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树才论文范文资料 与树才通过孤独,平息孤独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树才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3-15

《树才通过孤独,平息孤独》:本论文为您写树才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在喧嚣纷乱的当下诗坛,诗人树才是一位甘于寂寞的“单独者”:在诗歌普遍缺乏现实收益、越来越小众化的商业时代,作为翻译家的树才却一如既往地勤勉耕耘,以他精湛的译笔将勒韦尔迪、勒内·夏尔、博纳富瓦、雅各泰、佩斯等法国大诗人的作品源源不断地介绍到汉语世界.为表彰他在中法两国的诗歌交流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法国政府于2008年授予他“教育骑士勋章”.

从八十年*始写作至今,树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诗歌老战士”了.对于诗歌,对于翻译,他有着精微而深透的识见.对于诗坛上争论不休的诸如“口语诗”、“技艺”、“介入”等问题,他的批评常常一针见血.入木三分.早在九十年代,他就这样深刻地表述过:技艺和精神是紧密关联的,在精神的日夜操练中,诗人应有勇气成为生命的宏大见证.

作为诗人,他有崇尚自由的天性,也有着超乎常人的对生命的敏感.他的生活经历颇多曲折,曾亲历过刘骨铭心的死亡,曾长年漂泊于异国他乡,而他说自己擐信任的仍是内心真实的搏动.这一切都化为了他笔下的分行的文字,那些词,那“骨头错动时发出的声音”.如今,人到中年的树才更多地体味到孤独的力量,“比火焰低调,比爱绵长/挽留着这枯瘦肉身”,因为他深知:死,就是一下子,而“生必须慢慢完成”.

法国学者娜塔莉考夫曼曾在书中,考察了文学史上十多位著名诗人与母亲的关系之后总结道:母亲是一个诗人最深刻的记忆,是他的千思百虑.然而,对于诗人树才来说,“母亲”一词却是内心永久而隐秘的痛.

1965年3月26日,树才降生于浙江省奉化县下陈村,在四个兄弟中排行老二.在他只有四虚岁的时候,母亲病故了.这样的打击对一个年幼的孩子意味着什么?死亡,对他来说,也许就像夜空一样深邃,无法理解.母亲下葬那一天,亲人们恸哭+村里的乡亲们也都唏嘘不已,惟有四岁的他,却一声也没哭.这后来成了待他亲如生母的小姨妈的一个心结,为何这老二一滴眼泪都没有?而他后来深感自责的是:自己竟然没记住母亲的面容!“难道我4岁时的记忆力那么差?不可能啊,后来我正是凭着出色的记忆力才从浙江农村考上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呀.”幼年失恃的伤痛经历,是他成年后的一个心结,“我怀疑我性格中铁石心肠的一面就是那一天落下的.”

母亲去世后,既是村支书又是小学校长的父亲,整日忙里忙外,无暇照管小树才,这倒有助于他生威自由自在的个性.因为没人管,6虚岁他就上学了,学校里好歹有老师照看.他对当初入学时的情形记忆犹新,孩子们必须做一个测试,从一数到一百,他也数了,但没数到一百,不过老师们都理解,他也就通过了.那个年代,从小学到中学,似乎学习并不重要,最主要就是玩儿.小时候的他,不爱读书,贪玩儿,每天都要玩到天黑,玩到肚子饿得咕咕叫才想起来回家等不过,比起其他孩子,树才多了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学校离家只有几步路远父亲又是校长,借书比较方便,所以小树才虽然贪玩,倒也读了一些书,照他现在的话说,“都不是什么正经书”,主要是武侠类的,比如《七侠五义》,《薛仁贵征东》等等,那时候不懂选择,只要是故事书他都爱读.家人因为忙,也没有刻意督促他非得读书.他的天性,还是喜欢玩.“说实话,村呈没一个人认为我是块读书的料.”

