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许渊冲论文范文资料 与许渊冲诗歌翻译中三美观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许渊冲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3-25

《许渊冲诗歌翻译中三美观》:这是一篇与许渊冲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摘 要]文章系统梳理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翻译思想,诠释“音美”“形美”“意美”的内涵,指出在中国诗歌的英译过程中,为了文化交流和传播,译者应致力于再现源语作品的美学特征,才能达到文化传播及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许渊冲;三美;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5 — 0102 — 02

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生于1921年,幼年开始就接受到中西文学的学习,并且逐渐在诗歌翻译上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致力于中国文化的传播.为了传播及推广中国文化,他先后将《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翻译为英文、法语.许渊冲先生的外译作品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文学的传播上,贡献尤为突出.同时,许渊冲先生还提出了一系列的翻译理论,为翻译研究的发展,尤其是中国诗歌外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诗歌英译的“三美”思想内涵

翻译实践和理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解释的,相互依存的.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翻译实践对翻译理论也会产生反拨作用.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一方面是中国文学的输出,另一方面也是中国文学进入世界文化的必要途径.

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认为:“译诗要像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的心,这是意美;像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这是音美;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这是形美.”许先生曾在有关译诗的文章中谈到“三美”之间的关系:“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是次要的,“形美”是更次要的.〔1〕在三美论提出后,还受到诸多争议.许先生针对这种情况,作出了进一步的说明:“三美”论,不是孤立地追求“音美”,而是译诗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其中“音美”“形美”放二、三位,不是过分强调形式.好的译文,应该是“意美、音美、形美并重”.〔2〕73

诗歌英译理论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是因为在中国文学史,诗歌的地位举足轻重,中国诗歌的韵律、意象及意境在中国文学及世界文学界如一块瑰宝,引人入胜,流连忘返.另一方面,早在16世纪,就有英国学者开始翻译中国古诗,向英国读者介绍中国古典诗歌格律.〔3〕由于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包括词法、句法、语言内涵等方面的不同,在诗歌英译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不可译”或“翻译失误”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许渊冲先生认为,在遇到无法找到完全对等的翻译的时候应该“得其精而忘其粗”,〔2〕69许先生这里所指的“精”,是原诗中的意美,如中国特色的文化典故,诗歌中的独特意象.“粗”, 则是和“神似”矛盾的“形似”、“音 似”和“意似” .因此,在诗歌翻译中,比起意美和音美来,“不可译”或“翻译失误”毕竟处在次要地位,所以只要求“大体 整齐”就行,如能译得对仗工整,那自然是锦上添花.〔2〕70

许渊冲先生提出三美论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其翻译实践的成功,经历了几十年的文化传播后得以充分证明.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大多依赖西方的理论体系,许渊冲先生的译诗论为诗歌英译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而且,近年来许先生的翻译研究更是注重翻译理论的中国学派发展.2005年许渊冲先生在第三届全国典籍英译研讨会上的发言稿中明确指出:经典作品, 尤其是古典诗词, 应该是写得最好, 又安排得最好的文字. 但是在翻译时, 目的语和源语对等的文字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 这时译者就要选用译语最好的, 而不是对等的表达方式, 来再现原作的内容, 传达原作的意美、音美、形美.〔4〕41

二、许渊冲诗歌英译中的“三美论”实践

诗歌的基本特征是,语言精练,节奏、韵律鲜明,结构严谨,思想感情丰富并具有丰富的意象意义.译者在诗歌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对语言进行转换,还要传递准确的情感意象和节奏韵律.中国古代文论评诗:“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也.”中国古代诗歌的韵律节奏一方面更利于吟唱,另一方面也具有情感特征.例如,在中国古代诗歌表达忧伤的手段主要有词语选择或用典,古代文人有时为了避祸(文字狱)通常会通过韵律的使用来表达情绪,“ang, ong”等开口音,通常被用来表示兴奋、激昂的情绪;“ū,ǖ”等合口呼音可用来表示忧伤、愤懑的情绪.但汉英语言体系的差异,音韵的差别,英译过程中就很难做到这一点了.

以杜甫的《春望》为例,原诗中“破”、“深”、“泪”“恨”、“心”等字表达的情绪、情感主要是悲凉和愤懑,其中的韵律“en, in, an”用闭口音,来表达心志不舒,忧国念家悲己的情绪情感.整首诗情感表达真切,韵律鲜明、对仗工整、情感丰富.原诗为: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首联中,情感的着眼点放在了“国和城”上,“破”和“春”道出了情感上的支离破碎和自然中无可抗拒的情绪,因此“山河在”“草木深”.经典的对偶句,精巧工整;情感的 在表达在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典型手法,睹物伤情,将“花、鸟”人格化,情感聚焦在此联.互文手法,意蕴丰富;颈联中的巧妙之处是在选词上:“连”和“抵”.“连”字可以指“烽火”连绵不断,亦可以时间连续不断直至三月,“抵”字使用得更为巧妙,一字的使用可以让诗人盼到家书的狂喜和迫切形象跃然纸上,更能够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尾联的具体化描写,拉近了诗歌和读者的距离,无论诗人是忧国忧民还是睹物伤情,最终化为一个伤情的形象“稀疏白发不胜簪”.

从诗歌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意、形还是音韵,《春望》都可以成为经典.对于译者而言,也无疑意味着将面临更艰巨的任务.在“三美论”的思想指导下,许渊冲先生的译文如下:

许渊冲论文参考资料:

南朝祖冲之撰写的数学论文集是

结论:许渊冲诗歌翻译中三美观为适合不知如何写许渊冲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许渊冲有几任夫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