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读懂中国论文范文资料 与读懂中国经济过去和未来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读懂中国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1-28

《读懂中国经济过去和未来》:本文关于读懂中国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用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来看增长:短期是刺激政策,它直接影响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中期是结构性改革,它影响供给侧,影响市场效率;长期是创新,它改变生产方式.

中国经济的过去

我这里说的“过去”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的37年.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经济的起点非常低,是封闭的计划经济,经济结构严重扭曲.30多年来,中国从低收入迈入中等收入,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有类似变化的国家和地区在中国之前也有,比如东亚的若干经济体.但是,由于中国是人口大国,所以中国的变化对整个世界的影响是之前这些国家和地区完全不可比的.

1981年我离开清华出国,当时中国的GDP是美国的6%.2015年,也就是34年之后,中国的GDP已经是美国的60%.和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相比,从6%到60%,对世界经济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变化.虽然中国经济总量现在只占全球13%,但是在全球的经济增长部分中中国占到30%左右,这更说明中国的增长问题现在是全球的增长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经济学家们有很多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是我提出的问题是:究竟哪些因素是改革开放前后最大的不同?在我看来,从经济学原理看,有两类原因:一类叫作“开放”,一类叫作“放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抱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 十年代,我们就非常积极地推动国际化、全球化,表现在要积极“入关”、“入世”.那时候是发达国家积极推动全球化,而发展中国家普遍比较抵制全球化,而中国是唯一的例外,原因是之前中国深受封闭之害.

首先,开放改变了激励.中国开放后首先发现的是周边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和我们有类似的文化,类似的历史,但发展得这么快.这样的潜在竞争压力,改变了所有人的激励;第二,开放改变了市场的边界.初期的来料加工,后来的加入世贸组织,都扩大了市场的边界;第三,开放改变了生产方式.这点对中国特别重要,因為我们有两个特点,是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完全具备的.一是我们的赚钱动机特别强,二是我们的学习能力特别强.什么东西别让我们看见,一旦看见,我们一定能做得比别人都要快,还要便宜还要好.

而放开是指国内改革,有两个基本要素,第一是把激励搞对,第二是让市场起作用.这也是和改革前相比的最大不同.当然改革前后也有很多相同的部分,但是我更关心区别.

把激励搞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农村改革.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一个最清晰、最简单的社会实验.在几年的时间内,同样的土地,同样的人,粮食产量大增.这里面有两个激励:

一个是价格激励.大家可能不一定知道,当时国家把农产品价格提高了,现在容易忽视这个原因,但是不要忽视价格激励.第二是制度激励,就是家庭联产承包制,即“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作为“剩余索取者”带来的激励.

另一个激励的例子是区域间竞争带来的激励.虽然有争议,但是仍然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中国非常重要的特色.这在小国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小国只有国际竞争.只有在大国里面才有众多地区,有地区之间的竞争.在中国,区域间竞争突出体现在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就产生了发展地区经济的激励.

放开,让市场起作用.我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讨论短缺的原因,答案是生产太少了.学习了经济学原理之后,我们就知道短缺的第一原因是价格控制.当你放开价格之后,短缺就消失了.反过来,当价格被限制上涨的时候,就一定会出现短缺.市场分为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总的来说,我国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放开先于资本市场.在资本市场,过去几年的重大进展是利率市场化,它消除了一个重大的价格扭曲.但是,资本市场的放开不仅是利率的市场化,还取决于一系列监管制度.在这方面,发挥市场在资本配置方面的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经济的未来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最明显的标志是增速下降,2016年降至6.7%.关于中国潜在增长率的争论有很多细节,经济学者观点不一致,中间相差1~3个百分点.我不对这中间的差别做解释,而是想就经济学原理,谈大家共同具有的不少共识.

这个共识就是资源的稀缺性和报酬递减的一般规律.由此推出,一个国家的潜在增长率和该国的人均GDP水平呈负相关关系.所有的国家都一样,没有例外.正是因为穷国的潜在增长率高于富国,所以就会出现追赶效应.如果我们把人均GDP的水平分为低收入、低中等收入、中等收入、高中等收入、高收入,就可以大致对应潜在增长率为高增长、中高增长、中增长、低中增长、低增长.当然这是潜在的增长率,并不意味着一定可以实现,实现是需要条件的,比如改革开放就是重要条件,和平环境也是重要条件.

不过,从这里我们马上就可以推导出,拿中国的增长率和美国的增长率去比较毫无意义,因为不是在同一个发展阶段.同样,拿今天中国的增长率和今天印度的增长率去比较,意义也不大,因为印度的人均GDP相当于20年前的中国,即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类似的,拿今天中国的增长率和20年前中国的增长率比较也没有什么意义.

2015年中国的人均GDP为8000美元,是美国的1/7.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PPP),中国的人均GDP是美国的1/4.但是,无论是用汇率衡量,还是用PPP衡量,中国在今天的人均GDP仍然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说中国是中等收入国家,是恰如其分的.这也说明,中国的潜在增长率,虽然不如印度了,但是比发达国家要高得多.

这背后的原因是报酬递减规律,是资源的稀缺性.人口结构是明显的因素,劳动力是一个稀缺资源.中国从2011年起劳动力占人口比例开始下降,从2012年开始劳动力绝对数开始下降.所以,仅仅看人均收入和美国的差距还不够,还得看其他资源的限制,比如人口结构就是一个重要的限制.中国今天和日本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口结构是不同的.这从可观察到的数据,比如工资水平增长上,就可以看到.

读懂中国论文参考资料:

中国近代史论文3000字

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社

中国社会科学期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结论:读懂中国经济过去和未来为适合读懂中国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读懂中国系列丛书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