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常态论文范文资料 与新常态下常州高新园区经济转型升级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常态范文 科目:论文范文 2024-02-20

《新常态下常州高新园区经济转型升级》:本论文可用于常态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常态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摘 要:叠加的战略机遇和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常州高新园区发展呈现出一区多园发展势头强劲、产城融合逐步推进、科技孵化器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特点以及产业结构不优、产业集群规模偏小、要素制约突出的问题.新常态下常州高新园区应通过强化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发展高端化,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集群创新化,强化产城融合推动高新园区城市化等措施,转型升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端要素集聚区、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化发展新城区.

关键词:常州高新园区;经济转型升级;新理念;新思维;新举措;新常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7)01-0046-06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随着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走向深入、“一带一路”战略加速展开、长江经济带建设着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强力推进,多项国家战略国家先后实施,叠加的战略机遇为高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同时,高新园区的经济发展也面临更加繁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发展引擎失速,资源、环境等约束日趋强化,经济发展下行压力日益增大等挑战.机遇和挑战都倒逼高新园区的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加快提速.新的时空背景下,推进高新园区的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富、强、美、高”的高新园区建设,需要新理念、新思维、新举措.

一、常州高新园区的转型升级已站上一个新的平台

(一)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2014年,常州高新园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2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2 938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 880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列全市前茅;截止到2014年底,高新园区已累计批准外资企业1535家,完成总投资24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5.5亿美元.高新园区已成为外商投资的密集区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为转型升级奠定了经济基础.

(二)一区多园发展势头强劲

常州高新园区布局优化拓展,建成八大专题园区,重点建设八大产业链,初步形成了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升级为支撑的产业格局.2014年,高新园区汽车及零部件、通用航空、生命健康、新材料等八大產业中规上企业产值1 827亿元,同比增长16.5%.高新园区已成为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集聚区,为转型升级奠定了产业基础.

(三)产城融合取得重大进展

常州高新园区统筹“四规合一”,通过优化提升北部新城、联动提振滨江高新技术产业片区、整合升级黄河路高新技术产业片区、特色发展齐梁生态休闲片区,形成“一城三区十大主题功能板块”总体布局.高新园区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商业街、总部经济区和科技金融中心等启动建设.高新园区已成为宜居、宜产融合的功能区,为转型升级奠定了社会基础.

(四)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2014年,常州高新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30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 150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1%;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3件.高新园区创新载体要素加速集聚,浙江大学常州工业研究院、印刷电子产业研究院、中科院遗传资源研发中心(南方)建成或签约落户.高新园区已成为改革创新的先行区,为转型升级奠定了创新基础.

(五)第三产业逐渐形成规模

2014年,常州高新园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70.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2%.高新园区服务业态日趋完备,积极构建常州首家类金融综合体和常州小微金融中心,发展金融服务业;集聚壮大常州综合物流园和临港物流园,现代物流蓬勃发展;特色旅游迅速提升,特色有机农业规模成长.高新园区已成为结构调整的示范区,为转型升级奠定了规模基础.

二、新常态下常州高新园区转型升级面临的五大瓶颈

(一)产业结构不优,层次不高

(1)小企业多,大企业少.2014年,常州高新园区规上企业数量877家,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年销售超百亿的企业不多.(2)低端产品多,高端产品少.高新园区企业产品多为零配件,整机终端产品偏少,处在产业链、价值链低端.(3)借牌贴牌多,知名品牌少.企业大都没有自创商标品牌和开展多元化的品牌经营,市场主体对于运用商标推动自身企业发展的意识还较弱.(4)消费性服务业多,生产性服务业少.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供应链服务、科技研发等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

(二)产业规模偏小,实力不强

至2014年,常州高新园区还没有千亿规模的产业集群,主导产业中最大的装备制造业产值为898.2亿,排第2的化工新材料产值规模只有665.8亿元.新兴产业中的创意产业尽管年营收达260亿元,但增长仅有25%,和无锡高新园区的四大产业的产值增幅70%以上相比,产业爆发力不足.光伏产业总体实力国内领先,但2014年,规模仍只有282.3亿元,和无锡高新园区4大新兴产业产值均突破500亿元相比,增长潜力仍需提升.而生物医药产业尚处建设初期,仅完成产值40.4亿元.[1]

(三)创新能力不强,氛围不浓

2014年,常州高新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30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 150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1%;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3件.高新园区创新载体要素加速集聚,浙江大学常州工业研究院、印刷电子产业研究院、中科院遗传资源研发中心(南方)建成或签约落户.高新园区已成为改革创新的先行区,为转型升级奠定了创新基础.

(五)第三产业逐渐形成规模

2014年,常州高新园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70.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2%.高新园区服务业态日趋完备,积极构建常州首家类金融综合体和常州小微金融中心,发展金融服务业;集聚壮大常州综合物流园和临港物流园,现代物流蓬勃发展;特色旅游迅速提升,特色有机农业规模成长.高新园区已成为结构调整的示范区,为转型升级奠定了规模基础.

常态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新常态下常州高新园区经济转型升级为关于常态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关于常态经典语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