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鸭绿江论文范文资料 与我在鸭绿江快乐时光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鸭绿江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1-12

《我在鸭绿江快乐时光》:这篇鸭绿江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翻看刚到《鸭绿江》做编辑时的旧照片,我发现自己的表情基本上分为两种:一是矜持微笑,二是开怀大笑.这两种笑容,也许都在印证我那个时期的心情:开心、快乐.那时我二十出头,刚离开大学校园,对一切都感觉新鲜.《鸭绿江》是四十岁的壮年,刊物红火,同时在办函授中心、《文学大观》,正是好时候.鸭绿江杂志社旗下的《鸭绿江》《文学大观》发行量大,影响也大,函授学员遍布大江南北,一大批文学爱好者被培养成了作家.我外出约稿,经常有作者自报家门说自己是某年的学员,辅导老师是谁,对办了文学函授的《鸭绿江》敬意满满.文学有影响力、刊物红火,是我那时心情快乐的重要原因吧?现在回想,帅府时期的办公条件其实倒很差的,那么多编辑拥挤在一间大办公室里看稿、改稿、校对,桌椅破旧,墙壁灰土土,卫生条件着实不敢恭维.我从北京刚到沈阳,无房可居,作家协会没有宿舍,所以灰土土的办公室里就放了我一张单人床.那个时候,除了我这样的单身,帅府楼里还住着一些走五七回来的老同志及其家属,晚上也很热闹.帅府白天办公,文学氛围浓郁,到了傍晚,烟火气开始缭绕,楼道里充斥着饭香菜香.所谓艺高人胆大,刚开始独立厨事的我,同样在楼道里摆上液化气罐、锅碗家什,除了满足自己的胃口之需,也请过文学同道一起吃吃喝喝、神侃文学,日子过得很是快活.那时候大家工资都少,在谁家里吃饭是常态,不像后来都去外面下馆子,现在能去个谁家吃饭,反倒是奢侈中的奢侈了.

故事很多的帅府老楼里,一直有着闹鬼的传说,传得有鼻子有眼儿,夜深人静,让人难免忐忑.但那时我胆子挺大,并不觉得害怕,也没觉得楼里办公、住宿条件有多差.也许因为年轻时无知无畏、人能吃苦吧.又或许,跟年轻时人有梦想有关——梦能让人对现实产生错觉,梦在远方,梦中人看不见身边的暗黑.

诗人王小妮写过一首诗,大意是:三十岁以前认识的朋友,足够我享受一生.记住了她的诗句,因为我发现自己至今仍在交往的朋友,确实很多是我三十岁以前做《鸭绿江》小说编辑时结识的.有当年一个屋檐下办公的同事,也有书信、稿件往来的作者,或者当年的编辑同行.白云苍狗,世事变迁,帅府时期认识的那些朋友,并不因为时光流逝而感情变淡.可能很多年没见过面,甚至没有音信、联系,但只要再次相逢,往事、旧情并不如烟.

我想,这一切,并不仅仅因为那时我自己年轻,还因为文学.没错,文学.1980年代,那是文学的美好时代,很多学习成绩好的考生报考中文系,只因为文学梦、作家梦.我的大学同学,有好几个是当地省份的文科状元,市级的状元更多.1980年代,陆续调入《鸭绿江》的年轻编辑,有像我这样怀揣文学梦、作家梦,大学毕业直接来报到的;也有人本来在别的单位有很好的工作岗位,因为文学的缘故,辗转调入编辑部.那时候的编辑部可以用人才济济来形容,当年的编辑同事,很多人在做编辑的同时也在坚持写作,在写作的道路上渐有成就乃至名声大显.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文学的诱惑,文学在文艺青年心目中永远的神圣,成为维系我们多年友谊的纽带.

