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工程硕士招生论文范文资料 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工作中值得问题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工程硕士招生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3-09

《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工作中值得问题》:这是一篇与工程硕士招生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工作是其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我校自1998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2个工程领域、年招生几十人,发展到2013年18个工程领域、年招生587人.数据表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工作从工程领域的增加速度、招生数量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实践证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工矿企业及民营企业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终生教育的一种方式.

目前,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已开始进入规范管理、稳步发展阶段.我们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管理的角度,根据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招生特点,认为以下方面值得思考.

一、考生来源

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报考条件规定,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学士学位后具有3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或者获得国民教育序列本科毕业学历后具有4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学习形式为“在读不离岗”.因此,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工作具有针对性较强这一特征.我校最近5年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录取考生工作单位性质和录取人数统计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近5年来,民营企业录取人数呈现逐步升高趋势,而国有企业、科研设计单位、高等院校录取人数则呈现下降趋势.

图1 2009年-2013年我校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录取情况

1.民营企业报考、录取人数呈现逐年升高趋势

过去一些年里,由于民营企业对人才培养意识较薄弱,许多民营企业经营者只从经济利益出发,认为员工培养是一项不划算的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培养好了的人才,容易另谋高就.有的甚至认为员工的成长和能力的提高是其个人的事情.因此,在职工学历层次提升上漠不关心,甚至采取不支持态度.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企业竞争范围不断延伸,增加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使人力资源持续增值,成为现代社会的共识.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民营企业的年轻员工也从最初只关心温饱问题、经济问题,逐步关心工作以外不断提高的机会,对企业是否能够给他们提供自身价值平台、提高学历层次有了认同感.

2.国有企业报考、录取人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初期,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国有企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有相当数量因年龄关系即将退出工作岗位,当时中青年科技人才严重短缺,各企业的中间力量中层干部中具有硕士学位者凤毛麟角、高学历人才严重缺乏,后备技术力量急需充实和加强.因此,大批国有企业积极寻求和高校联合办班,选送符合工程硕士报考条件的在职员工参加工程硕士学习,统筹安排教学管理事宜.这种培养方式不仅提高了工程硕士的理论水平,而且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上获得了明显效果,为企业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的到来,由于国有企业内部自身建设滞后,人才使用效率不高,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相当比例的技术人才感到学非所用,价值回报的期望达不到预期或存有较大的偏差.而民营、私营、合资、独自企业由于生产发展速度较快,急需高素质、能适应新技术、管理水平高的技术人员,他们出高薪、高待遇,大力吸引这方面的人才.为了实现自身价值,国有企业技术人才中相当部分人选择了充满挑战和竞争机会的三资企业. 另一方面,教育部从2009年起,逐年扩大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招生比例,这些学生毕业后考虑国企工作相对稳定,致使国有企业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得到了相应的补充和缓解.

基于上述情况,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已由企业主动大批培养逐渐转为被动的个人行为.近年来,国有企业工程硕士集体办班形式明显下降,寥寥无几.

二、考生中有学位、无学位报考者的录取分数相差较大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有关文件规定,本科毕业无学士学位者可以报考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但录取时不超过招生学校当年录取人数的10%.因此,无学位考生的劣势反映在录取比例的限制.学校在录取工作中通常把有学位考生和无学位考生区分开,依据考生的考试分数从高到低进行录取.从我校近5年无学位考生当年录取分数线来看,无学位和有学位之间的分数差值最大年份为34分,而有学位考生5年中录取分数线上下相差幅度只有6分,这种情况造成了这部分考生无缘于工程硕士的学习(见表1).

三、报考人数和缺考率

我校自2009年到2013年5年中,考生缺考率呈不确定分布,分别为:13.3%、18.8%、16.6%、13.2%、14.9%(见图2).

分析缺考的主要原因:一是生存压力.由于考生均为在职工作人员,部分考生考试期间正值公务外出,无法控制和调整时间,不得不放弃考试,少数考生由于家庭事务缠身无法参加考试.二是报名方式及考试时间.由于工程硕士考试需两次报名,网上报名后还需进行现场确认,受工作繁忙这一客观条件的限制,使部分考生因工作原因错过了现场报名或考试机会.三是随意性.由于考生对自身学位提升紧迫感不强,甚者认为早一年、晚一年无太大意义.因此,在备考情况不充分的情况下,轻易放弃考试.

鉴于上述不确定性和无规律性因素,使年缺考率和报考人数之间无相关关系.

从表2统计中可以看出,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录取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5岁-35岁,是工程硕士的主体.他们本科毕业后,在工作岗位工作了多年,对自身的职业规划有了明确的定位,对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有明确的认识,他们把实际工作中期待解决的问题带到学校,有针对性的学习,加之目前各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绩效考核、职称晋升、薪级提升等都和在职提高有紧密关系.另一方面,这部分考生大多经过系统、正规教育,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背景,基础知识完善,学习能力强,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看重实现自我、尊重自我的感受,同时具有敏感的市场经济意识,在“先就业后择业”的环境下,舍得在实现自我价值上“投资”,由于毕业时间短,基础知识尚未遗忘,入学考试对他们来讲无太大困难.因此,这些学生成为了目前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的主力军.而这个年龄段以外的考生,有些受到考试难度的限制,有些受到工作年限的限制,错失了攻读工程硕士的机会.

通过以上结果分析,我们发现,我校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工作从无到有,从初期招收的几十人到目前的几百人,已呈现出稳步的发展态势.但和其招生初期情况相比仍然不容乐观.学校应进一步深入企业宣传,积极开拓生源,利用优势学科提升企业的认可度,在重视国有大型企业的同时,不放弃中小企业和其他性质企业.应着重建立一整套完整、有效的培养机制,突出办学特色,保证培养质量,通过行业的口碑、校友资源的影响争取生源.要加大教育投入和硬件配置,紧跟企业发展动态,在课程建设上不断改进,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值”.从国家层面来讲,应简化招生手续,缩短工作年限报考限制,从根本上增强对考生的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流程,灵活报名方式,降低缺考率;提高无学位考生的录取比例,不将或少将他们排斥在外.只有这样,才能使非全日制工程硕士这一培养方式得以更好地后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虞翔,钱增瑾.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管理工作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

工程硕士招生论文参考资料:

软件工程硕士论文

工程硕士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

硕士开题报告

价值工程期刊

给排水科学和工程论文

结论: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工作中值得问题为关于工程硕士招生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2019工程硕士招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