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大武汉论文范文资料 与大武汉之崛起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大武汉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1-30

《大武汉之崛起》:本文是一篇关于大武汉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摘 要] 1927年, 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一设立武汉市,此举堪称是武汉城市建设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武汉建市促进了三镇一体的功能整合,开创了武汉城市发展的全新格局,使得武汉市的城市结构更加宏大、城市功能更趋综合,进而催生出华中重镇——“大武汉”.“大武汉”在中国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它的出现既是三镇合一建市的直接成果,又是这一事件的现代价值之所在.

[关键词] 武汉三镇;三镇合一;城市发展;大武汉;城市史

[中图分类号] F291.K9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4-0046-09

“大武汉”不仅在我国城市建设史上是一个较为重大的历史事件,而且在中国现代史上也扮演过非常重要的历史角色(辛亥革命第一枪就发生在这里).因此,探讨“三镇合一建市”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學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三镇合一建市:武汉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

1927年4月16日,武汉市政府正式成立,市政府管辖汉口、武昌两市区和汉阳县城区,三镇合一的武汉市直属于国民政府[1].这是武汉数千年城市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说,三镇合一是将三个相互倚持而又长期分割的城市在行政建制上趋于一体化、在功能上走向全面整合的开始.它们在“武汉市”统一体制下向着现代综合性大都市的目标快速推进,奏响了武汉现代城市发展的华丽篇章.

武汉城市发展的历史溯源于商代,但真正开始具有影响则在唐代以后.史料记载,早在唐代鄂州就已成为长江中游的重镇,它既是港城,也是商埠,并和益州、扬州有着紧密的经贸联系.李白的诗句“万舸此中来,连帆下扬州”,就道出了当年鄂州的繁盛景象.两宋时期,鄂州、汉阳双城并峙,不仅延续着商埠大港的固有地位,且成为赵宋王朝防御北族的国防要冲和战略枢纽,成为节度使、制置使驻节地,时称之为“东南巨镇”[2].元代,鄂州改称为武昌,成为湖广省会城.所辖30路、13州,辖区广阔,覆盖了现今中南地区之大部分.明朝中后期,汉口镇崛起,位列“四大名镇”之首,至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汉口镇不愧为楚省“咽喉”,是“云、贵、四川、湖南、广西、南京、江西之货”转输集散的中心,号称“天下四聚”之一[3].1861年开埠以后,汉口市场进一步扩大,成为内地“华洋互市”的中心,19世纪末,这里形成了一个以土货出口、洋货分销为特征的“国际市场”[4],这个“国际市场”规模巨大,市场影响辐射到整个湖北省乃至中西部地区.

据有关资料统计,19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20年代初,经汉口出口的棉花占全国输出总值的40%,茶叶出口量占全国总值的50%,桐油输出量占全国输出总值的40%,牛羊皮、蛋品、肠衣、五倍子、生漆、猪鬃等土货的年出口值均在300万两以上.1906年,江汉关统计的汉口港货物进出口总值约占当年全国贸易总值的12.4%,这一份额仅次于上海[5].此时的汉口已发展成为中国内地最大的农副产品出口贸易中心,其进出口贸易(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合计)长期位居全国通商口岸的前三甲,成为“四大口岸”或“五大商埠”之一[6].时人誉之为“东方芝加哥”.

武昌的政治地位和汉口的商业影响两相映衬,使武汉三镇成为晚清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具实力、最具影响力的城市.地理学家顾祖禹说到武昌的战略地位时这样评价,“湖广之形胜,在武昌乎?在襄阳乎?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等何言乎重在武昌也?夫武昌者,东南得之而存,失之而亡者也等”又说,“隋唐以前,湖广形胜重在荆州,隋唐以后,重在武昌”[7].其实,就整个清代而言,岂止湖广形胜在武昌,江南、中南形胜也重在武昌.这里居中以制四方、控引东西、以上制下,既是连通长江的枢纽,又是控驭江东的重地.武昌的形胜加以汉口的商业,使三镇成为全国的政治和经济重心,并由此成为清代历史中的显要角色.揆诸史实,诚为不虚之言.1889年张之洞总督湖广,更以“整顿乾坤、缔造先从江汉始”的抱负,拉开了“湖北新政”的大幕.经过18年全力打造,一个集“东方芝加哥”和“东方曼彻斯特”于一身的“大武汉”岿然屹立于大江之上.张之洞督鄂把武汉的城市地位带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武昌、汉口、汉阳不仅在政治、文教、商业贸易、现代工业等方面各具影响,而且在功能上相互关联,结为一体.

基于武汉三镇综合实力的持续发展,其政治、经济影响力也迅速提升,在中国近现代波澜壮阔的政治风云中,武汉始终扮演着显要而特殊的角色.庚子之变,武汉和上海、广州联手上演“东南互保”,维持了南方半壁江山免遭战祸,影响之巨,足以撼动大清王朝.此后武汉成为革命党人宣传发动、酝酿策划的中心之一,革命党人困苦卓绝的努力,加之武汉深厚的群众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成熟的革命条件,终于从这里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完成“能争汉上为先着,此复神州第一功”的首义壮举,武汉又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莅临武汉,参观首义胜迹,凭吊革命英烈,随到之处,发表演说,称颂武汉的革命功绩,勉励武汉人民要将首义之城建设成“模范之区”.后来他又在《建国方略》中对武汉今后的城市发展寄予厚望,规划把武汉建成如纽约、伦敦这样的国际交通中心、商业中心、金融中心.孙中山先生以宏远的眼光指画武汉未来发展,这既是深居洞察力的史家之言,更是放眼世界的战略宏论.

从武汉一路走来的历史足迹不难看出,1927年三镇合一建市是武汉这座城市千年发展进程中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是武汉历经“东南巨镇”、湖广省会、“天下四聚”“东方芝加哥”等一系列发展,城市政治地位不断上升、商业影响和日俱增、综合实力持续增长的必然结果,是武汉三镇在中国政治、经济两大版图中日益显要的地位的真实反映.质言之,武汉三镇合一建市是中国历史发展大势使然,是城市综合发展的大势使然.

二、三镇合一建市:奠定“大武汉”城市发展的恢弘格局

大武汉论文参考资料:

大数据杂志

有关大数据的论文

西部大开发杂志

大科技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集

结论:大武汉之崛起为关于大武汉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北上武广深 武汉凭什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