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心智化视野论文范文资料 与心智化视野下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调节的建议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心智化视野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2-26

《心智化视野下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调节的建议》:本论文可用于心智化视野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心智化视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摘 要:心智化是指个体理解自我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通过对自我和他人的情绪、观念、意图、动机愿望的觉察反应,达到调节情绪和调控行为的目的.手机依赖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三种不同的心智化模式,并在心智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针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进行调节的对策.

关键词:心智化;大学生;手机依赖;调节

一、前言

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称,截至2017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较2016年底增加2830万人,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中国网民中学生群体占24.8%.由于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充裕,以及对网络信息的需求,使做到大学生成为手机依赖的高发人群.手机依赖不可避免会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程度的身心危害.如,黄海等人认为手机依赖会使做到青少年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国外研究者Fredrik等人发现,青少年每天使用手机超过7小时,会出现更多的焦虑、注意问题以及睡眠问题;Snchez等人发现,过度使用手机者会出现更多的抑郁症状、社交孤立感、学校受挫感.与此同时,大学生手机依赖调节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且研究成果丰富.如,陈亮等认为,高校应制定相应的学生管理制度去规范学生手机的使用;单中元认为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既要高校高度重视,又要手机网络运营商密切配合.

但在心智化理论视角下去探讨如何在师生互动中去改变学生的手机依赖的文献还没有.因此,本研究试图从心智化理论的角度去探讨,为高校手机依赖的有效干预和预防提供参考.

二、心智化的模式与手机依赖

心智化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精神分析学家Peter Fonagy提出,它是指个体理解自我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通过对自我和他人的情绪、观念、意图、动机愿望的觉察反应,达到调节情绪和调控行为的目的,简单来说心智化就是“将心比心”.例如,在冲动行为之前,对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及后果进行思考的就是心智化的范例.

Fonagy等人对不同类型精神障碍中的心智化进行研究,发现边缘型人格障碍、精神障碍、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以及惊恐障碍和孤独症的患者的心智化化水平与正常人群有显著性差异.Peter Fonagy认为心智化是一切治疗形式的基础,任何心理治疗的成功都将取决与求助者和心理治疗师双方心智化的能力.

Fonagy的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我们了解心理体验的模式,它们反应出我们对内在世界和外部现实两者之间关系的感受.他描绘了三种这样的主观模式:心智化主要有三种主观模式:心理等同模式、假装模式、以及心智化模式.

心理等同模式是指内部世界与外部现实被简单地等同起来,信念与现实之间没有区别.这类学生将手机虚拟等同于现实世界,主观与现实的边界消失,因此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这类学生沉迷于手机生活,学业和生活受到影响.

假装模式是指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是相互脱钩的,当事人逍遥于现实之外;任何想象中的事件感觉上都是真实的,而任何被忽略的事件都归于无关紧要.这类学生沉迷虚拟世界或游戏,但是你提醒,他会从手机世界中出来,与现实产生联结.

心智化模式中,我们能够认识到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是分开的,但是又是有联系.我们能够反思自己的思考、感受与幻想,是如何影响真实发生的事件,同时又如何受真实事件的影响.这类学生能够控制自己手机使用频率,在合适的场合使用手机,不因为手机而影响自己的人际交往和工作生活.

三、从心智化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建立稳定可靠的师生同盟,达成支持性关系.Meins等人认为安全的依恋为心智化互动构建了一个有影响力的关系性环境,随着心智化的反应也会影响情感调节,从而安全情感连结做到以巩固.稳定可靠的师生同盟为学生之前防御的情绪留出空间,教师帮助学生去承受和理解这些情绪,也使他们的整合更加切实可行,心智化做到到发展.

(二)对依赖严重的学生予以专业的应对.对因为手机依赖而影响正常人际交往、生活及工作,以及已经出现精神病性症状的学生,那么应联系监护人,送其至专业的机构接受诊断或治疗,助其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三)提高对学生行为动机的洞察力.教师与学生互动,除了理智层面的传授知识与接纳知识之外,还应该重视情感上的联结,同时理解与接纳学生的手机使用的动机.也就是说,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对学生的情绪保持复杂但是不扭曲的看法,包括消极和积极的情绪特征,并对自己的状态做出调整,将自己反应与学生的情绪达成同步.

(四)对学生依赖手机带来的负性体验,涵容、修正并予以反馈.Bion提出容器理论认为,客体的心理状态能够影响主体对投射性认同的使用,进而影响他的心理状态.例如,教师看见学生课堂使用时候,会体验到受挫,愤怒等一系列负面的情绪.这种情绪或许是学生对教师的攻击或者对教师上课内容乏味的一种投射性认同,学生通过付诸行动告诉教师自己的感受.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能够容忍、涵容这种受挫、愤怒,与学生讨论使用手机的意义,表达对该课的期望,通过言语的方式呈现使用手机后面的情绪,那么这个互动本身会提高学生容忍课堂的焦虑的能力,从而减少手机依赖的行为发生的频率.

(五)以心智化理论为基础开展团体心理咨询活动,修复现实人际关系.手機是学生最容易获取的逃避现实、获得虚拟人际交往的设备.现实中在遇到人际交往带来的焦虑时,有些学生会通过手机依赖来进行防御这种焦虑.引入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心智化的发展,改变手机依赖的防御机制.

四、结语

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调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系着学生的身体健康、人际交往、学业成绩的发展.因此,在互联网+智能手机时代,手机依赖行为影响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将学生的手机依赖行为放入整个社会发展的系统中去研究,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调节不仅是学校的职责,而且是学生个人、社会、家庭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Mohan B A. Integration of language and content [A]. In Simich-Dudgeon C (ed.).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Research Symposium on Limited English Proficient Students’ Issues [C]. Washington, D. C. : Office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Minority Language Affairs, 1990. 113-160

[2]Hu Q Y.The Management Schoo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2(6)23-32.

[3]B.von Bahr.O.J.Hanssen.M.Vold.ete.Experiences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the cement industry.Data 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s a limiting factor for Benchmarking and Rating[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ion.2013(11)713-725

基金项目:2017年浙江农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项目立项课题“大学生心智化能力、特质焦虑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SZYB2017012)

心智化视野论文参考资料:

视野杂志在线阅读

学前教育小学化论文

经济视野杂志社

视野杂志

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

健康大视野杂志

结论:心智化视野下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调节的建议为适合不知如何写心智化视野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心智化视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