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凉论文范文资料 与秋咳之变先凉后温再凉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凉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4-11

《秋咳之变先凉后温再凉》: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凉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秋燥有凉燥和温燥之分.

秋天的时候,天地之气不断收敛,气候变得干燥,容易引发咳嗽,尤其是孩子.于是,很多家长一到秋天,就经常给孩子服用秋梨膏、沙参、麦冬等凉润的药物.这其实是不对的.因为秋燥有凉燥和温燥之分.

初秋是凉燥:温暖身体

燥是怎么来的?一般是寒导致的.初秋,天气还有些热,可站到树荫底下,风一吹,皮肤有点凉了.这个时候,我们感受到的就是凉燥.

天气从夏天的热,骤然间过渡到了秋天的凉,人体的津液开始往回收了,收敛的时候寒邪直接侵袭到我们的肺,表现出来的症状是:

津液出不来,鼻腔干干的,一点鼻涕也没有,痰也没有,咳也是干咳;还有怕冷怕风,打喷嚏,但没有鼻涕,风像是直接洞穿鼻腔,表现为风寒束表证.

对付凉燥,不能用滋润的方法.真正应该做的是用温热的方法帮助孩子往外发寒,让津液重新回到体表.这叫辛散.一散,津液就出来了.比如可以给孩子喝点姜汤,用苏叶熬水喝或泡脚,把孩子身体热过来.只要身体暖过来了,津液重新回到体表,那么凉燥就会消失.

几天后改为温燥:生津润燥

凉燥过去几天后又会进入另一个阶段:温燥.

因为初秋后,早晚开始变凉,但中午还热.孩子到外面一走,会感觉秋阳似火, 莫名.这就是温燥,也叫热燥.但是,这并不代表热邪已侵犯孩子的身体,只是一种对气温的感受.

孩子之所以受温燥所害,是因为一下从热的气候进入到凉的环境中,来回折腾几次,病就来了.比如说:刚从阴凉的树荫里走出去,出汗了又回去乘凉,或者在冷气十足的商场及 的室外来回走动,使得汗刚要冒出来,就又回去了.

这实际上是寒邪惹的祸,只不过因为此时白天非常热,人体的津液又不足,所以发病的状态表现为热证:

1.孩子的舌质会变红,同时口干口渴,想喝凉水;

2.心里烦躁,大便干燥,鼻腔也会干燥,甚至会出现血丝;

3.咳嗽时没痰,是阵阵的燥咳,如果有痰,也是非常少量的黏稠黄痰;

4.脉搏比平时快,甚至会出现阵阵低烧.

如果孩子出现以上这些症状,就基本判断这就是温燥了,家长可使用川贝炖雪梨等凉润的食物来调理孩子的身体.

深秋再转为凉燥:驱寒+杏苏散

深秋的时候,天气开始变冷,马上就要到冬天了,风吹起来很冷,这时候身体也会感觉干燥,因为津液都收敛起来了,不过,这不是温燥,而是凉燥.

这时候,川贝炖雪梨一类的凉润药物是不能服用的.如果错误地服用了,就会导致寒邪被闭在体内很难出来.结果往往是孩子的咳嗽迁延不愈,甚至一个冬天都在咳嗽.

此时的症状,和初秋时的凉燥差不多,都是怕风怕冷,没有鼻涕或者是少量的清鼻涕,鼻腔里面干燥,嗓子干燥,舌质不红,打喷嚏等.除了及时求医外,家长也可以使用风寒感冒外寒阶段的那些方法,及时驱散寒邪,这样津液重新回到体表,就不再干燥,身体也会温暖过来了.

因为凉燥带孩子去看中医的话,医生往往会开出一个叫杏苏散的方子.这是清代名医吴鞠通在《温病条辨》里面提出的方子,专门治疗凉燥的咳嗽.方子由苏叶、半夏、茯苓、前胡、桔梗、枳壳、橘皮、杏仁、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基本都是散寒宣肺的药物,对于调治凉燥咳嗽的效果非常好.家长可以在医师指导下给孩子服用.

注意:孩子咳嗽快好的时候吃怀山药

当孩子的外感被清除之后,咳嗽也会随之趋向痊愈.但是我们要记得,最后一个阶段应该注意补脾.之所以有外邪来袭,一定是孩子的脾胃功能不足引起的正气不足所致,所以,为彻底防治咳嗽,一定要给孩子补脾调理.

这个时候,我给家长们介绍的是怀山药.怀山药是补脾的,效果很好,又是食品,当孩子的咳嗽最后只差一点点就痊愈的时候,此时正是身体脾胃之气不足,只差最后一把力就把邪气顶出身体的关键时刻,我们可以抓紧时机,帮孩子身体一把.

怀山药补脾方

怀山药30克(5岁以上孩子的量,小儿酌减),熬水代茶饮,连服两三天即可.

叮嘱

1.这个怀山药,必须是药店买的干品,不是菜市场里面的山药.

2.一般我们给孩子喝的是山药熬好以后的水,如果孩子大便不成形,可以连山药肉也吃掉;如果孩子大便干燥,则千万不要吃山药肉,仅喝山药水即可.因为山药有固涩大便的作用,此时如果大便干燥严重,甚至需要在煮山药水的同时,去药店买6克的杏仁放入一起煮,有通肺气利便的作用.

凉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秋咳之变先凉后温再凉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凉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凉组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