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农民工论文范文资料 与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执行的困境分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农民工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3-24

《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执行的困境分析》:本论文为您写农民工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摘 要:异地高考政策和地方具体方案的出台给农民工随迁子女实现就地升学带来希望,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又面临着各种困境.为此,分析该政策执行困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地方政府自身利益追求的片面性、异地高考政策本身存在不足和这项政策的复杂性,以此提出要确立异地高考政策目标的优先顺序,合理地调整与地方政府的责任分配,还要加强农民工的话语权,从而确保异地高考政策能够顺利执行.

关键词:异地高考政策;农民工;政策执行;困境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7-102 -03

在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之后,广大进城务工人员翘首以盼的《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终于在2012年8月公之于众,该意见明确要求各个地方制定出具体的有关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的方案细则.在各个地方陆续出台异地高考政策之后,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保障,其政策效果并没有达到社会的预期.根据10个省份数据显示,2013年报考“异地高考”的考生只有4700人左右,虽然第二年在数量上有所增多,有5.6万人报考异地高考,然而相比较于939万人的高考报考总人数来说,所占的比例还是非常小.另外,根据上海市2010-2014年期间高考报名数据显示,报考总人数日趋下滑.由此能够判断出,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其政策执行陷入了困境.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执行的困境

(一)政策执行偏离首要原则

《随迁子女升学工作意见》中指明提出了异地高考政策要坚持的三项基本原则:第一是保障农民工子女在迁入地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以及升学权,第二是推动人口适当流动,第三则是从全局性出发,兼顾该政策目标群体的高考需求与迁入地教育资源的承载力.所以站在教育公平和教育政策公正性的角度上看,地方政府在执行异地高考政策时应将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公平受教育权以及升学权放在首要地位.但是地方政府在执行该政策时,将其原则进行重新排列,因此很难保证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公平升学权利摆在第一位.例如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大城市在设置异地高考准入条件以及居民证管理政策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城市的承载能力以及人口的合理流动,而并非是农民工子女的公平升学权,所以这两个城市制定异地高考具体方案的前提就是控制人口规模.这两个地区的异地高考准入条件都体现出明显的“纳优排劣”思想,而并不是弱势群体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公平升学权利.

(二)政策目标群体不明确

异地高考政策的目标群体包括了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以及非本地户籍的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的随迁子女.然而教育部制定的异地高考政策并未对其目标群体作出具体的界定划分,大部分地方政府制定的异地高考方案并没有明确界定目标人群,仅仅用“随迁子女”表示,而这些政策执行者对此随迁子女的界定划分标准也不一定认同,所以有些地方就利用这含糊不清的群体范围设置高考门槛,将最需要关注的农民工群体排除在外,直接影响了政策执行效果.

比如人口流动集中的上海市,它的方案比較有特色的是必须要累计到一定的积分,跟居住证结合起来作为随迁子女在上海参加高考的准入条件,可对于那些没有教育背景的外来农民工要达到规定的积分还是很难的,因为《积分办法》中适用于他们的基础指标和加分指标都很少,并且也没有其他的得分项目适用于那些普通农民工了,对于他们来说120分的积分标准就是难以跨越的“门槛”.但是,对于那些拥有高学历、专业技术以及稳定的高收入外来务工人员来说,获得的加分项目比较多,相对比较容易达到积分标准.因此可以看出,在上海市异地高考政策的受益人群是那些高学历、高收入以及高纳税的社会优势群体的子女,而并非是占外来人口较大比例的弱势群体农民工的子女.

(三)政策执行考虑不周

地方在制定具体的异地高考方案内容时,很少省市提出创新性的内容,只有贵州省明确提出了如何处理异地高考中个人和组织的违规行为,如何追究其责任,并列举了一系列的违规行为.就是因为大部分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没有把违规行为考虑进去,特别是对违规行为未作责任追究,给下一级的政府不作为找到了借口.在《随迁子女升学工作意见》中,不仅要求了各地方政府制定设置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的准入条件,还要求了流入地要与流出地通力合作,为那些未满足条件而不能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农民随迁工子女提供相应的借考服务.即使借考这个方案并不是该政策的本意,但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异地高考问题.在各地的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方案之中,部分省份同意农民工随迁子女借考回其户籍省录取,但是没有哪个省份对借考该如何操作、该如何计算外省借考随迁子女回本省考试的分数作出具体的规定.由此可见,地方政府仅仅考虑了本省的异地高考方案,并没有将其他省份异地高考方案对本省在执行异地高考政策的影响考虑进去.

二、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执行困境的影响因素

(一)地方政府自身利益追求的片面性

教育部等相关部门代表政府制定异地高考政策的基本要求,地方的各省、市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适合本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地方政府部门在很多相关事务上拥有较大的自主决策权,为地方保护主义和追求本地区利益最大化创造了条件,这就影响到对该项政策的执行效果.地方政府作为一个利益主体,首先会从自身的需求和当地的发展需求出发,再决定该如何执行该政策才能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方面,地方政府维护当地居民的社会利益影响了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的开放程度,由于地方政府代表和维护的是地方居民的利益,民意就是地方政府必须关注的内容.因此,不管户籍学生及其家长所维护的利益是否合理,当地政府都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于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西部地区,为了保障其本身就不多的高等教育资源,当地政府设置的准入条件就要起到抑制高考移民的作用,然而设置的标准太高也容易使农民工子女考生资格条件认证变得更加困难.

农民工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执行的困境分析为大学硕士与本科农民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农民工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