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人民大会堂论文范文资料 与陆志德走进人民大会堂旅奥画家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人民大会堂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3-23

《陆志德走进人民大会堂旅奥画家》:本文关于人民大会堂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20多年前,一位来自上海的青年画家受奥地利艺术大师的启发,将中西绘画技法相结合,用手中的画笔讲述犹太难民在上海的故事,画展《犹太人在上海》一经展出便在画坛引起轰动.

2006年,这位知名的青年画家已年过半百,旅居奥地利10多年后毅然归国,用手中的画笔描绘故乡上海的无穷魅力,为公益和慈善事业奔走募集,为中外文化交流贡献光和热.2016年国庆,他受邀参加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国宴晚会,成为上海的骄傲.该知名画家正是陆志德.

陆志德是一位勇敢的探索者,他不畏孤独,甘于寂寞,辛勤地求索,将自己的思维放飞,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中探求视觉的解放.他不同时期的作品可以带给观者不同的感受,时而晴空万里,白云轻飘;时而又似阴霾满天,秋风瑟瑟;时而坦荡,时而诡秘;明亮中藏着些许悲凄,凝重中掩饰不住欢娱,这正是他不同时期心境的写照.

师从高人 破茧成蝶

63岁的陆志德是一位旅居海外10多年的知名画家.他擅长人物、风景,陆志德从根基扎实的中国传统水墨出发,吸收西方绘画艺术精华,杂糅中西绘画技艺,为中西文化精神的沟通对话做出了探索和努力.如今,他中西兼容的绘画风格自成一格,尤为画坛瞩目.

这样的艺术风格,和陆志德的经历不无关系.他自幼喜画,曾师从陆俨少、刘旦宅等教授,1990年开始定居奥地利,画作逐渐在中西结合上别出新意. 据了解,陆志德从1988年开始举办个展,曾先后于日本*画廊、横滨国际中心、奥地利亚非画廊、维也纳市政府、奥地利皇家博物馆、维也纳大学、美国长春画廊、德国巴达堡艺术中心、上海美术馆、上海城市展示馆举办画展.

其作品先后被博物馆、美术馆、画廊、皇家团体及个人*.陆志德的作品还多次被政坛名人所*.2002年,在他赴菲律宾期间,应邀菲律宾总统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创作《鹤之舞》,碧海、仙鹤,东方吉祥的寓意通过中西交融的手法展现出来,画作被阿基诺欣然*.2008 年,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买下陆志德创作的《夕阳放飞鸽》,被传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佳话.

1999年陆志德《故土》获香港国际金龙奖书画大赛金奖.2000年《叉系列》获日本现代水墨艺术大奖,2004年《纽带》获以色列文化成就奖.

成为大师的过程往往经历着破茧重生时的万般磨难.拜名师、学名师、成大师是陆志德青年时期中至为重要的人生际遇.

陆志德1955年出生于上海,上世纪50 年代,孩提时代的他随母亲下放崇明.由于居于乡间,物资匮乏,就连出门玩耍都没有好的去处.“教师出身的母亲为了让我打消每日乡间生活的无趣,便让我拿个树枝,在地上画画,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如此一来,清苦生活稍微有了些童趣.“是母亲让画画这门艺术化作一颗种子种在了我的心里”,陆志德谈到母亲时坦言.

1973年中学毕业后,陆志德被分配到第一纺织机械厂当司炉工,他日夜三班轮转,利用工作之余的间隙,不断地练习速写,把拼搏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在“双批”运动中,他画了大量的漫画,接着便当上了工会宣传员,还要利用空余时间经常赶到中纺机翻纱车间,看望正在那里战高温的刘旦宅、华三川、汪观清等画家创作,并且有幸拜刘旦宅、陆俨少为师,学习连环画.

在画坛大师的亲自指点下,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陆志德从以前的业余画手转变成了一名专业的青年画家.此后他又去了长宁区工人文化宫美术小组进修,因成绩优秀一年后留在出版社从事连环画创作.1976年春,陆志德的作品《心意——纪念周爷爷去世的日子里》参加华东六省三市工人画展获得优胜奖.在数位名师的指导下,加上自己的勤奋拼搏,自此以后,陆志德的绘画道路便在他的心头开始,逐渐向上攀升 .

在异乡,延续中犹人民世代友好

“1989 年,我从留学多年的日本来到奥地利.一天,在奥地利维也纳的一家超市,我正和同伴用上海话进行交流,突然一位老者轻拍我的后背对我说,‘阿拉也会讲上海闲话,大饼、油条、荡马路等’就这样,因为上海话,我和犹太难民奇迹般地邂逅、相识等”陆志德回忆28年前这一幕的时候,他难掩内心的激动,感慨那是他人生中永不磨灭的记忆.

1988年秋天,陆志德东渡日本 ,在*日本语学院攻读日语,他每天下午去*银行当清洁工,闲暇之余便继续他的水墨画创作.他告诉记者,由于一次机缘巧合,*银行的一位管家得知他是画家,便告知他可以在银行展示厅举办画展,还主动要求赞助他.

这可帮了当时拮据的陆志德一个大忙,他在那次画展 卖了5幅画,总得30多万日元,相当于当时近2个月的收入,不久,第二次画展在*新宿画廊举行,一位古玩店老板以24万日元购得他的一幅工笔人物画.陆志德笑着回忆说,在日本卖画是人生漂泊在外获得的第一桶金,资金的充足,让他有了更多关于人生方向的选择.

一年半以后,他轉道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在那里邂逅和相识的一名外国友人,为他的人生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怎么想起以犹太难民故事为题材来创作的,其实这是一种缘分,也是我心中的一个情结.”冥冥中注定的邂逅,将这段深厚的跨国友情延续至今.

据介绍,和陆志德相识的这位外国友人是奥地利著名小提琴家海因茨·格林伯格.海因茨是奥地利籍犹太人,5岁时曾随父母一起来到上海度过了8年的避难生活.他说,正是因为上海的接纳,才使得他们一家免遭纳粹的屠杀.所以一看到中国人特别是上海人就感到分外亲切.

在海因茨的邀请下,陆志德一有时间便参加维也纳上海犹太难民沙龙,老人们热情地帮助陆志德学习德语,陆志德则教他们说上海话,陪他们一起沉浸于对上海的回忆.那里的老人告诉陆志德,“你在这里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我们帮忙,因为在上海,也有无数的中国人帮助过我们.”一场温馨的中犹人民友好画面在那里交替上演.

人民大会堂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陆志德走进人民大会堂旅奥画家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人民大会堂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人民大会堂婚宴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