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盛装论文范文资料 与穿着盛装进考场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盛装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2-05

《穿着盛装进考场》:本文关于盛装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老牌大学因其传统久远,常常给人以保守的感觉,牛津大学更是如此.一进牛村,古风扑面而来:一排排土的建筑,一扇扇五彩斑斓的花格窗,一座座直指蓝天的教堂,一块块坑坑洼洼的铺路石砖,都显示着它的老资格.而寒风中,草地碧绿,牛羊棋布;清晨时,赛艇疾驰,流水嗖嗖,也是这座古老的大学城恒久不变的步点.大学就是这样一个所在,有些时候有些事它最激进,有些时候有些事它又最保守,保守做到有几分执拗,几分顽固,但也不乏几分可爱、几分可敬.

平日的牛津,高街也好、宽街也罢,总能看到三三两两穿着黑色袍子的牛津学子,这黑袍有点像披风,但又是短袖;有点类似学位服,但好像没有帽子.曾问同事方晶:“牛津学生的校服?”方笑道,“非也,考试袍.”“牛津天天有考试?”“有可能,不同学院不同专业考试时间不太一致.考试袍也不仅仅是考试时穿,参加学院宴会时也要穿的.”方晶补充道.看来也可以叫“就餐服”.严肃认真的黑色,有人叫学袍,似乎更能让人接受.

校园里师生的统一着装自然应是校服.我们的中小学几乎都有校服,但大学有校服则鲜见,所以喜欢简单的孩子刚进大学时还对中学的校服颇为想念,有的干脆继续穿着.大学不穿校服据说是因其鼓励自由、创新,所以没有必要穿做到那么整齐划一.其实服装终究只是服装,它可以标识人的身份,却未必能标识人的思想.但不穿校服并不意味着大学对着装没有要求.记做到上世纪80年代母校南师对学生的着装要求也比较严格,当时“喇叭裤子扫荡灰、小腰褂子四角飞、高跟鞋、披肩发”等等都是赶时髦、不学好、被讽刺的对象.如今国门大开,进出频繁,来华留学者也越来越多,为尊重文化差异,我们对留学生的着装几乎不作要求了.校园里,经常看到一些来自热带国家的同学拖鞋大裤衩能一直坚持到寒风料峭,看了让人不寒而栗,于是对中国学生的要求当然也随之放宽了.

牛津语言中心主任鲍勃介绍说,牛津也曾开展过是否要取缔校服的讨论,也曾想与时俱进,废止陈规,出乎意料的是征求师生意见时,绝大多数牛人还是愿意保留旧制.是故一袭黑袍为牛津学子珍视如许.其实每所大学都有一些自己不愿舍弃的传统,牛津的传统却带有几分贵族色彩.这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亦是在为他们未来晋身上层社会铺路.牛津培养的政要非一般大学所能及.三一学院后面有块很大的草甸,我甚至在那儿看到了麋鹿——这个只有我家乡才有的动物竟然出现在牛村实在叫人不解,一问果然是中国朋友所赠.据说这个学院入秋之后,身穿学袍的学子,还曾仿效古代贵族,在附近的树林打猎射鹿.当然如今这样有悖动物保护法规,不会有人射鹿了,但身着学袍之传统却做到以延续.这学袍算是牛津学生平时的正装了.

吃饭也要着正装,牛人称学院晚餐为“formal dinner”,这是个比较庄严神圣的时刻.各个学院的晚餐都要提前预订、买票,在十几镑到几十镑不等,总体不算便宜.当然,自己学生的票价要便宜不少.在牛津时,不少中国学者为了体验,还做到专门托人预订.这个formal dinner确实比较神圣:饭前要列队,导师也列队先进场,教师领诵拉丁文祈祷语后,大家方可进食.晚餐的纪律很严,据说迟到者会当众挨骂.有些学院有时还有餐前酒,院长餐前要训话.院长或是临时代替院长的人用餐后往往会先行退席,他们会悄悄地从特别通道(各学院不一样)退场,其他人则自便.牛津是缘于教会的大学,晚宴是古老的教会仪式之一,长条桌中间一字排开的几十根白蜡烛,全部点亮时十分壮观.烛光营造的温馨和悦的气氛中,师生同食共饮.所以,牛津的formal dinner就像一次全院师生大聚会,也是学院营造和谐氛围的重要时刻,师生都十分重视,当然做到穿正装.晚宴上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相间入座用餐,这对于一向内敛,善于辩论却未必擅于社交的牛津学子来说无疑是个与人交流的好机会.大家一起用餐,边吃边聊,吞吐优雅、谈吐不俗.不同专业的年轻学子共饮畅谈,难免会碰撞出一些心灵火花,思想的、情感的皆有可能.抛开校服中所蕴含的组织认同、角色自豪感等不说,晚餐的温馨和愉快时光给牛津学袍附着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大学确实需要改革,需要创新,需要与时俱进,但传统也确实需要保存,需要守护,需要传承精髓.可以说革新是为了生存延续,保守却是因为内心执持的某种核心价值和优良传统.

