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范文资料 与远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远安鸣音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3-01

《远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远安鸣音》:该文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摘 要:2003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32界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的是保护以传统,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公约特别要求对各国和各地区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清点,列出急需抢救的重点和有重要代表意义的遗产项目,并要求建立一个由专家和各会员代表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协调有关工作.远安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县城,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它存在着很多值做到让人探究的价值,远安鸣音就是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鸣音传承关系近两百年,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的进步,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被人慢慢所遗忘而不被重视,本文主要是对远安鸣音此项进行探究,从而让更多的人们去了解楚文化,了解远安鸣音,让人们懂做到去保护它传承并继续发扬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远安鸣音 雅乐 祭祀音乐

一、远安鸣音历史背景及作用

远安,地名,是一个坐落在由江汉平原像鄂西山地过渡的在丘林地带的小县城,隶属于宜昌市.远安历史文化悠久,是黄帝夫人嫘祖的故里,是楚文化的发祥地,著名历史人物屈原、王昭君均处于此.远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具有当地的地域特色,远安鸣音亦是如此,远安鸣音,又称巫音,现流传于远安县洋坪镇、荷花镇、旧县镇、河口镇、茅坪场镇等地.主要是在民间的红白喜事和庙会等习俗中演奏,常与道士做法师相配合,因演奏技法的特殊性,赋予各个乐音独特的韵味,所以极具有地域特征.

远安鸣音又称为“巫”音,起源之初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而在我国古代盛行自然崇拜,每个民族部落无不有巫.至于楚人,则巫风更胜,巫的地位和水平也更高.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中说:“昔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觋作乐,歌舞以娱神”.所以楚人信鬼神更喜巫,楚国代表人屈原,他《楚辞》中的《九歌》就是一部根据祭祀乐歌加工改写成的作品.远安鸣音在当时被称之为“雅乐”.所谓雅乐,是指郊庙祭祀、朝会典礼时演奏的音乐.这种音乐与世俗的娱乐性音乐无关,它是与礼仪相关是为统治者服务的音乐.雅乐的雅字,并非典雅,美丽之意,相反的从它的艺术性来说,实际上并不美,后人对它的评语是“雅乐不美”,这一点统治者自己是承认的,他们认为音乐有助于建立等级制度,可以使上下和睦,之后的雅乐与道教法师相配合也是因统治者为提高统治地位而结合的一种形式与手段.所以在最之初的雅乐是有两种功能,一种是歌功颂德时用的;第二种是典礼、仪式、祭祀等活动用的.

二、远安鸣音的发展

远安鸣音是从古代宫廷雅乐发展而来,用于统治阶级歌功颂德,典礼、仪式、祭祀活动等,据史料记载,统治者们会根据人的身份地位不同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样的雅乐,划分人的阶层等级,那时候的宫廷音乐都是为统治阶级所服务的,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统治者的地位,而今它主要流行于民间,主要是用于红白喜事庙会等习俗中演奏,但红白喜事居多.巫音调演奏器乐配置一般由“巫音喇叭2支、长号2支、边鼓(叫尖子)1支、咚鼓1个、钩锣(愣子)1个、包锣1个、马锣2个组成,由6人演奏”(选自向雳《远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一般用于民间小的红白喜事也有4人组的班子,乐器由巫音喇叭1支、长号1支、鼓1个、锣1个.本人外公是巫音传承人之一,是行走在民间的老艺人,据了解做到知巫音喇叭以前都是自制而成,它和唢呐很像但又不同于唢呐,所以吹出来的音色没有唢呐高亢明亮,巫音喇叭也有它自己的乐音体系,不同于我们听到的五声音阶或七声音阶一样协和,它有其自身的乐音特点,常用调式阴调与文调,每个调里面有几十首与它相对应的曲子.远安鸣音因自身音色的特点,现常用于祭祀礼当中,与道教法事相配合,此法事并非道教之人所作,而是由懂做到此行当的老艺人来代替,现远安鸣音与道教法事形成一体,在祭祀过程中穿插进行,极具楚文化民俗特色.

三、远安鸣音的传承

历史变迁社会进步,先有西方音乐的引入对国人的影响,国人向西方学习涌出大量人才,学堂乐歌的发展等,后因文化大革命对远安鸣音的冲击,许多老艺人相继去世,传承出现断层,再由于鸣音没有曲谱记法,靠的是老艺人们的言传身教师徒相传,技巧部分也仅靠学者自身死记指法与苦练旋律而成,在传承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能传承下来的曲调也越来越少,加之现代娱乐载体迅猛发展,呜音遭到冲击,迄今为止这门古老的音乐生存空间被越挤越小,被人们忽略甚至遗忘.

四、远安鸣音的现实意义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社会,人们所追求的事物也在不断的被新的事物所代替,但笔者认为只有传统的才是永恒的.远安鸣音虽因它自身的特殊性与局限性而不能像国粹京剧一样被人熟知,不能像《茉莉花》一样走出国门刚好与普契尼邂逅,但它可以作为一个地域符号,一个专属于楚文化的地域符號而存在.它对研究楚文化的民俗民风有着价值意义,远安鸣音从古到今世代传承,在远安当地人中影响深远,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质,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起来,特别是现在在世的老艺人们,不论是传授技术技巧型老艺人还是手工艺型(会做器乐)的老艺人们都要加以重视并保护起来.

五、结语

写到此让笔者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一则冷笑话,虽然它是冷笑话,但读完之后让我深思,故事讲的是一个中国人去国外旅游,看到了一条非常美丽的一条河,但因他外文不好,但还是忍不住用蹩脚的英语问了一个当地人,他问:This river is 1 1 3 5 5 right 当地人立马反应过来并高兴的说:Yes, you are right! This river is 1 1 3 5 5 . 说完这则冷笑话我深思的是,虽然两个人肤色不同语言不通,但当唱出1 1 3 5 5 的旋律时,就能够知道对方想表达这条河就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我也希望能够有那一天,远安鸣音也能被人们所熟识,成为永恒并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臧一冰.中国音乐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吴钊,刘东升.中国音乐史略[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3]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4]史新民.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宗教音乐卷·道教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5]向雳.远安县文化遗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参考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企业文化杂志社

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企业文化的论文

企业文化期刊

结论:远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远安鸣音为关于本文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