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西川诗学理论论文范文资料 与西川诗学理论对中国新诗贡献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西川诗学理论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1-24

《西川诗学理论对中国新诗贡献》:本论文主要论述了西川诗学理论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西川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也是卓有成效的诗歌理论家,还是获得国际声誉的诗歌翻译家、诗歌活动家.西川的国际视野使他的诗歌理论批评,相较于中国新诗的前辈诗人或同辈诗人,能达到和国际上活跃诗人对话的水平.西川编纂过《海子诗全编》(1997,三联版)、《海子诗全集》(2009,作家版),为海子诗歌传播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无论是西川的诗歌成就、翻译实绩,还是诗歌活动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为中国新诗和世界其他国家诗歌交流做出了贡献.尤其在诗歌理论建设方面,西川是少有的具有当代自觉理论意识的诗人.

一、作为诗人主体

什么样的诗人才能算得上一个好的诗人?西川对于“构成意义”的诗人是这样期待的:“一、他必有创造力(主要指文化推进力);二、他必敏感于语言作为一种艺术;三、他必懂得向无意义处寻找意义;四、他的作品必使我们有再生之感;五、他饱含敌意的固执和他开阔的视野成正比;六、如果他疯狂,他必神秘,否则他的疯狂没有意义;七、如果他反文化,他必以一边缘知识体系反对主流知识体系,否则他的反文化没有意义.”(《鸟瞰世界诗歌一千年》,《大河大拐弯》,368页.)以上七条是对“构成意义的诗人”的界定,实际上包含着对诗人的本质要求,即“创造力”、“敏感于语言”、“向无意义处寻找意义”,也包含着非本质属性的要求,即“再生之感”、“视野”、“神秘”、“反对主流知识体系”.这是对诗人主体的素质要求,西川认为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成为“构成意义的诗人”.西川在此并没有解释“构成意义的诗人”是什么样的诗人.按照西川惯常的诗歌观念,“构成意义”大概是新诗写作史的意义,实际多数诗歌写作者尚未“构成意义”,只是带有自娱自乐性质的乱哄热闹而已,或者说只对自己构成意义.

对生命意义的追问,这是每一位真正意义的诗人无法绕避的一个问题,西川认为,“生命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我们为什么还会谈到意义这个问题呢?是因为我们追问生活的原因或生命的意义,不是说它本来就有,它本来没有.生命就是虚无,从生到死.但是只要我们追问,我们的追问就产生了意义,而诗人就是这个追问者.”(《面对一架摄影机》,《深浅》,260页.)这体现了西川哲学思想中的存在主义意识,从个体的“我”出发,“存在先于本质”,在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之前,是无所谓什么本质而言的.但人的本质又是在人投入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起来的,因此人的意义也不是现成地摆在那儿的.从人的最终归宿来看,人必死的结局也褫夺了生命的意义.但着眼于人的展开过程来看,它又是有意义的:“追问”产生意义,“而诗人就是这个追问者”,也就是说,是诗人的“追问”使意义产生.这里的“追问”是诗人作为人类的“类”的追问,这个“意义”也是诗人作为人类的“类”的“意义”,每一个存在着的诗人个体和作为整体的“类”有所不同,但一并分享着这个“类”的属性特征.

对一个诗人来讲写诗当然是重要的,但西川更看重的是处理关系到自己的灵魂的问题、存在问题,“但是我宁可不做一个诗人,我宁可不做一个好诗人,但是我要处理这些关系到我的灵魂的问题,要处理我的存在问题,所以我宁肯写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不写那些分行、押韵的很“机灵”的小诗什么的.”(《答徐钺问:骆一禾、海子、我自己以及一些更广阔的东西》,《大河大拐弯》,220页.)对那些没能涉及灵魂深度、没有达到存在层面的“小诗”,西川的态度是明确否定的,但凡达到灵魂深度的、存在深度的问题,西川对此种文字的书写是在所不辞的.

在对中国当代诗坛充分观察基础上,西川提出了中国诗人“需要自我现代化”、“需要自我确立”.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诗歌和生活的“对称”,西川认为:“也许诗歌既不应反映生活,也不应漠视生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称而不是反映.”(《抹不去的焦虑》,《大河大拐弯》,83页.)这都对诗歌主体的自我确立提供了很高的标准和实现路径.

二、主张“知识分子写作”以及对“民间写作”的否弃

“知识分子写作”是理解西川诗歌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诗人应该是知识分子”本来是西川在1987年青春诗会上说出来的,也“只是出于对某些诗人的反感”,没想到后来这个概念流传甚广,甚至影响到九十年代的诗歌论争及其后来的诗歌格局.西川最初的“知识分子”自我指认是在对诗人穆旦的阅读中产生的,“我当时大概是暗暗地就把自己归入了这个由穆旦和他的朋友们构成的、发端于1940年代的、现代派的、知识分子的诗歌阵营.”(《穆旦问题》,《大河大拐弯》,84页)在这里西川对“知识分子”还只是一种“气味”上的辨识,西川喜欢这种知识分子的风格,显然这里所说的“知识分子”还并没有后来的特别清晰的内涵.

西川对知识分子的看重,主要是知识分子的“批判性”、“个人自性的坚守”、“独立性”等. 他惊讶地发现:“在知识界,中国正在丧失知识分子,丧失知识分子的批判性,从个人出走,去充当时代获利者的代言人.”(《个我,他我,一切我》,《大河大拐弯》,183页)对这种知识分子的强调和西川早年的“成圣情结”有很大关系,“以前老想成圣,赋予诗歌以神圣性.”(《视野之内》,《深浅》274页)西川对知识分子的敬畏或者对“成圣情结”秉持,使得西川的早期诗歌具有一种理想主义的“崇高性”和宗教般“庄严感”.这也直接影响到他对自己诗歌书写的仪式感,“个人生活还不太直接进入诗歌.那一天我还跟人开玩笑说,谁要从我的诗歌里找到我的传记素材那是妄想.”(《视野之内》,《深浅》275页)

西川的“知识分子写作”从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解决汉语诗歌的紧迫问题,这些问题西川总结为:“(1)千人一面,这意味着创造力不足;(2)蒙昧主义盛行,文化视野狭窄,并为此沾沾自喜;(3)某些人依然沉浸在要命的美文学当中;(4)以笨蛋的低智能冒充天才,而且奇怪的是还有不少人为这种低智能拍手叫好;(5)错把写作当成是闹事,谁的动静大就跟着谁跑,一哄而上地、毫无根据地骂骂咧咧;(6)一些闹出点小名堂的人东西写得太烂.”(《答谭克修》,《深浅》303页)在西川看来,这些问题和诗人的知识分子化不充分有很大关系.

西川诗学理论论文参考资料:

军事理论论文摘要

翻译理论和实践论文

文学理论论文

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

理论月刊

军事理论论文2000

结论:西川诗学理论对中国新诗贡献为适合不知如何写西川诗学理论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诗学理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