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乐团论文范文资料 与十九世纪末上海公共乐团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乐团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4-01

《十九世纪末上海公共乐团》:本文是一篇关于乐团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菲律宾音乐家来到上海

让·莱缪沙特(Jean Remusat)出生于法国的波尔多,曾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长笛,并在独奏会上取得成功.他在伦敦的女王剧场成为最早的长笛演奏者,1853年,他开始在巴黎的莉莉库剧场演奏.据说他还出版过长笛的教科书和独奏曲.1860年开始,他就在上海活跃了.1878年12月,时任上海管弦乐器协会指挥的莱缪沙特从上海到菲律宾旅行,在马尼拉举行了长笛演奏会.在那次旅行中,他还有一个重要使命,那就是为创立上海新的乐团物色音乐人才.一开始,他打算在香港或澳门寻找,但没有合适的.最后,他在马尼拉聘用了十四名菲律宾音乐家.

为什么在菲律宾能找到演奏西方音乐的人才呢?那是由于当时的菲律宾是受西洋音乐浸润最深的亚洲国家.菲律宾从1757年开始被西班牙人统治了三百年以上.它通过西班牙天主教会的传教,接受了欧洲文化的影响,在音乐方面受赞美歌的影响很大.菲律宾在自身传统音乐衰退的同时,基于西洋音乐的歌曲和舞蹈水平普遍提高,擅长西洋乐器的人也多了起来.

其后,西班牙在和美国的战争中失败.1898年,美国统治了菲律宾.此时,美国的轻音乐,特别是爵士乐的急速普及,促使菲律宾音乐家的活动非常活跃,并成了流行音乐的中坚力量.二十世纪前半叶,在大型客船停泊的都市,都可以看到菲律宾音乐家的身影.他们从马尼拉到香港、上海、神户、横滨,大力传播爵士乐.菲律宾音乐家的演奏及他们带来的乐器、乐谱和唱片等,给东亚音乐界带来不小的影响.法国音乐家、首任上海公共乐团指挥莱缪沙特1854年成立的工部局是公共租界的市政机构

新乐团的定位是面向“公众”

1879年,上海公共租界由乐团委员会推动,和菲律宾音乐家缔结了契约.工部局参事委员会有两位代表应邀参加乐团委员会.这一年,参事会议长也同意加入该会.乐团委员要求工部局提供资金,因为乐团的设立“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是“提升市民对音乐的关注”.同时,还约定乐团可以在“工部局义勇队”的盛装游行等一年的传统节日活动中优先演出.“工部局义勇队”(Shanghai Volunteet Corps)是1854年设立的住民的防卫组织,曾在租界受到太平天国攻击的时候参加战斗.义勇队的参加者包括各个国籍,因此,义勇队也成了住民的象征.1870年,义勇队归属参事会管理.参事会和防卫委员会和义勇队队长商议后,决定将工部局年中的千人晚会、夏季演奏会及百人晚会演出都交给公共乐团.

此前,租界的音乐活动,都以业余爱好者表演大会这一方式进行.这纯粹是由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住民们开展的娱乐活动,不考虑必须有多少票款收入,出演者是否要得到报酬等等.新乐团成立后,住民代表主张不能将演出定位为“自娱自乐”,而是要将“公众”意识放在首位.这出于两个目的:一是建立从工部局获得资金、雇佣专业演奏家的制度;二是将乐团演出提升到为全体住民服务这一新的高度.出于这一考虑,新乐团成员的组成就不是住民而是菲律宾人了.这显示出和以往不同的特点.

在由业余人员组成的管弦乐器协会中,“有薪酬的成员”一般就是早先在上海活动的菲律宾人.公共乐团一成立,他们就加入乐团了.乐团的指挥家是法国人莱缪沙特,新乐团诞生后,就承继了管弦乐器协会的活动.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公共乐队的演奏者是菲律宾人,这从西洋文化的继承来说,似乎有些南辕北辙.但菲律宾人由于西班牙人的长期统治,文化和习俗已经很西洋化,实际上已被视为“准西洋人(semi-westerner)”.正如以下所叙,如果是菲律宾人,那么就有可以用低工资雇佣、集体招募、使他们共同生活这些优点,但其 问题是演奏水平不高、成员更替频繁.工部局年度报告书所载的乐团委员会的调研报告,反映了当局及住民对乐团的冷静及功利的眼光.这些特点和业余管弦乐协会有着本质的不同.在公园里欣赏音乐的人们

公共乐团登上租界舞台

1879年1月8日,《中国北方日报》登载了同月16日业余演剧俱乐部在兰心大剧院举行公演的广告,预告由莱缪沙特指挥的新的公共乐团(The New Town Band)登场.本次上演的剧目是罗伯逊的《我的军队》.遗憾的是有关本次公共乐团演出的评论现在已找不到了.上海业余演剧俱乐部广告.其中登载“新的乐团”登场

那么,新的乐团在什么样的场合,演奏什么样的曲目呢?从当时的新闻报道中可以了解到,开幕前是演奏歌剧《鲁库莱茨阿·鲍尔吉亚》,幕间是演奏歌剧《阿妮可夫人的女儿》,后者是当时欧洲最受人欢迎的喜歌剧作曲家勒柯克的作品.公共乐团的一个特点就是集“铜管乐器”之大成,能够演奏专为歌剧创作的作品.但是,至此为止,习惯于欣赏爱乐协会演奏的听众,似乎对此有违和感.在关于同年六月业余演剧俱乐部公演的报道中,有观众对公共乐团演奏的抱怨和牢骚,主要是觉得音量过大.

相对来说,在野外的演奏更能体现公共乐团的优势.其时,“公共乐团”每个星期五在公园举行夜间演奏会.《中国北方日报》有这样的报道:“在令人心情舒畅的夏日,皓月当空,许多人集中到一起,倾听美妙的音乐.”在春天和秋天定期举行的 大会上,乐团的演奏更是锦上添花.1879年4月30日和5月1日,上海举办了为时两天的 大会,每天都演奏包括舞曲在内的十首旋律和节奏欢快的音乐小品.

乐团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十九世纪末上海公共乐团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乐团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交响乐团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