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花哨论文范文资料 与品德课堂花哨现象分析和建议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花哨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17

《品德课堂花哨现象分析和建议》:本论文为您写花哨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乱花渐欲迷人眼

在一次省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有教师执教浙教版六年级下《不平静的世界》一课时,是这样揭题的——

活动一:兵器大展台

课前让学生准备各种玩具兵器,如坦克、飞机、 等师生交流各种兵器的功能.然后,教师引领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活动二:知识小竞赛

1.成语“纸上谈兵”出自哪里?①赤壁之战②长平之战等

2.出示标志,问:这是什么标志?在古代又表示什么意思?

3.出示人物黄继光的图片,说说他是哪个时期的英雄人物?

4.听歌曲——《地道战》,猜歌名.然后教师介绍抗日战争中的场面.

活动三:谈话交流

师:你还知道哪些战争呢?出示各种战争名称、战争场面的图片.

师:此时此刻,你对战争有什么感受?

(经过这么多环节的探究,学生弄不明白教师到底要讲什么?听课的教师也一下子理不出头绪,不知道执教教师的用意何在?)

最后教师自己得出结论:从古至今,战争充满了整个世界.揭示课题:不平静的世界.

执教教师想要拉近历史和学生的距离,可谓是用心良苦,从古到今,从点到面,试图让学生在这层层探究中得出结论:世界不平静.可是课堂实践表明,这样的探究学习费时又费力,学生没有真正探究出什么结果.那么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纸上谈兵”“希特勒标志”等话题离他们的生活实在太遥远,学生经过几次“碰壁”,失去了探究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不但没有得到激发,反而受到了打击.

综观上述案例不难发现, 新课程实施十多年来,教师们不断探索,不断前行,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然而,在这些改变的背后,出现了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那就是教学过于花哨,真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了.

一、嘈杂杂的信息——教学内容花哨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再加上网络的发展,人们每天接收着大量五花八门的社会信息.而新课程也强调教学内容要和时俱进,把学生的生活和社会中的新事物、新内容融合到我们的教学中去.于是很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因为教材处理能力较弱,往往会忽略教学目标,而把各种嘈杂杂的信息一股脑儿地全塞进课堂,教学内容成了大杂烩,变得花哨而又凌乱.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课例中,小小的一个揭题环节,教师安排了成语故事“纸上谈兵”、希特勒标志、英雄人物——黄继光、地道战歌曲等内容,大量的信息一下子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呈现出来,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和能力去理解,当然也就谈不上有真实的体验和感悟.

二、闹哄哄的课堂——教学活动花哨

新课程提倡品德教学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进行,于是教师喜欢在课堂上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整个课堂热热闹闹的,但是静下心来却发现,一堂课下来只是让学生玩了一回,什么也没有学到. 其实,大脑的思维活动才是最有价值、最高境界的活动.如果学生的大脑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自主发现、自主选择、自主感悟的愉快状态,那么这样的活动才是真正有效的活动.可惜的是,教师往往只看到热热闹闹的场面,却很少设计出具有深度思考价值的活动.文章开头的案例中,教师让学生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兵器,让他们交流带来的玩具兵器的功能.这一活动很受学生喜爱,但学生的注意力却 到了谁的“兵器”更先进、更有杀伤力上.攀比之风蔓延课堂,课堂是热闹了,可是这和本节课《不平静的世界》主题——让孩子理解战争带来的苦难,激发热爱和平的思想却是背道而驰的.所有花哨的活动带来的只是虚假的“课堂繁荣”,收获的却是偏离教学目标的苦果.

三、乱糟糟的大片——教学手段花哨

新课程倡导多种学习方式并存,在做中学、玩中学.于是有教师为了体现这种新的理念,在课堂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呈现很多种学习方式.尤其是在公开展示的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情景:教材中呈现的故事,教师明明可以三言两语讲明白的,非得转换成录音来播放;简简单单的教学内容都演绎成大段大段的视频在课堂上狂轰滥炸;动画片、综艺节目、新闻播报等各种电视模仿节目轮番上阵 等课堂成了演播室,教师导演了一部部大片.而学生呢,是观众,是教师手中的道具,始终游离在教学之外.所以说,教师并没有真正去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而只是为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采用一些花哨的教学手段,走过场而已.前文提到的案例《不平静的世界》,就教学揭题这个环节,教师采用了实物展示(兵器大展台)、故事讲述(纸上谈兵)、图片展示(英雄人物黄继光)、音乐欣赏(地道战主题曲)、知识小竞赛等五六种教学手段,学生就像看了一场毫无头绪、乱糟糟的大片.可这只是一个片头哦,下面教学环节里各种战争的场面精彩纷呈,战争灾难的镜头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新课程,怎一个“花”字了得.环境布置花哨、教学板书花哨、教师奖励手段花哨等各种花哨的现象充斥着我们的课堂,挤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看起来生动有趣,新颖且有创意,可是和我们的教学目标却是渐行渐远.

拨开云雾见明月

那么究竟该如何拨开这些迷人眼的云雾,呈现那一轮清晰的明月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双回归”

鲁洁教授将品德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区分为“出发点”回归和“归宿性”回归.所谓“出发点”回归,是指品德教学应基于生活,坚持从生活世界出发,主要解决实现课堂生活化的问题.所谓“归宿性”回归,是指学生主体通过教材、教学所学到的一切,能够返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提升对生活的认识、态度和价值观等.“归宿性”回归和“出发点”回归同样重要.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不应只想到猎奇,而是要精挑细选,实现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双回归”.

有教师在教学四年级上《神奇的电话》一课时,面对“电话神奇的功能”这个信息量巨大的话题,教师没有过多花哨的东西,而是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关注“双回归”.首先关注“出发点”回归——现场调查统计全班学生家庭电话的数量、小组交流生活中一次记忆深刻的使用电话的情境、共同交流公众服务电话的功能等这些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比较典型的内容,解决课堂生活化的问题;然后教师又进行“归宿性”回归——以火警电话为重点进行现场模拟,从而指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怎样拨打应急电话;关注低头一族——“手机控”的新闻播报,让学生在辩论中获得正确的认识,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整个教学过程立足生活,目标明确,有效避免内容花哨无序的问题.

二、转变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由单一化转向多样化,现代教学理念也强调让学生在读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合作中学等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和学习、参和体验,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和全面和谐的发展,但是许多教师将学习方式多样化理解成设计很多的活动,结果因为活动多了,学生真正思考的时间少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就没有了,表面的热热闹闹和教学目标完全背道而驰.转变学习方式,就要拒绝花哨的活动,强调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自主发现、自主选择、自主感悟的愉快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有教师在教学三年级上《问号之歌》一课时,就围绕学生不常见的物品——胖大海,设计了几个层层递进的学习活动.

(浙江省余姚市教育局教研室 315400)

花哨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品德课堂花哨现象分析和建议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花哨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花里胡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