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亚里士多德论文范文资料 与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观和孔子音乐教育思想中的实践哲学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亚里士多德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4-19

《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观和孔子音乐教育思想中的实践哲学》:本文是一篇关于亚里士多德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摘 要】本文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和实践智慧的窥探入手,将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同孔子音乐教育思想中的实践观进行对比研究,探寻两者之间所存在的殊途同归的思想观点,最终做到出两位哲学家在对实践的态度、实践的内涵、实践的目的以及实践智慧上都存在着共通之处.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孔子;实践哲学;音乐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被誉为古代西方“最博学的人”,在政治学、*学以及教育中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其《尼各马可*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对实践哲学观点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对后世的实践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早于亚里士多德200年,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教育上也有着自己的哲学思想,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在音乐教育中更是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观

实践哲学在整个西方哲学传统中源远流长,在历史上可以追溯到西方哲学的开端——古希腊哲学.在古希腊哲学中,实践哲学的真正开始应该是在亚里士多德时,亚里士多德可称为实践哲学的真正鼻祖.

实践伴随人类生活的始终,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种行为.在亚里士多德之前,实践并没有从日常生活中提升出来,仅仅是一种常识性的概念,正是亚里士多德第一次用实践的概念将人类的行为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形成了系统的实践理论观,并且使实践成为哲学的范畴.

(一)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基本内涵

亚里士多德关于实践理论的阐述较多的言论集中在其著作《尼各马可*学》中.在阐述实践观时,他刻意区分了人类的两种实践行为:“实践”与“制作”.对实践与制作进行区分,目的在于更明确的指出实践的概念范畴.

关于实践的概念内涵亚里士多德指出:第一,实践是一种德行的实现活动,重在于“行”,制作重在于“知”,亚里士多德并不否认实践中有“知”的作用,只是在强调实践主要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实践的活动过程;第二,在实践的界定中,亚里士多德明确实践是一种以自身为目的,内在于自身的活动,实践的理性是明智,明智是一种德行、道德的活动,亦或是一种善的实现活动;第三,实践是无条件的、自由的、自为的活动,其作为一种道德的实现活动,有着“依自不依他”的特性;第四,亚里士多德提出实践的本质是一种终极的道德关怀,实践的目的应是最终的“善”.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与他人关系的、实现道德的活动,理所应当的,实践也就成为了一种包括与他人关系在内的“完满”.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根本上就是试图将人类的全部活动归结为一种终极性的“善”,在其看来,实践的目的就是完成一种向善的态度,也是满足人际关系以及人自身的最终和谐状态.

(二)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理论

实践智慧是阐释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重要范畴,在《尼各马可*学》中,亚里士多德对实践哲学进行了集中探讨.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学》中指出:“离开了实践智慧就没有严格意义的善.”可见实践智慧是对善的谋划与实践.关于什么是具有实践智慧的人,亚里士多德给出这样的回答:“具有实践智慧的人是善于考虑对于他自身是善的和有益的事情.”这里所指的“善”同上述实践哲学中的“善”相同,并不是指技艺追求的目的,所以它并非单指某方面具体的善,也不是谋取善的手段,而是一种具体性的和终极性的代表,用柏拉图式的语言进行解读这种善即可理解为“善即善本身”.亚里士多德关于“善”的解读中还提出了善的标准:善即为一种行为的适度,他称其为“中道”.可见,亚里士多德一方面强调了实践智慧中“善”的终极性,另一方面,他又把“善”具体化为“中道”,这使其经验化.

在《尼各马可*学》中,亚里士多德将实践哲学的应用领域定位为一种变化的、可改变的经验领域,因为实践智慧所面对的领域没有一成不变的.在变化着的世界中,实践生活、实践题材也是复杂多变的,那么实践智慧就不是单一的、确定的,而是有差别的、需要进行特殊考虑的.如此说来,人们想要具有实践智慧就要从两方面入手,即在拥有普遍的知识基础之上且拥有具体知识,前者亚里士多德称之為“理论知识”,后者即为所谓的“实践的知识”.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理论知识对实践进行初步指导,实践知识则针对特殊问题进行理论知识所不能够解决的困难.

由于实践智慧具有不可确定性,需要进行特殊考虑,在人们生活中实践智慧亦可以称之为是一种人类生活的智慧亦或是生活的经验,有着默会的特点,所以实践智慧也算是一种默会的知识,是不可以脱离实践而单独存在的.

二、孔子的音乐教育实践哲学

中国古代诸多教育家在频频的教育活动中对社会和教育认识进行思考、论证、概括,相应的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论,有的进而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

古人在《礼记·学记》中有关于学习之道的记载:“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认为学习有道,需有张有弛,君子学习要时刻怀着学习的心愿,不断地研习,休息时也不忘学习,游乐时也不忘学习.可见学习贯穿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习与生活实践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说,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产生与教育实践密切相关,甚至我们也可以认为教育思想的形成直接来源于教育实践,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对生活认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在教育中具有着特殊性,在情感体验、技巧学习中都更需要主体的参与,因此我们可以确定,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更加离不开实践,音乐教育思想中也不可避免的有着实践哲学观的存在.

(一)孔子音乐教育思想中的实践观

儒家的产生无疑是从孔子开始的,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大家,其思想在教育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音乐教育方面孔子也有着很多的见解,提出了自己的音乐教育实践观,其音乐教育的思想也处处体现着的实践智慧.

孔子一直倡导从“文、行、忠、信”四个方面来教育学生①,其中“行”就是注重生活实践.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孔子心中音乐教育一直都是中国古代士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钱穆所言“儒为术士,即通习六艺之士.古人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六艺,即做到进身贵族,为之家宰小相,称陪臣焉.”可见“乐”的学习仅次于“礼”,其地位不能忽视.关于“六艺“的学习方式,孔子在《论语》中给出了明确的观点:“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我们从中可以清楚的发现,孔子对于“六艺”的学习指出要通过“游”,那么何为“游”?“游”即“游乐”,也就是说,孔子对古代士人的标准是:立志于“道”,据守着“德”,依据着“仁”,活动在“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这里的“游”就充分体现着孔子的实践哲学观点.

亚里士多德论文参考资料:

论文里的参考文献怎么标注

麦田里的守望者论文

堂吉诃德论文

结论: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观和孔子音乐教育思想中的实践哲学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亚里士多德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亚里士多德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