多年之后,重新翻看帅府时期的旧照片,我惊讶自己曾经那么年轻,面庞清秀,黑发还算丰厚.尤其有帅府作为背景的缘故,沧桑中的稚嫩,让我自己都嫉妒.也是多年之后,我几次陪外地来的朋友重游帅府,向他们介绍帅府沧桑历史的同时,给他们讲当年的《鸭绿江》编辑部在哪个房间,我自己住过哪个房间.看着整饬一新的帅府,心中难免有物是人非的感慨,仿佛我们办公时破旧的帅府是真实的,重新修整过的反而假了,不敢认识了.

我在《鸭绿江》的时光是快乐的.年轻岁月给了《鸭绿江》,至今无悔.在《鸭绿江》做编辑的经历,可以说是我一生的财富.做编辑的基本功,一直在帮助我磨砺自己的小说写作.故事怎么结构,语言怎么打磨,素材怎么处理更合理,我对着那些准备发表或者永远不可能发表出来的手写稿件慢慢琢磨、细细体会,在编辑别人的稿件时,想着如果是自己动手,会怎样写得更好.在大学课堂上读文学史课时,我接触的是名著;作为读者阅读小说时,我看到的是完整的文学作品;而当我给业余作者写退稿信时,我知道了不成功的作品、没完成的作品是什么样子的.我对文学、对小说的认识,从此有了一条相对完整的链条,让我渐渐知道自己写作的差距在哪里,努力目标是什么.

我在《鸭绿江》时的快乐事情,还包括可以经常出差.当编辑要组稿子,要找作家,作家们居住在天南海北,那时候通讯不发达,一般人家里很少有电话,光靠书信往来显然不够,加上当时刊物发行量大,刊物经费充裕,年纪大些的编辑有些不愿意出差,像我这种刚毕业、对出差充满了新鲜感的年轻编辑,就得以经常出门.没有动车、高铁,卧铺票也不是总能买到,但这些难不住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只要能出差,哪怕坐硬座,或者就是去一趟苏家屯,那也不错!如果去的地方恰巧是没去过的,还有美丽的风景,那简直更美了.年轻,初生牛犊,多大名气的作家都敢去上门约稿,有时候连电话都不打,直接登门,作家们对这种傻大胆儿的编辑也不反感,即便手头暂时没有现成的稿子,通常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寄来一篇.也是因为年轻,有时候可能就没了深浅,多大作家的稿子都敢动手,谈稿时不知道委婉含蓄,删改起稿子嘁里咔喳.“稿子是改出来的”没错,前提得是越改越好才行啊,我编改过的稿子,就一定比人家原来的好吗?毁没毁过好稿子、好标题、好段落、好句子?需要反思啊.

少年不知愁滋味.我在《鸭绿江》时的快乐时光,也必须包括每年都要去参加的改稿笔会.笔会基本在海边.去过兴城海边,更经常的是在大连的金石滩、凉水湾.偶尔全国范围内请作家,张贤亮、叶楠、何立伟来过.省内中青年作家笔会最经常,每年都有.不像后来以玩和会友为主,那时候的笔会经常一开十天半拉月,在笔会上认真写稿、谈稿、改稿,争论、分歧是常态.笔会真出作品.年轻编辑只负责跟作者联络、看稿、谈稿,不知道后勤保障的艰辛,不操心如何筹措经费,在沐浴海水、阳光的同时就把工作做了,当然必须快乐.1980年代,文学刊物发行量都不小,谁会预知刊物后来的萎缩、拮据?谁会预知当年纷纷调入的编辑同行们会陆续离去?

2015年,期刊协会为纪念中国期刊二百年,在全国评选从业三十年老编辑,平生第一次拿到一枚跟职业有关、可以挂在脖子上的纪念奖章.填写表格的时候,我把自己编辑生涯的开始写上了《鸭绿江》杂志,我知道,虽然我已经离开了她,但她曾经是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岁月可以流逝,人的经历却无法改变,不能忘记,也不应该忘记.

一晃儿,《鸭绿江》七十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刊物亦是.进入全媒体时代,传统纸媒停刊的消息多有传来,而《鸭绿江》还在坚持,不容易.祝福《鸭绿江》,源远流长,明天更好!

鸭绿江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我在鸭绿江快乐时光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鸭绿江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丹东有什么好玩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