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新闻论文范文资料 与统计、新闻双选题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新闻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3-16

《统计、新闻双选题》:该文是关于新闻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男生,干嘛采访我呀?”

采访中,孙浩然不时会问这个问题.

孙浩然是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2012级本科生,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数据库分析、概率论、数理统计、C-程序设计、

随机过程、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统计软件应用等

这些光听名字就令人发怵的专业课,

他几乎门门满绩,各项荣誉奖学金轻松夺冠.

除了纯数理领域的专业课,他还成功获得了新闻学专业的副修名额,

面对着比本专业同学多近一倍的课程,

他常常是刚编程写完统计学的大作业,

就立即要出发到校外完成新闻课布置的采访.

采访他的当天,从上午九点,一直持续到下午四点,

我们先在北外绕了一圈,又跑人大吃了中午饭.

话题从学业谈到生活,从相声说到电视访谈,

眼前这个理科男生涉猎广泛,兴趣颇多.

尽管有四年修读220学分的学业压力,

他仍活跃于校园媒体、统计调查协会等社团组织.

他说:“数学是简洁优雅的,统计是踏实朴素的,新闻是理想情怀的.”

大四,孙浩然获得了中国人民大学最高荣誉“吴玉章奖学金”.

上专业课可是一个体力活

说起初到人大时的情形,孙浩然记忆犹新,人大卧虎藏龙,不管做什么,总有人更胜一筹:说学习,会有人更聪明;论弹琴,隔壁寝室可能就住着一位世界冠军;讲运动,很多同学都参加过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一圈围观下来,孙浩然觉得,“我就是一个普通学生,把专业吃透了是正事,别的可以慢慢补.” 采访时,孙浩然打趣说,大学前三年的生活毫不夸张地说就是重复了三年高三,每天都是不停地做题、计算.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孙浩然几乎每堂课都是第一个到教室,专业课必坐第一排,一个半小时的课,全程聚精会神地紧跟老师的思维步伐.无论是课堂笔记,还是课下作业,从内容到格式,这位处女座小伙儿都格外认真、严谨,不容忍任何一个瑕疵.

上专业课有时甚至是个体力活.人大的课程安排紧凑.“八点到九点半,十点到十一点半,十二点到一点半,两点到三点半,四点到五点半,六点到七点半,再加上辅修,就七点四十到九点十分.”像报数一样,孙浩然麻利地吐出一串数字,“休息都得见缝插针.”

孙浩然大学三年保持着每学期3.95的高分绩点.问及学习的窍门,他憨厚地一笑,坦诚除了多下功夫,确实没有捷径.“我之前的数学老师说,数学存在的意义就是筛掉那些不努力的人.数理面前,天赋或许管用,但努力必不可少.”

说到双学位党的辛苦劳累以及半途而废,孙浩然深有同感,但是一想到“自己做出的选择,不能自暴自弃,一定要坚持着走完”,小伙子就满血复活,像走马灯一样连轴转了起来.对于副修专业的经验,孙浩然说:“诀窍全在课堂.”

“新闻副修难度不大,就是要求有想法、能写.所以课程作业一般当堂完成,课下的时间还是多分配给难度较大的统计专业课学习.要说苦,最苦的还是考试周.”每到那时,身边统计专业的小伙伴如临大敌、叫苦不迭,而孙浩然不光要应付专业考试,还有副修考试的考验.

最惨的一次,是一天连排三门考试,上午从八点开始,孙浩然甚至提前半小时交卷,好赶到下一个考场,参加第二场考试.“不提前交卷也行,第二场考试的老师会多等半个小时到十二点,可下午两点还有考试,中间还要吃饭午休.”所以十一点半准时交卷后,孙浩然草草吃了几口饭,小睡一会儿,一点半不到就出门,参加一天中的第三场考试.

新闻副修打开另一扇窗

孙浩然其实是一名非典型性理科生,他自小就非常喜欢语文,着迷于语言的魅力,闲暇时不是听一段相声,就是跑到楼下报亭买份报纸读读.在众多的版面中,他最感兴趣的是评论版,他觉得评论很有意思,能看到一个人的思想力.如果评论中有激烈交锋,他看得更过瘾.

在兴趣驱动下,孙浩然大二时报名新闻学院的副修课程.经过层层选拔,他获得了当年新闻学院仅有的5个新闻学二学位副修名额,于是他戏谑自己是“统计新闻实验班”的.

孙浩然的新闻评论课是和新闻法学实验班的同学一起上课,在他看来,这些同学接受过严密的思维逻辑训练.课堂上满场打嘴炮,两边的人会对着吵,一场场争辩让孙浩然越来越意识到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

在孙浩然眼中,和数理绝对的对错不同,新闻只有不断逼近现实的复原.在事情哪怕都有了定论的时候,也要给反方一个发言的机会.“不是要颠倒黑白,而是要更好地达到新闻的平衡.这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进步.”

新闻副修让孙浩然和社会亲密接触.“我现在学习的统计学方向偏数理,其实是离现实生活很遥远的,新闻的副修课把我从思维的殿堂拉回现实.”频繁的新闻采写作业让他的主战场从实验室、写字楼切换到污水没膝的茅草房、漫漫黄沙的戈壁滩、贫困的小村庄,他所面对的对象也从西装革履的论坛发言人变成蓬头垢面的农民工大叔.

随着对新闻的兴趣愈发浓烈,他报名参加学院院刊、学校校园媒体,陆续成为院刊校报的主力骨干.有事件即去采访,有来稿立即编辑.多项的选择带给他不同视野,开阔的眼界让他胸怀更大的格局.

在两个学科的思维跳跃中,他锻炼了严谨的思维逻辑,另一面也在观察记录着社会运转的不同侧面.他说:“从某种意义上,统计是方法论,新闻是世界观.”复合的知识背景促使孙浩然有更多的思考.

借助新闻副修的背景优势,孙浩然积极参和社会调研,将掌握的统计方法应用到多个不同领域.他用统计学方法给不同城市的宜居程度进行“量化打分”,论文《大数据视角下的城市宜居性评价体系研究》获得了当年“创新杯”的特等奖.论文中有两大创新特点:一是采集数据的来源,除了来自统计年鉴的传统型数据,还注重了互联网上每个城市每个参和者贡献的数据,即不可“人工干预”的大数据型数据;二是研究方法的多样,在确定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时既继承了传统体系问卷调查的方法来确定各指标相对重要性,又运用了层次分析法最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这样既避免了研究人员主观臆断影响结果的客观性,又保证了该体系中各指标符合普通居民对生活城市的期许.

新闻论文参考资料:

新闻战线杂志

新闻杂志

新闻导刊

新闻总署期刊查询入口

新闻投稿网站

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

结论:统计、新闻双选题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新闻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今日新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