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舆情论文范文资料 与新媒体环境下负面舆情发生逻辑应略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舆情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3-15

《新媒体环境下负面舆情发生逻辑应略》:此文是一篇舆情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 要 随着网络负面舆*件的频发多发,增强网络负面舆情的应对能力已成为党和政府面临的紧迫任务.本研究通过梳理网络负面舆情的发生逻辑,提出催生负面舆情的根源在于社会怨恨情绪的发泄,具有符号象征和想象空间的网络事件则成为网民发泄社会怨恨心理的载体,从而导致了网络负面舆情普遍具有“去客观化”和“非理性化”的特征.并针对网络负面舆情的发生特点给出了应对的建议.

关键词 网络 负面舆情 应对策略

作者简介:李璐,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2.070

新媒体构建的舆论空间已成为中国当下公共舆论的主阵地.近年来网络负面舆*件呈频发多发、逐年递增的态势,政府单纯被动地以危机管理和舆情监控方式进行应对,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加强网络治理和热点舆情应对能力,成为党和政府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网络负面舆情发生的现状

一是网民普遍热衷于关注负面舆情.据近年发布的一份亚太各国网民行为习惯调查显示,中国网民发表负面评论的意愿超过正面评论,为62%,而全球网民这一比例仅为41%.从近几年国内舆情信息的倾向性来看,中国网民关注负面信息的倾向呈整体增长态势.在网民关注的热点事件中,负面信息甚至占到总体信息的七成以上.

二是网络舆情热点“关键词”多以负面为主.从近年网络热点事件关键词的词频可以看出,热点事件主要关涉对像均与权力象征联系紧密,如“官员”、“*(警方)”、“局长”、“领导”、“*”、“公务员”等群体.而描述事件主体的关键词如“最牛”、“*”、“豪车”、“天价”、“艳照”、“嚣张”、“视频”等,以及描述事件行为关键词如“事故”、“死亡(死)”、“自杀”、“拆迁”、“跳楼”等,又多具负面含义.

三是从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发生比例看,“官民冲突”、“贫富冲突”一直居前.如涉及政府公共治理能力的“公共安全等民生领域”事件(包括食品安全事件、环境安全事件等)、“官员违法乱纪等行为”、“政府行为不当”、“官员等不当言论”、“社会公平、贫富分化事件”所占比例的总和,从2009年至今,均超过了网络事件总数的一半以上.

二、网络负面舆情的发生逻辑

首先,社会怨恨是催生负面舆*件的内在动力.舍克、西美尔、舍勒等社会学家都曾把社会怨恨与现代性问题联系起来,认为其是现代资本主义类型的人类处世态度的情感根源,反映了现代社会情境中施害者与受害者持续共存的独特社会关系.因此,怨恨感并非个体性、偶然性的情绪心理现象,而是具有普遍性、稳定性的社会化心理结构.在当前中国,社会怨恨因为社会转型的阶段特点及独特的文化结构而得到进一步强化.长期以来重功利性的市场价值导向,使“做官”、“发财”成为人们在世俗生活中评价成功和存在价值的标准.一方面民众迫切渴望“平等”地获得“富贵”的资格,另一方面又在遭遇竞争失败后极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和向外追责或报复的意识.为了消除这种失落又无力改变现状的生存性紧张,大多数人会倾向于向外寻找理由,即将不成功的原因归咎于规则不公平或以强欺弱的逻辑上,从而产生了对社会规则、权威以及精英群体的排斥感与怨恨情绪.一旦出现涉及权力部门或者精英群体的网络事件,往往就会成为网民宣泄怨恨情绪的出口.

其次,具有符号象征和想象空间的标签性事件成为舒发怨恨心理的载体.一般来说,能够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事件需要具备两个要素.一是存在一个二元对立冲突的叙事结构,最好具有新奇性和隐喻性,能够满足民众巨大的想象空间.二是事件主体能够被标签化或具有符号象征性,以符合民众特定的价值判断.一个网络事件如果缺乏这些既定的符号想象,人们的紧张情绪就不能在批判、责骂中获得宣泄,在信息筛选中也容易被刻意忽略与回避,从而一开始便无法进入公众的视野.而如果事件的演进符合人们的想象逻辑,那么不管事件的真假,人们首先会选择相信,然后以此作为例证强化内心已固有的符号象征意义.在这个符号建构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中,例如谣言、极端言论,非理性声音、贴标签行为,都是“怨恨”心态经由网络事件所释放出来的结果.

再次,符号建构是网络负面舆*件形成的关键,公众在事件“围观”或参与事件中借助符号“再生产”机制实现了情绪的释放,同时也导致了事件演进的“去客观化”和“非理性化”.所有舆情热点事件本身,其实都是民众内在认知符号的投射和映照.一个事件的发生,无论是主体的行为模式还是事件的冲突走向,往往并不完全与本身客观事实相关联,而更多是沿着网民心中已有固定想象和符号逻辑自行演进.人们在“网络围观”中对各种群体进行批判、质疑、恶搞、嘲讽、同情,表面上表达的是对公平正义的呼吁,实质上是对其所代表符号意义进行隐喻式的否定或认同,并且通过这种否定或认同完成怨恨心态心理能量的释放.

三、当前应对网络负面舆情热点事件的认知误区

一是将“舆情”视为民意,模糊了事件处理的着眼点和优先次序.由于人們习惯从民意和舆论的角度理解舆*件,政府应对的重点主要是事件本身的舆论压力,从而倾向于就事件谈事件,而忽略了事件背后的社会心态结构.事实上,对于已存在固有认知、“成见很深”的民众来说,问题的关键主要不在事实的“客观”与否,而更多是在于情感心理的自我发泄.在这种情景下,政府(尤其是作为当事方)主动且高姿态地介入事件,一味解释或为求一时之安而屈从“民意”,其结果往往只会“越描越黑”甚至弄巧成拙,徒然加重民众心理的抵触和怀疑.

二是将各种网络舆论乱象归结为网民素质问题,忽略了社会心态的现实疏导.依据“怨恨心态”的符号构建逻辑,网民一系列“情绪化”、“非理性”举动的背后,都有一套“理性”的思维逻辑,即通过对事件本身的符号建构或再解释,以实现心理的再平衡.因此,应对网络负面舆情的政策着眼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育网民,而是应深究潜藏在宏观社会背景中的非理性情绪根源,找寻疏导和缓解社会怨气的可操作性策略.

舆情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新媒体环境下负面舆情发生逻辑应略为大学硕士与本科舆情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舆情处置的黄金法则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