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登革热论文范文资料 与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措施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登革热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15

《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措施》:该文是关于登革热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摘 要: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登革热病毒分为4种血清型(DV1、DV2、DV3、DV4),在我国登革热疫情中4种血清型均有流行,但以DV1流行为主.自1978年以來,我国几乎每年都有登革热疫情报道,尤其是广东省成为登革热的重灾区.2014年广东省有登革热感染者达4万多人,这一疫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公众对登革热认识不足,影响了公共卫生防治措施的效果,现针对这一现象,从该流行病分布规律、病毒病原学特征、相关疾病临床特点以及预防控制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 登革热;登革热病毒;流行病学;病原学特征;蚊媒传播 中图分类号: R 188.11文献标志码: A

登革热(dengue fever, DF) 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主要由登革热病毒(dengue virus, DV)经蚊媒传播引起.目前国际上已经有128个国家报道此类病例,共39亿人有DV感染的可能,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我国自1978年以来,每年都有DF病例出现,呈间断流行趋势, 4~7年为一周期,会出现一次流行,但是近年来登革热发病率明显上升\[2\].目前公众对登革热的知识知之甚少,影响了公共卫生防治措施的效果,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该流行病特征和预防措施等几个方面展开介绍.

1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征

1.1地区分布

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南美洲、欧洲南部、东南亚、西太平洋、非洲北部、澳大利亚、地中海东部、印度洋岛屿等地区.20世纪40年代初期,DF在我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多个省份流行,并且蔓延到南昌、汉口等地\[2\].经过30年静息,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后人员往来日趋频繁,广东省佛山市再度发生登革热暴发,感染地区也大致为东南沿海地区(浙江、江苏、广东、广西、香港、澳门),西南地区(云南边境),台湾和海南省,此后该病一直呈间断流行.1978—1991年我国登革热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和海南省,1978—1992年登革热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为海南省,但21世纪以来少有病例报道\[3\].此后广东省登革热发病率一直位居前列,广东省在1995、2002、2006和2013年曾出现较大疫情,2014年广东省的登革热疫情出现了强势反弹,仅在广州市就发生病例4万左右,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此次暴发包括4个病毒血清型,一些传统监测点的疫情大幅上升\[4\].

1.2时间分布

在我国高温潮湿的热带地区(如海南)全年均有病例发生,而在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广西、浙江等地)登革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特征,以夏秋季为主.登革热是一种主要以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为传播媒介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所以登革热发病高峰和伊蚊种群数量消长密切相关.目前在我国尚未发现DV的自然疫源地存在,所报道的暴发事件均在6—11月期间,由输入性病例引起,分布在伊蚊活动的省份\[3\].

1.3人群分布

DF除和暴露蚊媒的机会相关外,多受人群免疫水平的影响,国外易感人群以儿童和老人为主.以目前流行趋势预测,全世界每年隐性DV感染者可达3亿人左右,显性DV感染者可达约1亿人,而在显性感染者中大多数是儿童病例,需要住院治疗的显性感染者中有500 000病例,而病死率在有些地区可达5%\[4\].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主要发病年龄段为20~60岁,以青壮年为主(可能和我国多是输入性病例有关)\[2\].总体上我国登革热发病率无性别差异,但登革热病例在不同的职业人群中分布各不相同.2005—2012年全国共报道登革热病例3 044例,患者人群以家务和待业人员为主,共计526例,占总病例数的17.28%.有职业者中,农民452例(12.91%),工人393例(12.91%)、商业人员372例(12.22%),学生318例(10.45%),上述人员占总发病人数的50.43%\[2,5\].

2我国登革热流行史

自18世纪后半叶被发现以来,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012年,登革热已成为最重要的蚊媒传播病毒性传染病.目前全球每年约有3.9亿人感染登革热病毒,其中0.96亿人为重型登革热患者\[6\].在我国,流行地区主要为东南沿海省份和台湾,登革热病毒DV1至DV4型交替流行,但以DV1型为主\[7\].我国的首次登革热疫情出现在1873年的厦门,随后在上海、浙江、福建地区时常流行.之后由于国际交往减少和国内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登革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销声匿迹.改革开放后,于1978—1979年广东省佛山市发生登革热暴发(属于输入),为DV1、DV4型感染\[8\];1980年登革热在海南省暴发,从患者的血清中分离出DV1、DV3型病毒\[9\];1985—1986年,DV2型病毒感染在海南省北部开始流行,并且在海南第一次发现登革出血热临床症状的患者\[10\];2004年在宁波首次发现登革热患者,从患者的血清中分离出DV1,经序列进化树分析,当地病毒的基因序列和泰国主要流行株存在序列相似性,确定此次登革热暴发流行是由来自泰国的旅行者在泰国感染后传入我国\[11\].20世纪90年代以来,登革热频繁在广东、广西、海南暴发,2014年广东地区发生历史上最严重的登革热暴发,以DV1型为主,但DV2、DV3、DV4型均有出现,2014年累计病例数是2013年的10倍以上,累计死亡病例为6例\[2,4,12\].

我国登革热不断流行的可能原因有:人口跨境流动,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繁荣、旅游业发展迅速,输入性明显病例增多;气候变暖,不仅直接影响媒介生物和病原体的生存条件,由此导致的热浪、飓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导致环境中的积水增多,人们对水管理不当,易致蚊虫孳生;人口密度增加,登革热传播更加容易\[13\].

登革热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措施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登革热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登革热症状图片皮疹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