应,变法失败后,宋育仁被罢黜.赵熙则丁忧守制,僻居荣县,未能直接参和其中,但他积极支持变法,戊戌闰三月日记载:“自三月以来,朝政日谋更变,危诏迭见.盖我国自甲午日本之役,武臣不竞,皇帝曲予之和,天下之人咸愤.于是一二才智嚣然议论,穷乡曲学,人人自危,而变法大唱矣.顾其功过,有不能没者.国家重洽累熙,承平之久,朝野皆泄泄成习,厝火积薪之下,晏然以为至安,非有疾呼哀鸣,天下几无人悟.惜乎变而不法,遂予诸庸口实耳.然方之甘仍积弊者,天下后世之公,必有平议于其际也.”可见赵熙对变法的拥护.胡先骕《评赵尧生〈香宋词〉》径直称“尧生且为戊戌维新党人也”.郑家治论述20世纪巴蜀人才繁盛的状况和原因时说:“四川各地广设书院等它们既培养了大批新旧交替时期的学者,也培养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的大批思想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文学家、革命家和军事人才,著名者如‘戊戌六君子’中的刘光第、杨锐,维新思想家、学者李榕、骆成湘、张森楷、吴之英、宋育仁、廖平、徐炯、胡安澜、向楚、邓君吾、赵熙、谢奉琦、李宗吾、雷铁崖等等这些人物大多先研究学术而后从事政治、军事活动”②,也将宋育仁和赵熙视为维新思想家.

其次,从历史学角度看,他们都是地方史志编撰大家.赵熙纂修了著名的民国《荣县志》,并曾受邀编纂《四川通志》,因故未果.有意思的是,接替赵熙编纂《四川通志》的,正是宋育仁,并最终成书.二人所撰内容也大致相似,赵熙《<荣县志>叙录》称:“凡《荣县志》,都如干篇,虞拔贡克举其职,勤志独任;曹茂才毗之成功,授熙俾整齐之”,主要执笔者为虞白史、曹靖,他本人只撰写了一部分.《和戴自牧书》也称:“不佞所撰,惟沿革物产二三门,余悉县士虞白史为之.”今所见《荣县志》第一卷为“沿革”,第六卷为“物产”,第十七卷“叙录”也为赵熙撰写.宋育仁“亲拟《重修四川通志例言》、《重修四川通志目录》,对民国《重修四川通志》从采用体例、类目设置、资料范围、逻辑顺序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说明,以指导和规范修志工作,且亲任成稿的审定,书稿中宋氏之修改、批校,墨迹累累,可谓心力尽矣”③.宋育仁在总纂《四川通志》之时,还监修了和荣县同为今日自贡辖区的富顺县的《富顺县志》.总的来看,宋育仁和赵熙担任史志总纂的时候,主要都是承担发凡起例的工作,奠定了志书的基本风貌.

再次,从文化教育角度看,他们都是地方现代教育的先驱.宋育仁曾主讲艺风书院、典试广西、执掌尊经书院,任江苏高等文科第一类学堂监督,四川国学学校校长,四川国学会会长等,一生兴学.孙山《宋育仁教育思想研究》有深入的阐释.赵熙则主讲荣县凤鸣书院、主持重庆府试、任重庆东川书院山长、泸州川南经纬学堂监督、创办并主讲荣县文学舍,桃李遍天下,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他们对巴蜀地方教育的贡献,必将永垂青史.

赵熙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宋育仁和赵熙交游考略为关于对写作赵熙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赵熙 宋朝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