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阻抗论文范文资料 与心理辅导课中心理阻抗表征原因分析和应对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阻抗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3-04

《心理辅导课中心理阻抗表征原因分析和应对》:本论文主要论述了阻抗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心理健康辅导课强调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重视学生的发言和分享.但在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课上,学生的心理阻抗是客观存在的,甚至可以说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和环节.虽然阻抗并不意味着,心理辅导课的失败,但它对心理辅导课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会阻碍心理辅导课的顺利进行,我们不加以重视、积极应对将会影响着心理辅导课预期目标的达成.

一、中小学心理辅导课中学生心理阻抗的表征

心理阻抗是心理辅导的伴生现象,是学生一种内隐或外显的对抗行为.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心理辅导课堂上,学生对心理阻抗的识别主要依靠辅导教师的观察.

有的阻抗十分明显,我们称为显性阻抗.这类阻抗老师易识别,如学生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出 、起哄、不配合或沉默、不满、拒绝、敌对、心不在焉、不积极参和等现象都是心理阻抗.

另一类阻抗带有一定的隐藏性.这种隐藏性的心理阻抗,在心理辅导课上常常被心理老师忽视.其表现形式有:对个体内心的探索流于浅层表面,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心理层面;打岔转移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力;对无关的内容过分关注,交流一些毫无价值的内容等等.只有对课堂上学生隐性心理阻抗正确识别,心理辅导课才会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在心里辅导课中学生产生阻抗的原因分析以及应对策略

1. 源于学生因素的阻抗.

(1)源于学生个体的自身观念、性格.性格阻抗是一种深层次的阻抗,主要是由于孩子不良的成长环境导致,如独生子女的溺爱,留守儿童无人监管、父母离异等形成的狭隘、孤僻、懦弱等不良性格,导致在课堂上产生的心理阻抗.还有中学生青春期的心理阻抗.他们个性恣意,但身心发展并不成熟,为了表现自己的和众不同,否定权威或标新立异以求得心理上的自我肯定和满足,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会在课堂上的起哄、对抗,扰乱课堂秩序等.处理这一类阻抗心理教师要把尊重、关心、爱护学生放在首位,宜 勿急躁,宜私下忌公开,多鼓励少指责.运用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巧妙的化解,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或媒介进行疏导.

(2)对心理健康辅导课的态度.心理健康辅导课在我国起步比较晚、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学生对其的缺乏正确的认识,学生认为心理健康课是聊天课、活动课、放松课.对这种原因导致的阻抗,我们首先要转变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思想认识,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校园行活动进行宣传,通过现场活动让学生体验参和,感受到心理健康的意义及重要性,从而接纳、重视这一门在普通中小学校才兴起不久的学科.

(3)某些辅导活动内容触及孩子痛苦”创伤性“情结,孩子为了掩饰内心的矛盾和冲突而产生阻抗.如一位教师在上《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心理健康课时,请同学们小组交流和父母之间发生的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有几个同学深深地叹气,在交流中沉默不语.对于10-18岁的孩子来讲,最害怕的事情就是父母不合的问题.当今社会,父母离异的多,父母的婚姻给孩子带来过痛苦,提及父母就触痛了他们的伤处,从而产生阻抗,这是人正常的心理防御机制.这种情况需要老师在课堂中建立起温暖、信任、真诚、安全的氛围,使这类学生对教师同学的信任度增强,降低对话题内容的焦虑,从心里产生安全感.

2. 源于教师因素的阻抗.

(1)对教师产生的抵触、排斥、反感情绪.事出必有因,教师是否以权自居,让学生感到不可接近;教师是否让学生感受到了对他们反感或排斥(如学生犯了错误,教师采用苛责或鄙视对待);教师是否拒绝学生想了解关注的问题,还故意讽刺和挖苦等等.这些都很容易引起学生反感,从而关闭心灵之门;心理健康教师要从尊重、真诚、共情的基本原则入手,理解学生、接纳学生、逐步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2)辅导的方法缺乏,辅导技巧运用不当.心理健康教师要得到学生的接纳认可,需要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由于目前担任心理健康辅导课的教师多为*,在课堂的运作过程中缺乏团体辅导技巧和经验,可能设计呆板,心理辅导技术运用不合理,致使学生产生阻抗.因心理健康辅导课的活动性强,一抓就死,一放就乱,一部分教师不能掌控好课堂秩序,整堂课混乱成一片.纪律规范非常重要,这是保证课堂有序、高效进行的关键之一.规则由师生事先约定,采用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要求学生不打断别人发言、不批评、保密等.教师要将心理辅导技巧和课堂教学技巧进行融合,维持一种严格和宽容并存的课堂秩序,对课堂存在的问题,拿出解决的策略,提升课堂智慧,让心理健康课堂在阻抗中绽放光芒.

3. 源于教学内容的阻抗.

(1)辅导的主题内容和学生心理状况需求不符合而产生阻抗.据2010年的一份《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看法、态度和要求的调查》的调研文书中统计学生对心理课内容的选择,在内容的确定方式上由老师选定的占84%.可看出目前多数辅导主题学生都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学生阻抗说明辅导内容不是学生需要的,因此心理健康辅导内容的确立要从学生需求出发.钟志农教授说过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去发现鲜活的素材,在内容的确定方式上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选择和学生心理状况需求相符的辅导内容.

(2)心理辅导活动内容本身导致学生情绪反应的过渡激活.长久以来被列为舆论禁忌的问题如爱情、性等一旦在课堂上公开探讨,孩子可能出现,情绪过度强烈,甚至失控,有指责、争议、尴尬等其实情况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复杂,从情绪反应过度到平静面对、理智认知需要一个过程.围绕着这些敏感问题,老师需要和学生有坦率、机智的交锋.

心理教师只有通过对课堂上心理阻抗现象进行正确识别,科学分析、积极预防和应对,才能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在心理健康辅导课上自主体验、分享促进学生心理成长.另外老师还要判断产生心理阻抗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如果出现阻抗的人数没有超过20%,就可以视为个别问题而留在课后以个别辅导的方式解决,心理教师要保持平和心态,因为心理辅导课面对的是全体学生.

阻抗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心理辅导课中心理阻抗表征原因分析和应对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阻抗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耳机阻抗16好还是32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