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加工贸易论文范文资料 与贸易成本和中国加工贸易模式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加工贸易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3-26

《贸易成本和中国加工贸易模式》:本文是一篇关于加工贸易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摘 要:中国加工贸易呈现出典型的“三角贸易”(TTP)模式的特点,该模式是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首要原因.在构建一个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提出关于贸易成本影响中国加工贸易模式的两个假设: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出口距离和进口距离的增加均会减少中国加工出口贸易额;和对发达经济体的出口相比,中国对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加工出口贸易对出口距离的变化更敏感,而对进口距离的变化相对更不敏感.基于OLS和HT方法的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这样的假定.

关键词:贸易成本;加工贸易;三角贸易;出口距离;进口距离

Trade Costs and the Pattern of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Analysis

HUANG Shunwu,CHENG Jie

(School of Economics,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Anhui 230009, China)

Abstract:China’s processing trade is characterized by typical “triangular trade pattern”, which is the first cause of its balance of payments disequilibrium. On the basis of constructing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is paper formulates two hypotheses concerning the effect of trade costs on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ceteris paribus, an increase in both export distance and import distance reduces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compared with that of developed economies, China’s processing export trade with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in East Asia is more sensitive to changes in export distance and less to changes in import distance.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OLS and HT approach confirms these hypotheses.

Key words:trade costs; processing trade; triangular trade; export distance; import distance

一、引言

垂直专业化是当今国际生产组织最显著的趋势;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采取加工贸易的形式.由于各种贸易成本的下降,跨国公司不断延伸产业链,将更多的国家纳入国际生产体系;各个国家则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占据国际产业链的相应位置.因而,一件最终产品往往是多国共同生产的结果,成为真正的“国际产品”.

关于垂直专业化国际生产体系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贸易成本在其中的作用.垂直专业化导致商品频繁的跨国流动,因而加工贸易比一般贸易对贸易成本的变化更敏感.Yi(2003)以此解释了贸易成本相对较小的下降如何引起了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1]Rubin (2009)也以此推测,油价的上涨将导致全球加工贸易额的显著下降.[2]Jacks, Meissner和Novy (2009)则将次贷危机期间国际贸易的急速减少归因于贸易成本(如非关税壁垒增加、信贷萎缩等)的上升.[3]

由于有效数据获取的限制,贸易成本对加工贸易影响的经验文献非常少见.一些学者采用替代方法来研究加工贸易模式.第一种方法是借助国际贸易统计代码、解释和数据,根据产品用途来区分中间品和最终品,并以此来区分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Zebregs,2004).[4]但这种方法存在着缺陷:一是根据产品代码来区分产品不够合理,因为许多产品很难被区分为中间品还是最终品;二是即使能够区分开来,也很难弄清楚其是在国内消费还是出口.第二种方法是结合使用投入产出表和国际贸易的数据,按照假定的投入比例计算进口额和增值的比重.但此方法的缺陷在于估计比例的精确性,各行业的进口投入品占比的差异往往较大(Winkler和Milberg ,2009).[5]第三种方法是使用企业层面的数据估计跨国公司母公司和其海外分支机构之间的中间品贸易状况.然而,由于许多公司将其更大部分业务外包给其他公司,因而导致这种估计结果可能有偏(Desai, 2009).[6]在少量的文献中,Hanson, Mataloni和Slaughter (2005) [7]的论文是难得的一篇代表性文献.该文检验了贸易成本在美国跨国公司出口中间品到海外分支机构中的作用,并发现其作用是显著的.

总体来看,尽管在理论上贸易成本对加工贸易具有重要影响,但相关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依然不足.本文将利用一组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提供并经作者整理的数据以克服实证研究的数据缺陷.由于进口的投入品免税并不得用于国内消费品的生产,因而,这组数据比较明确地描述了加工贸易投入品的来源国和最终品的目的国,从而直接将进口投入品和最终出口品联系起来,并为实证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二、中国的加工贸易模式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垂直专业化国际分工模式不断强化.几乎同时,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了利用外资和扩大出口,中国加工贸易模式逐步形成.1994年,加工贸易超过一般贸易在中国贸易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并长期维持这种格局.中国要素禀赋的特点和外资外贸政策使中国深深地融入垂直专业化的国际生产体系,并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加工装配环节).外商直接投资的持续流入和加工贸易额的快速增长是其突出表现.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相比,中国加工贸易模式的特点最为鲜明,呈现出典型的“三角贸易”模式(TTP),即跨国公司将中国作为产品加工和出口平台,以直接投资或外包的形式将相关产业或其部分环节转移到中国,将其他经济体的中间品和零部件出口到中国,在中国加工成最终产品后再出口到欧美等发达经济体.

中国加工贸易的一项重要政策是对加工贸易投入品的进口实行免税政策,即如果进口的原材料和投入品是用于生产出口品的,那么该进口免税或退税.这突出地体现在“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和贴牌生产(OEM)等加工贸易形式中.这一政策在中国各地得到很好的执行,并对中国加工贸易模式的形成和强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①①进口投入品免税意味着在研究贸易成本时可以不考虑关税等税收成本而重点考虑其他成本因素(主要是受贸易距离影响的运输成本),从而大大简化分析.这对于本文的研究非常重要..

加工贸易成本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和投入品进口相关的贸易成本(上游成本),另一部分是和最终产品出口相关的贸易成本(下游成本).贸易成本对中国加工贸易模式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第一,中国的加工出口品严重依赖于外国中间品的进口,产品在国内的增值比例比较小.按照Koopman(2008)的估计,该增值比例约为18%,[8]而中国的一些学者的估计则更低,一般认为该比例小于10%.第二,中间品进口距离远短于最终产品的出口距离.根据Ma和Van Assche (2010)的测算,2008年,中国加工贸易中间进口品的75%来自临近的东亚地区,而来自欧美的不到19%.和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加工贸易最终产品的出口严重依赖于欧美发达市场.2008年,中国加工出口产品的62%流向欧美发达经济体,而流向东亚经济体的只占28%.[9]第三,中国加工区位的空间分布不一致.中国国土辽阔,1995—2008年间的大多数年份中,各省加工贸易的进口距离和出口距离负相关(Ma等, 2009).[10]也就是说,从较近国家进口中间品的加工区位倾向于将最终产品出口到较远的国家,反之亦然.

加工贸易论文参考资料:

加工贸易论文

关于国际贸易的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题目

国际经济和贸易毕业论文选题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选题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

结论:贸易成本和中国加工贸易模式为关于本文可作为加工贸易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不愁销路的小型加工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