另一个必须穿学袍的场合是考场.考试时学生不仅要穿着学袍而且还需胸前戴花,显做到尤为隆重.每到期末,在牛津街头你总能看到熙熙攘攘的游客中穿梭着行色匆匆的牛津学子,男生都打着白领结,女考生都穿着白衬衫并佩戴黑丝带.他们胸前一律戴着康乃馨:或鲜红或淡粉或洁白,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身披黑袍的牛津学子在街上等巴士、买报纸、踏单车,貌似古代人闯入了当今,很是有趣,不少游人忍不住将镜头对准了他们.

考试戴花是牛津的又一传统.首次看到学生穿着学袍戴着鲜花,以为他们是去参加毕业典礼.麦琪笑道:“他们是去考试,考试当然要戴花.哦,亲爱的凯瑟琳,牛津人自己习以为常的传统被你看到了!”“考试为什么要戴花?”“考试是检阅教学成果的重要时刻,为什么考试不可以戴花呢?”麦琪哈哈大笑.她说这一传统也是牛津学生们乐意保留的.是啊,戴着鲜花,群情振奋,对考试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儿.我们的典礼上不也常常佩戴鲜花吗?比如:婚礼上的新郎新娘,表彰大会上的英雄人物先进典型,重要会议的嘉宾、主角等说不定考试时的装扮也对牛津学子取做到的优异成绩起了作用呢!戴着鲜花去考试,使考试获得了某种仪式意义,心灵可在仪式中内外兼修.仪式着装既是标志也是自尊,既有展示作用,也有勉励和督促作用.身着盛装,不仅让人兴奋,也让参与者自己感受到几分自尊和神圣.如此庄严的时刻,监考就实在多余了.牛津考场没有监考老师,出卷教师会在考试开始时在场一下,目的是为防止卷面有印刷问题,半小时后悄然离开.注意:老师进考场也是要身着正装的.念及我们在考试时,总是将考试纪律强调到了极致,师生关系也被异化成了和小偷,结果还是问题百出,禁不住要反思,原因何在?

牛津也是个等级森严的所在,这也表现在服装上.据说牛津的学生入学时有一次考试,成绩直接决定往后几年你穿什么款式的学袍.还听说学袍有三等:成绩最好的叫Scholars,是有袖兼长身的学袍.成绩稍逊叫Exhibition,是长身的背心学袍.第三种是Commoners,穿普通黑袍.考试成绩达到First(一等)就有资格穿及膝长袍,没达到一等学生的只能穿及腰的学士袍.我在牛津期间,看到的学袍男女款式有别,长短似乎都差不多,或许这一等级制今天已被废除.

为何考试时连服装都这样讲究?批评者会说他们形式化,但拥护者却说学生穿上学袍赴考或出席盛会,就如骑士披挂上阵,腰板要挺起来,因为不能让身上的战袍丢脸,为了争取更尊贵的战袍,每个学生考试都十分认真.那不同颜色的康乃馨则表示考试进行到了不同阶段:假如一次考试持续四天,考生会在第一天戴上白色的康乃馨,第二、第三天则戴粉红色的康乃馨,第四天戴大红色的康乃馨.为何花分三色,有一种解释说这表示随着考试的推进,考生的内心在流血,考生的身体在透支.鲍勃说以前到考试的最后一天牛津最热闹,学生都聚在考场外,用鲜花和欢呼来迎接每一个考完试出来的学生.因为太热闹而经常需出动保安人员来维持秩序.鲍勃说学生们考完试会在夏镇狂欢庆祝一番,放烟花、喝香槟等,他以前也参加过,遗憾我在牛村时未能亲眼目睹.

有人说,牛津如果没有传统,就跟普通大学无甚分别.也可以说,因为有传统才有了牛津.其实,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传统,也都会钟情于自己的传统.所以,老牌大学多少都会有保守的一面,关键是办学者先要想清楚大学该保什么,守什么,不盲目,不盲从,方能做到保有节,守尽责.

盛装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穿着盛装进考场为关于盛装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盛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