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引领论文范文资料 与展示最新科技引领智能制造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引领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2-13

《展示最新科技引领智能制造》:这是一篇与引领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年是《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实施元年,“智能制造”成为中国制造2025落地的关键.作为制造业领域的盛事和风向标,11月3日-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的第十七届工*以“创新、智能、绿色”为主题,围绕《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聚焦智能转型,突出高端引领,体现“跨界、协同、融合、创新”趋势,成为“智能制造”的引领平台.

本届工*设置数控机床和金属加工展、工业自动化展、新能源和电力电工展、信息和通信技术应用展、工业环保技术和设备展、机器人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展、科技创新展和航空航天技术展等9个专业展.九大专业展均瞄准《中国制造2025》战略,聚焦制造业智能化升级.5天的展览充分地展示了我国智能制造的最新成果、科技实力、创新趋势,发展的战略走向, 确定的2015年“智能制造”46个试点示范项目也集体亮相.我国业已形成了走向高端制造的广泛的坚实的基础,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准备了条件.

机器人,智能制造的好帮手

本届展会人气最旺的当属机器人展区,走进展区,各式各样的机械臂令人眼花缭乱.

会跳劲舞,能和太极高手互练推手,新松公司机器人的展台前,几个小小个头、蓝白相间的机器人被观众们团团围住,这就是11月3日工*上发布的新产品——柔性多关节机器人.这款柔性多关节机器人是国内首台7自由度协作机器人,具备快速配置、牵引示教、视觉引导、碰撞检测等功能,具备高负载及低成本的有力优势,满足用户对于投资回报周期短及机器人产品安全性、灵活性及人机协作性方面的需求.它特别适用于布局紧凑、精准度高的柔性化生产线,满足精密装配、产品包装、打磨、检测、机床上下料等工业操作需要.相较于市场上出现的同类七自由度协作机器人产品,基于自主研发技术,新松七自由度协作机器人在负载或成本上都优于同类产品.不同于其他公司采用大量传感器,该款机器人采用了独创的“柔顺系统”技术,让机器人具有“看、听、触”等感知功能.发布会上,新松柔性多关节机器人巧妙地和舞台演员互动表演了炫酷的机器人舞蹈以及柔美的中国太极等节目,将新品高灵活度、高精确度和高安全性的产品特征诠释得淋漓尽致.这种高灵活度、精确度和安全性的产品特征,将开拓全新的工业生产方式,引领人机协作的发展.

还有工业机器人领域的老牌企业,ABB这次重点展出了面向不同行业的多款机器人自动化应用系统,包括人机协作装配、IRB360高速分拣、IRB6700机器人智能拆码垛、新一代大型机器人IRB6700的点焊应用、IRB120智能激光雕刻站、IRB1200双机协同飞车工作站和IRB8700超柔性化白车身解决方案等10套机器人自动化解决方案.

除了这些,展会现场我们还能看到可以在高空进行涂装作业的会爬墙的机器人;可以下水的机器人;可以抛光精细材料的机器人;可以做冰淇淋、冲咖啡的萌萌的机器人;还有可以翻转车身的巨大机械手臂,也有进行手表机芯装配的的爱普生机器人;可以下棋,可以舞龙等不禁让人感慨:机器人似乎已经无所不能了.

事实上,近十年确实是机器人飞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工业机器人的运用,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制造模式.笔者从第四届中国工业机器人高峰论坛上获悉,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量达到45000台,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目前,随着人力成本不断上升,产业升级诉求日趋强烈,未来几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仍将保持20%-25%的年均增长率.据了解,中国机器人生产70%来自上海.

但从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来看,中国市场仍然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每万名产业工人所拥有的机器人数量仅有36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6台),更是远低于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韩国(478台)、日本(314台)和德国(292台).而我国一些规模采用工业机器人的企业表示,使用工业机器人的成本正在逐年下降,正在接近一个关键的“拐点”,也就是将低于日益增长的人力资源成本.实际上,这个门槛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的汽车行业已经被跨过,使用机器人进行点焊的每小时成本为8美元,人工成本则是25美元.

一两年前,提起机器人,人们脑海中最先出现的还是那些巨型机械手和超级计算机,前者拓展了人的肌肉能力,体现在高端装备领域,实现了高负载、高精度;后者更是延伸了人脑,实现了高速度、高频次的运算.但是机器人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重新定义的时候,机器人不仅是高端装备和人的肌肉能力的延伸,还有可能拥有人类的感知和思维,可以应用到更多领域,这成为现代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博士表示:“未来机器人将成为人类的伙伴”.也就是说,在和IT技术、大数据、网络、人工智能等深度结合后,机器人开始从机器走入“人”的时代,开始具有感知、思维和人的智慧,变得更加灵活、灵巧,具有更强的自主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在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中,机器人“能力”的提升,将使制造精度,制造成本,制造方式产生巨大的变化.

集成,直击智能制造“最后一公里”

当然,使用机器人并不能代表智能制造的全部,只能说是一种体现.智能制造是一个高度协作的系统.实现智能制造,必须突破“集成”这道坎.而这又离不开互联、数据、这样的基础,缺乏生产过程数据积累、设备间数据接口不统一,都是“集成”的障碍.

智能制造必须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客户“互联”在一起;当传感器无处不在、智能设备无处不在、智能终端无处不在,也就意味着“数据”无处不在;而智能制造,必将是将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嵌入式终端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通信设施“集成”为一个智能网络,使得人和人、人和机器,机器和机器,服务和服务之间能够互联,实现横向、纵向、端对端的高度集成.这样的集成,不再是简单的自动化,而是可以依据海量的数据积累进行判断,从而实现更柔性、更高效、更节能的生产制造.

引领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展示最新科技引领智能制造为适合引领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引领产业发展创新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