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血吸虫病论文范文资料 与20世纪50—80年代鄱阳湖区血吸虫病防治成就历史考察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血吸虫病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2-02

《20世纪50—80年代鄱阳湖区血吸虫病防治成就历史考察》: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血吸虫病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摘 要]曾为血吸虫病肆虐的鄱阳湖区,20世纪50至80年代,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湖区民众积极参和下,血防工作上做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广大疫区干部、民众从源头着手,积极消灭钉螺,治疗病人病畜等.经过30年的努力,血吸虫病患者得到及时治疗,传染源得到有效控制,湖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民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关键词]血吸虫病;血防;鄱阳湖区;成效

[中图分类号]R5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4)05-0106-06

鄱阳湖区曾经深受血吸虫病的困扰,血吸虫病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鄱阳湖区环境及民众的健康和生活水平.20世纪50到80年代鄱阳湖区血吸虫病防治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拟对此进行考察,呈管窥之见.

一、疫区环境的改善

(一)开展“两管”工作,控制传染源

有人曾提出,“考察作为寄生虫病之一的血吸虫病在江西的传染扩散,除了自然地理上的客观环境因素外,农业生产操作习俗也是重要诱因.”①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影响着血吸虫病传染的习俗主要是广大农民将人畜粪便作为有机肥料直接施入田地中.

20世纪50到80年代,鄱阳湖区的农民基本沿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和水的接触不可避免.农村用水不讲究,洗衣服、洗菜、洗粪桶等几乎不分塘,造成交叉感染.因此,疫区为了防止虫卵的扩散,开展了“两管”工作,即:管粪便、管饮用水.20时间50年代余干县建立粪窖定期贮存的管理制度,禁止带虫卵的新鲜粪便下田.对重疫区原有228口水井进行了清理和改造,废除了一些污染严重的土井、水井和污水沟,新建水井1670口.沿河规定上游洗食品,下游洗衣服.建立安全带48处,使疫区居民基本做到能吃井水和饮用安全水,从而大大减少了新的感染.②1956年,永修县在吴城荷溪乡进行了“两管”工作试点,废除了旧厕所286个,共新建厕所16个,维修旧水井12口.全乡做到厕所公共化,粪便封存无害化,饮水水井化,用水分塘化,成为当年江西全省两管工作典型,并在《健康报》作了经验介绍.③

为了加强防护工作,进贤县则坚持“三便”、“两远”(即上厕所便、倒马桶便、粪出窖便,厕所离水源远、离厨房远)的原则搞好粪便管理工作.据记载,1956年至1957年,全县疫区改造了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厕所1178个,拆除私人厕所2328个,新建厕所6359个.④同时,进贤县还加强疫区水上粪便管理.在1957年至1959年,在该县三阳航运组进行试点工作,要求船民在船上生活必须携带有底马桶,靠岸时,将粪便倒入厕所.这样一来使得粪便得到了有效管理,防止了粪便污染水源,从一定程度上隔断了血吸虫卵的传播.进贤县加强对疫区水的管理工作也取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血防部门主要完成了两件事:一是要求疫区民众分塘用水;二是提倡饮用井水.为了完成这两项工作,血防干部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破除了民众不敢挖井,不敢喝井水的迷信思想,使疫区民众自觉地开挖水井,改用井水,不再使用疫水,从而大大减少了感染血吸虫病的机会.

(二)积极查灭钉螺,阻断传播途径

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查灭钉螺是消灭血吸虫病这条链子上关键的一环,破坏了这一环,民众受感染的途径也就被阻断.20世纪50至80年代,鄱阳湖区各县通过采取围垦开荒、堵汊筑坝、浅水药杀、土埋灭螺、铲草烧草等,以及加强粪便和水源管理等方法,使得钉螺面积大大减少,钉螺的阳性率明显下降.这些措施很使得虫卵无法通过中间宿主这一环节变成尾蚴,切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湖区灭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进贤县采用药杀、高围、机耕以及其他一些方法,在1956年至1966年的灭螺面积达到2722483亩,1967年到1980年,灭螺工作从未间断,灭螺面积不断扩大,有螺面积逐步缩小.到1980年止,全县钉螺密度从1970年平均每平方市尺17只下降至0.9只.钉螺的密度已经大大降低,消灭钉螺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九江县查螺、灭螺两项工作齐头并进.从1956年开始,每一年都进行大规模的查螺,对查出的有螺面积进行反复灭螺.到1977年至1985年,在大面积查螺的基础上已经连续9年没有再发现新的有螺面积,存在的少量有螺面积也在反复灭螺中被完全消灭.据统计,自1956年到1980年,从点到面扫除历史有螺面积,全县共投入灭螺劳动工4149732个,反复灭螺面积747533.58亩,实际灭螺93992.72亩.①查螺灭螺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大大地减少了有螺面积.

除进贤、九江二县之外,湖区其他县的查螺灭螺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都昌县全县25个疫区公社(场),至1979年有22个公社(场)基本消灭钉螺.钉螺密度由1958年的每平方尺平均3.58只下降到1980年的平均0.09只;钉螺阳性率由1958年的2.07%下降为0.38%.②1955年至1979年,星子县先后发动民众灭螺面积达121101亩,滨湖区已基本消灭钉螺,有螺面积由原152374亩压缩至31273亩.③1977年,湖口县基本消灭血吸虫病,钉螺面积缩小99.1%;病人已全部得到治疗;粪检阳性率降到2.4%.④1988年,德安县95%以上的有螺区域环境得到了改造.⑤

二、血吸虫病得到控制

(一)血吸虫病患者得到有效医治

新中国成立后,血防工作得到 的高度重视,给血吸虫病人带来了福音.鄱阳湖区血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血吸虫病患者的查病治病工作,用科学的手段还血吸虫病人健康的身体,使民众消除了迷信看法.为了使广大民众能够看得起病、安心看病,各县纷纷对血吸虫病实施免费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还可以安排相对轻便的工作,记一定的工分.这使得民众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加快了血防工作的进程.

20世纪50至80年代,余干县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检查:1956年检查15.7万人次,发现血吸虫病4531例,晚期病人352例,占病例总数的7.8%;1958年,检查14.6万人次,发现血吸虫病人1.8万例,其中晚期病人148例;1970年检查15.6万人次,发现血吸虫病人1.3万例,其中晚期197例.新建县在1956年至1984年累计治疗血吸虫病人111371人次,平均每个病人治疗2.9次,治愈31331人.原来血吸虫病流行的20个乡中,有西山、生米、长堎、七里岗、石岗等乡镇已基本消灭血吸虫病,联圩乡的病人阳性率也从1972年的15%下降到1979年的0.5%.⑥

血吸虫病论文参考资料:

临床肝胆病杂志

国际消化病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实用肝脏病杂志

结论:20世纪50—80年代鄱阳湖区血吸虫病防治成就历史考察为关于血吸虫病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怎样判断得了吸血虫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