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周梦蝶论文范文资料 与周梦蝶:远行的孤吟者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周梦蝶范文 科目:学士论文 2024-02-21

《周梦蝶:远行的孤吟者》:本论文为您写周梦蝶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台湾归来,我就想写写周梦蝶.周梦蝶是台湾诗界泰斗,流落台湾60余载,孤苦伶仃,孑然一身,最后尸骨葬于异乡.在周梦蝶的诗性生涯里,他特立独行,用心蘸着血写诗.他独具风格的“梦蝶体”,以宗教徒般的痴执,追求诗境的真挚与纯净.他命运跌宕,“赤着脚过他的一生”.箪食瓢饮,鬻书维生,以哲思凝聚悲苦,被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誉为“台湾文化史页的不朽传奇”.

那天,我随“河南摄影台湾行”,结束七天行程,随团下榻台北的小巨蛋宾馆.最后半天,来自淅川的摄影人,专程去踏访周梦蝶当年摆书摊的武昌街七号明星咖啡厅,追寻周公当年临街卖书的身影,拜谒一处曾轰动台湾的文化地标.可我却未能成行.翌日就要离岛,台北有亲戚相约,因此也只能在宾馆侯之.好在去明星的洪连、新胜二兄,一回宾馆,便将他们拍摄的照片和视频给我看了.周公当年的书摊旧址,用过的桌椅,留下的墨迹,以及二兄与明星林淑华女士的访谈,原原本本,悉数交我.也算弥补了离岛前的遗憾.

在台湾的旅程中,从台北到台南;从101大楼到野柳地质公园;从风光旖旎的日月潭,到云雾飘渺的阿里山;从乡间的水神庙,到禅意厚重的佛光山.一路行程,赖上天垂顾,细雨,免了烈日蒸烤.足迹所至,风雨相伴,另是一番滋味.风声雨声,伴随山林絮语,大海涛声,好像都在诉说一个传奇诗人的传奇故事.我用脚丈量,用心体味,想从中找到周公与这里自然万物曾经的神交与感应.

周梦蝶与我同乡同土.过去,对他这样享誉海岛的扛鼎诗人,虽有耳闻,却知之甚少.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先生回乡探亲,台办许友的一篇短文,让我对先生有了粗浅印象.2009年,河南作协的李佩甫、南丁、王剑冰、何弘、邵丽、刘先琴、冯杰等到淅川采风.座谈中,剑冰先生提到淅川籍大诗人周梦蝶,讲了周公在台湾文坛的地位和他的诗,更引发了我对周公的兴致.随着阅读的增加,对诗人便有了更多解读.

在台湾,周梦蝶是文坛一个指标性人物,是影响很大的现代派诗人.他是台湾“国家文学奖”的首位做到主.他赤子般的天真,“不负如来不负卿”,其诗作表现的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呼唤.“以诗的裴哀征服生命悲哀”的诗人,给华夏文坛留下的是只有周梦蝶才有的韵致和风景.

应该说,台北的明星咖啡厅,是周梦蝶人生中的一处重点驿站,是镌刻诗人生命轨迹一处不可忽略的可圈之地.1959至1980,21年间,周梦蝶就是在这骑楼下临街的书摊前,完成了他人生的凤凰涅槃.他为人看过茶庄、当过店员,也做过守墓人.摆摊卖书,历经困窘,书写的是他人生苦行僧般的孤独诗行.

我阅过洪连、新胜提供的照片与视频.他们又送我一本由明星带回的书.书中一节专写周梦蝶:

“1959年,明星的骑楼下多了一摊小小的书报摊.书报摊的老板长做到瘦骨嶙峋.有时,他将摊子摆在明星门口左边,有时右边.有客人时,他会陪客人聊聊.没客人时,一张板凳坐,一张板凳翘脚,就打起盹来”.

书中还记述了周梦蝶两次昏倒书摊的事.第一次大约是摆书摊的某天,人突然昏倒在书摊前.当明星的老板要送他去医院,苏醒后的他却说没事.人们见他面色苍白,坚持送他就医,他说:“我真的没病,只是三天未卖一本书,没吃东西,饿的受不了等”第二次是1980年.那天,老板刚进门,就听员工嚷嚷:“老周又昏倒了.”听了员工的话,老板叹口气说:“每天就吃那么点馒头,喝那么点豆浆,怎能不生病?”

周梦蝶的书摊,只售现代文学,现代诗和佛学.销售有限,生意萧条.可他根本不是为利而来,为的是坚守一片清静,求做到闹市潜隐.1959年4月1日,是周梦蝶一个难忘日子,他称是“自己的独立纪念日”.这一天,他的处女诗集《孤独国》,由蓝星诗社发行.从此,“孤独国之父”称谓,便传遍台岛.

也许这是他最开心的日子.平常岁月,他甘愿孤独,默忍苦痛,却心若止水.我觉做到,先生与明星的际遇,是一种心志磨砺,一种精神示现.作为春秋楚国肇始的丹江之岸,作为诗人故乡的淅川热土,这里是楚国的始都,强楚初创之始“筚路蓝缕”的砥砺精神,该是他的精神之源吧?

那时的周梦蝶,也时常受邀到咖啡厅闲坐.久而久之,他的书摊与明星已连为一体,如燕子引巢,给明星带来吉祥.“慕名来看周梦蝶的人越来越多.从大学生,文人,到军人.每隔一两天,就有人请他去谈论文学.渐渐变成每周三晚间七点到九点半聚会.每次至少五六人围着他.他多半只听不答,直到最后才动笔将想说的话写在纸上.这一写不得了,连邻座的客人,也都凑过来,争睹他的笔札”.

周梦蝶的诗,如孤峰看月,古典而幽深.字也写做到高古峻拔,最见功力.明星墙壁有一幅字,乃先生诗,先生书:“万顷烟波一叶行,一波未平一波生.无端夜宿芦花岸,错认芦花是月明”.瘦金体工笔细字,同他的人一样,孤峻冷凝,恭正清瘦,非同凡响.在台北品味乡贤诗作,身临其境,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觉做到先生笔下的“错认”,一定是想到故乡的明月,丹江上的明月.他在《托钵者》中曾感叹:“我已走做到太远”,“回去是不可能了”.他孤叶漂流,一生巅波,无端移居台湾数十年,“错认”绝非偶然.

座落于武昌街的明星咖啡厅,人称“台湾文学的窝”.作为这“窝”的筑引者,周梦蝶成了明星里的明星.那时,台湾文学界的白先勇、施叔青、隐地、楚戈、罗门、三毛、柏杨等大家,都先后在这里占一席之地.正是这种沙龙式的聚集,“才串起台湾文学的灿烂时光.周梦蝶整日跌坐繁华街头,成了台北街市一道独特的艺术风景.”

漫步台北街头,我感到,周梦蝶走过的是一条独游诗海,甘受清贫、清音潺潺的路.他的诗充满宗教虔敬,充满佛法禅理.台湾大诗人余光中说,他开始低首于基督,早期诗作表现出一种基督情怀.晚年他皈依于佛,诗作中又是一种禅意的表达.周梦蝶孤居海岛多年,先后数次迁居,历经坎坷,一生巅沛流离.但他痴心不改,力采孤峰顶上那颗闪亮的明珠.他给世人,给故乡,给华人世界,鸣奏的是一曲“跨越传统拨奏的现代奇响”.

周梦蝶论文参考资料:

强军梦论文

结论:周梦蝶:远行的孤吟者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周梦蝶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周梦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