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樊洲论文范文资料 与廿廿终南樊洲自在山水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樊洲范文 科目:研究生论文 2024-04-06

《廿廿终南樊洲自在山水》:此文是一篇樊洲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春节前夕,受上海《财富堂》杂志邀请,撰写关于国画家樊洲先生的评论文章.笔者首先到北京798艺术区的“太和空间”拜访著名艺术批评家、太和空间主持人贾廷峰先生,交流对樊洲作品的观感,仔细观摩了贾先生*的众多原作,收获颇多.贾先生说,“樊洲让世人看到山水画应有的风骨和神采”;我则坦言“在多年艺术评论中,一直在找寻‘既立足于传承中国古典美学精神,又在国际化的文化发展中有所创新’的作品,樊先生的成就使我眼前一亮”.还仔细研读了樊先生提供的创作感悟,数十张高清作品和诸多文章,其中不乏北京大学朱青生、西安美院彭德、南京艺术学院李小山等重要学者的真知灼见,更有澳门文化产业促进会礼令石秘书长的长文,网络上能检索到的各种相关资料,并和樊先生进行了多次通话,确认了诸多细节.但面对他艺术的高深,仍觉此文篇幅有限.

在此文中,笔者没有采用“韵律山水的缔造者”,“曲线交织画法的开创者”的说法,生怕对非艺术类读者而言,以为先生是标新立异型画家.而是借用西方古典哲学集大成者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最核心的概念之一“自在之物Thing in itself/ themselves”:一方面是基于樊先生在探究“山水画”本质方面的成就;另一方面考虑到其作品在向“西方人”(包括在文化和知识结构上已经西化的东方人)传播时较易理解的文化转译;更重要的是“自在”这个奇妙的词汇,在西方哲学传统中表达了“最为本质、不言自明”的特点,而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则有“自由自在,道在其中”的精神.

文化的隐居——樊洲其人

隐居,是中国文人特有的一种修行方式.多选择有山水灵性和文化积淀的区域,面对朝夕相伴气象万千的自然不断体悟,也从众多文化元素或宗教精义中反复琢磨,多能成就一门独特的“学问”,创造了中华文化的典型特质.这不同于它文化中个人式的苦修或冥想,也不同于西方修道院或学院,东方的寺庙或道观的集体学习.或许是道家思想在中华文化中的独特性,且核心典籍《道德经》成于终南山;抑或是西周、秦汉、隋唐等中华文明的形塑期都首府西安,所以有相望都城的便利——“终南山”成了中国隐居文化的第一名山.

终南山主峰太乙山海拔2604米,“寿比南山不老松”就指此山.在文化地理学中,此山脉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在文人笔下,终南山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父亲山,黄河为母亲河.也有传说它是“月亮山”,是人们接近月神功德及力量根源的宝地.终南山也是“天下道林张本之地”,当年老子西游入秦,函谷关令尹喜执弟子礼请其在“楼观”讲经,记下《道德经》五千言.南朝道士陶弘景居此多年,采药炼丹.唐代高道孙思邈,也居此十余年,先后拒绝了隋唐两朝皇帝的征召,著下《千金要方》、《千金冀方》等.北宋道祖儒师陈抟曾在此修行,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在此带出“全真七子”.终南山素有“草药王国”之称,在当地至今都传唱着“太乙山,遍地宝、有病不用愁,上山扯把草”的歌谣.佛教界的唐僧玄奘取经归来后长期住锡终南(黄峪寺),著名的《心经》就出自此地.近代名僧虚云、印光都曾在此留下重要履历.还有无数的文人墨客、名达贤者,真正的隐士或过客,典故和传说,成就了终南山这座文化的天堂.

有记载说终南山最早的隐居者是春秋鬼谷子,曾云游至此采药修行.他是纵横家鼻祖,兵家领袖,苏秦、张仪,孙膑、庞涓之师,通天彻地,兼通卦学、兵学、游学、出世学,是中国历史上最集大成者之一.文献记载中《左传》的“九州之险”,《史记》的“天下之阻”,秦穆公的“乘龙快婿”,杨贵妃的“荔子路”.尹喜当初创立“楼观”,秦始皇在其南筑老子庙,汉武帝在其北建老子祠,唐宗室认老子(李耳)为圣祖.另有白居易的《长恨歌》,李白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岑参的《终南山 草堂作》,韩愈的“云横秦岭家何在”,及至各家笔下的“天下名山”.在艺术方面:楼观台有唐欧阳询的《大唐宗圣观记碑》,宋苏轼的《游楼观台题字》,米芾的《第一山》,元赵孟頫的“上善池”,高文举的两通《道德经》.更有震惊中外文化界,叙述最早传入中国的基督教在唐朝150余年历史的《大秦景教中国流行碑》(国宝级文物,高 279厘米,宽99厘米,唐建中二年景净撰,吕秀岩书并题额.明朝天启三年出土,几度险些被外国人买走,1907年入藏西安碑林)所指的“大秦寺”(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在楼观台西三华里).另有北宋大儒、关学领袖张载隐居之地亦属终南,著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了历代文人的人生使命.

唐代大诗人、文人画鼻祖王维曾隐居终南山,代表诗句“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宋代大文豪苏轼《书摩诘〈蓝关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中描写的意境在此淋漓尽致.北宋山水画大家范宽长期生活于此,观山览水,对景写意,开创了北派山水(雄奇、伟岸)的典范.两幅传世名画都是以终南山蓝本:《溪山行旅图》(绢本水墨,纵206.3cm,横103.3cm,现藏台北故宫)一改常规构图,雄壮浑厚的山峰顶天立地,造成一种撼人心魄的视觉效果.《雪景寒林图》(绢本水墨,纵193.5cm,横160.3cm,现藏天津博物馆)重山壁立,密林莽莽,深谷危径,枯木寒柯,寺观隐映,村舍驻足,布局严整有序,笔墨质朴丰盈,完全神化了终南山的美景.

作为国画家的樊洲当然非常熟悉中国山水画的笔墨和精神.年近不惑时(1992年)作为画院画家参加市委抽调的“下乡”,因此结下隐居之缘.那年春节刚过,送他进山的汽车驶入太乙峪时,冬麓的苍厚之气扑面而来,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艺术创作要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冬季终南,冰封雪映,樊洲近思遐想,意念穿越,心灵和历代大师对话,畅游创作心得.从那开始的六年内,徒步山中传移模写,秦岭72峪,他画了近50个,积累了大量素材,创作了数十幅作品.到了2002年,翠华山景区天池湖畔的终南山艺术创作基地暨“樊洲中国画馆”落成,面积1800平方米,2厅16室,30余米宽的落地窗使展厅内外通透一体,另有众多书籍资料、音乐雅集系统,西安交大、西安美院、陕西教育学院、西安中国画院、陕西国画院都将画馆建立为教学写生基地.画馆除了集中展示樊洲的作品外,海内外艺术家、评论家和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开启了接待友人的隐居生活.

樊洲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廿廿终南樊洲自在山水为适合樊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樊洲作品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