直到高中的时候,树才才开始有了目标:考大学.当时,他的语文成绩在班级里一直是最突出的,最初的理想就是考上大学中文系.那时候对他影响最大的书,要数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从书中他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要有出息就得自我奋斗.”但是,他的数学基础实在是太薄弱,为此他曾四次高考,四次落榜!好在,他有年龄上的优势和“自我奋斗”的信念,于是第五年再考.功夫不负苦心人,1983年,树才奇迹般地考取了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是那所中学第一个考上北外的学生.这对于他不啻是一个意外惊喜.他至今仍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之前他的高考数学成绩从未及格过,那次居然得了85分:他的英语基础薄弱,连发音都不准,可那年的英语考试却十分顺利,“我这个死记硬背的农村脑瓜,居然把英语考了个92分.”录取通知书下来后,连他的英语老师都不敢相信.他自己也感到不太可能,甚至怀疑老师判错了试卷.“也许真是老天有眼吧!你不知道为了保佑我考上大学我的小姨妈专门去佛庙烧过香、拜过菩萨.”

从浙江农村来到北京,18岁的树才一下子打开了眼界.那个年代正是“文学热”的时候,“*”后的思想解放运动,不仅为人们展示了新的生活前景,也使文学成为人们表达思想和情感宣泄的出口,诗歌更是充当了急先锋,“新诗潮”崛起,以北岛、顾城、舒婷江河杨炼等为代表的朦胧诗人正活跃在文学舞台上,而一大批更年轻的诗人则遍布全国各地,正以狂热的写作酝酿着几年后一场针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美学*.

上高中时,树才已对诗歌产生兴趣,模仿着写过一些古体诗,其中一首他至今还记得,“素云撤丛山/渐融天宇中/风雨一场空/灾祸又人间”,写到雷暴雨之后的乌云乱飞景象,也表达了对雨水可能引发人间灾害的内心担忧.到了北京这个政治文化中心,树才有机会接触到北岛、多多等朦胧诗人,在他们的影响下,他开始尝试新诗写作.那个时期,给他印象最深刻的书就是那些诗集和译诗集,其中老木编选的《新诗潮诗集》和江枫翻译的《雪莱诗选》,对他的影响最大.

从此,树才与诗歌结下不解之缘.他一边学法语一边读法国诗.大学时代,他就喜欢上了法国诗人勒韦尔迪.勒韦尔迪现在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法国诗歌最具洞察力和创造性的孤独探索者之一.他出生于法国南方,20岁时到巴黎,与毕加索、雅各布、阿波利奈尔等交往,加入了立体派运动.1916年他创办《南北》杂志这份杂志后来成为超现实主义的重要阵地.37岁那年,他做了一个决断离开巴黎去索莱姆修道院.他在那边一住就是34年!是什么原因使他突然从诗歌狂热转向隐居生活?没人说得清楚.1960年,他“带着终生相伴的孤独吞咽下最后一口气”;一颗黑色太阳陨落了等勒韦尔迪的诗最初进入树才的视野是在1986年,当时他还在上大四,他开始翻译勒韦尔迪的作品,“那时候我的法语水平远远不够,全凭一颗热爱心和一颗豹子胆”.大学毕业论文他写的就是勒韦尔迪,题目为《灵魂苍白之静美——彼埃尔·勒韦尔迪诗选译》.从1986年到2002年,树才一直在翻译勒韦尔迪的诗(《勒韦尔迪诗选》于2002年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勒韦尔迪教给树才很多东西,“我还记得,当我在人来人往嘈杂喧哗唾沫四溅的工作环境中苦熬白昼时,是勒韦尔迪的诗帮助我从肉身到内心重新赢回一种宁静.”

作为法国超现实主义先驱之一,勒韦尔迪深受布勒东、艾吕雅、夏尔等这一批超现实主义诗人推崇.于是,树才又对另一位法国大诗人产生了兴趣,他就是“居住在闪电里的诗人”——勒内·夏尔.夏尔的诗短促、激烈,跳跃,甚至玄奥难懂,树才用“陡坡”来形容夏尔诗歌的高落差.翻译夏尔诗的时候,

树才论文参考资料:

驳论文树靶子

毕业论文怎么写才过关

结论:树才通过孤独,平息孤独为关于对写作树才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树才的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