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三农论文范文资料 与新闻媒体也要关注三农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三农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2-21

《新闻媒体也要关注三农》:本论文可用于三农论文范文参考下载,三农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近一时期来,广大党员干部响应 号召,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三农”问题随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三农”是指农村、农业和农民,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三农”有着丰富的新闻题材.有人说过,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缺的不是新闻,而是缺乏发现新闻的眼睛.说起对农节目,说起农村题材,很多人想到的就是种养业,而事实上,农村的人和事,远不止种养业那么狭窄,农村的主体——农民所涵盖的是整个社会体系,它会给我们带来了足够多的新闻源.那么,作为地方电视台的编辑记者,该如何关注“三农”工作,贴近 “三农”,将我们身边这些鲜活生动的事实报道给观众呢?

一、要提炼新闻主题,善于发现新题材

新闻要做到新鲜,对上就要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正确领会文件精神;对下勤跑基层,及时搜集基层的新问题、新经验、新做法.在摸透两头的情况下,找到两者的最佳契合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治理 ”的20字方针.这20字方针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这些年,包头市各乡镇各部门积极探索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为“三农”宣传提供了非常大的报道空间; “三农”在发展改革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人物,这又为 “三农”宣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那么我们地方电视新闻媒体应如何去反映和体现“三农”呢?

先说说农民吧.笔者仔细观察了身边的农民,结果发现,现在的农民已经不再只懂得面朝黄土背朝天了,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离开家乡,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在他乡创出了自己的一番新事业.有些农民进城从事大众贸易,有的办起了具有家乡特色的餐饮酒店,有的在异地创立自己的品牌,成立家族式企业,等等,这些农民在外或在家乡创业所取得的业绩让人赞叹.所以,以这种典型人物、典型事例为主体,反映包头当地农民崭新的形象、非凡的胆略和全新的追求,展示新世纪农民的新理念、新追求的报道就很让人们关注.这些人物专题片播出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观众说:农民已今非昔比啦!这些事例值得大家去学习和借鉴!

二、要把握好角度,寻找最佳切入点

对“三农”工作进行报道时,目光还是重点要投向农村和农民.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民是改革的先行者,这30多年来,农民的创业创新能力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系列专题《党旗在新农村飘扬——甲尓坝村的变化》、《党旗在新农村飘扬——王大汉村的变化》就是从一个个小村说起,从一个个小村子的变化, 看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果,他们的做法切合了 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甲尓坝村是包头市近郊农村中率先发展起来的村子,村里的花卉种植业不断发展壮大,村民们都住进了阔绰的小二楼,提前跨入了小康行列.而位于东河区南部的王大汉村,地处南海湖和飞机场的北边,村党支部带领村民从发展村集体经济入手,他们的仓储业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发展壮大,并给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村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均年收入也在不断提高.这些专题报道就是从观念大转变促使农民大创新、农村大发展这个角度切入,来反映生机勃勃的新农村和在市场经济中游刃有余的新型农民.

三、报道“三农”,要反映出国家的有关“三农”政策

利用电视新闻报道“三农”,应传播宏观信息.在对基层农业部门、各乡镇党政机关开展工作和农民生产生活进行报道的同时,能够传播宏观信息,能够反映出党 、国务院制定的“三农”政策方针,所谓“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电视新闻以它可变的小视窗上演“三农”工作的方方面面,利用图像、声音、文字等组织元素去记录现场,推动新闻叙事.记者亲临现场,用最佳的位置、视角、距离去获得准确的、真切的、独特的资讯,以最直接、最朴素的方式报道新闻事实,准确、有据、公正、客观,让“三农”状况得到摹写,丰富观众对“三农”的感知,进而促动农村干部对“三农”政策的普遍贯彻落实等积极行动,使事实、思想、感情的发布变得平易流畅、水到渠成.宣传报道“三农”人物事件只是一种形式,其主题、灵魂、统帅是宣传报道国家的“三农”政策方针,因此,材料的选择、使用都应以表达主题的有效性来确定.?

四、要贴近“三农”实际,做好宣传服务

贴近“三农”实际,做好宣传服务,首要的是实现宣传报道的指导性、实用性,就是要能给“三农”的思想、行为以方向性的启迪和影响.报道内容必须有的放矢,不能脱离客观实际.既要考虑到政治需要,又要考虑到群众的需要.针对“三农”做好宣传服务,就是要加强宏观指导,保护农业和农民利益的宣传.农牧业的季节性很强,农牧民在不同的季节里,所需要的科技和产品供销服务、农牧业信息、产业政策等应该成为地方电视新闻媒体“三农”报道的主旋律.

在贴近“三农”实际、做好服务“三农”宣传的同时,地方电视新闻媒体还必须要立足于地方特色,宣传报道要贴近群众生活.在任何一个地方的观众,比较感兴趣的是和自己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且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目.要想使宣传报道充满地方特色,就必须抓住当地的经济文化特征、特貌,必须给宣传报道注入当地历史文化的色彩,必须热情讴歌当地的经济建设成就,必须敢于善于触及当地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必须尽可能吸纳普通观众广泛参和节目,使之更好地贴近百姓生活,这样的宣传报道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转换视角,讲究“三农”报道的采访技巧

在从事多年的编辑记者的作品中不难发现,同一个题材的报道,每一个编辑记者做出来的采访报道是不一样的.有些编辑记者的节目做出来总感觉枯燥,采访乏味,这是大家都感觉苦闷的问题.就涉及到“三农”采访的方法技巧问题,一些优秀的编辑记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验,有两点笔者认为值得我们引以为鉴.

首先,采访前要做足准备工作.以前我总以为,有关“三农”采访对象大多是农民,即便是和领导或者专家直面交流,也没有过于难以把握的语言,只要心里有个大框,临时发挥也完全能应付,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笔者就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一次采访中,由于时间仓促,没有做充分的准备,当时觉得,不就是采访一个小村子的经济发展嘛,问一下村里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今年产量如何,和往年相比增收了多少等数字问题就行了.结果在采访中发现,自己所想的问题过于肤浅和简单,和之前设计的写作思路完全不一样,由于了解不足,无法提出更深刻的问题.这些都在告诫我们要引以为戒,无论多匆忙,采访前一定要充分准备,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语言要有“农”味.作为采访农民的记者本身要多点“农”味,采访时,要多用口语,少用书面语、专业术语、华丽辞藻.采访农民的问题要给对方一种浅显的感觉,以浅显的提问方式来挖掘表现新闻主旨的材料,应该是记者采访农民时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在农村采访过程中,使用当地方言采访会带来很好的效果.当然,如果和笔者一样,不会使用当地方言,就要多下功夫,多了解当地实际情况以及风土人情,这些都会给采访带来便利.同时作品语言风格也要有“农”味,这样更接近读者,感染力和亲和力也更强.

总之,对地方电视新闻媒体来说,加强新时期“三农”报道大有可为.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为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是新时期新闻工作者神圣的使命,是一种责任,也是更好地践行“三贴近”要求的具体体现.

(作者单位:包头电视台)

责任编辑:白洁

三农论文参考资料:

关于三农问题的论文

三农问题论文

结论:新闻媒体也要关注三农为适合不知如何写三农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三农新政策2018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