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秧歌论文范文资料 与东北秧歌和二人转表演形式内在联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秧歌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19

《东北秧歌和二人转表演形式内在联系》:本论文主要论述了秧歌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摘 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化艺术多样性的艺术大国,在文化方面和艺术表演方面,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不同的地区也会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东北秧歌和二人转作为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在东北地区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两种舞蹈有其各自艺术样式但又相互影响,东北秧歌和二人转在表演方面虽然有些不同,但在艺术形式和风格以及艺术特征方面,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关键词:东北秧歌;二人转;表演形式;异同

中图分类号:J722.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2-0267-02

东北秧歌是典型的东北地区民间文化艺术的代表,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韵律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东北秧歌表演内容以及表现形式也发生了明显改变.二人转是一种集说、唱及舞蹈等艺术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同样有其独特的文化风格和艺术表现.

一、东北秧歌

秧歌起源于民间插秧种田的生产活动,和古代神祗祈求上天保佑和祭祀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秧歌从清初发展至今,已经派生出东北秧歌、陕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河北秧歌、山西秧歌等.而传统的东北秧歌主要流传于辽宁、黑龙江、吉林3省,其由来及演变和民族迁徙的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秧歌是汉族的舞蹈和满族舞蹈相融合的地域性艺术.其次,据史料记载,清朝定都北京后,为繁荣东北和守卫东北的边疆,制定了关于辽东地区招民开垦条例,条例的制定推动了移民东北的浪潮,先后有多达7次大规模移民.另外,在东北,满汉之间开始出现了通婚、杂居等现象,这不仅促进了东北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融合和发展,还孕育出具有东北地区独特的人格特征和中原民间艺术文化特征的东北大秧歌.

二、二人转

在表演艺术上,东北秧歌舞蹈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及独特风格的群众艺术,它以其群众艺术性质对戏曲艺术的流行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二人转”就是基于东北秧歌发展起来的.二人转集中扇子花、说唱手玉子、手绢花儿和大板的技巧于一身,并在“喇叭戏”和“莲花落”的曲调形成后逐步脱离了秧歌的特性,形成了“舞蹈”“合唱”“坐唱”等形式的二人转.二人转从最初的艺术形态发展到现在,已经有近300年的历史.而从艺术的承袭方面来看,可追溯到清朝嘉庆末年.二人转在历史上有东、南、西、北四大流派.东以吉林市为重点,特色是舞彩棒,有武术成分;南以营口市为重点,受秧歌影响较大,唱歌和跳舞并重;西派二人转基于东北秧歌,受河北莲花落的影响,增加了舞蹈、人物、走场等演变而形成,讲究板头;北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受当地民俗的影响,唱腔优美.故有“东要棒,南靠浪,西讲板头,北靠唱”之说.然后,各派别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形成了今天的二人转.

二人转大致可以分为3种表演类型;一是两人二重奏形式,一丑一旦,边唱边舞或者边说边唱,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第二种是一人唱歌跳舞,被称为单出头;三是演员用各种角色进行舞台剧表演,这种形式被称为“拉场戏”.单出头,也被称为“独角戏”,演员以剧中人物的身份演唱,一般多为观众介绍故事情节,有时也可以导入多个角色.传统乐曲的单出头节目不多,仅有像《丁郎寻父》《红月娥做梦》《王二姐思夫》等脍炙人口的二人转作品,以及建国后出现的《开明女孩》等优秀的现代作品.东北二人转,是男女对唱,这是最广泛最常见的表演形式.“拉场戏”是指3个或更多的人使用二人转曲调演唱的民间戏剧,和其他地方戏曲一样,角色扮演者可以自报家门、环境、时间,表演根据剧情的变化而变化.

坐唱,是指二人转演员和伴奏者坐在舞台上以二人转的曲调进行表演,根据剧情的需要,演员可以对戏、对歌、对话,也可以站起来在队外表演.

二人戏,也被称为“双人戏”,是两个人演唱的拉场戏.两人扮演的角色是固定的,这点和二人转不同,不得分包赶角,如《六月雪》《夜宿花亭》等.演员的表现手法中有“四功一绝”的说法,“四功”是说、唱、舞、做.“一绝”指的是手帕、扇子、手玉子等道具的表演;四功里说是指说口,以打岔为主;唱是最主要的内容,讲究词、句、板、调;舞指舞蹈,主要是指“三场舞”;做是以虚代实;“一绝”以丝绸花和扇子花常见,和东北秧歌相似,举办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是独一无二的.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一般都是持甩子,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玉珠”“黑虎出山”“金鼠回报”和“缠头”等高难动作.有的舞者双手持手玉子,这是一个小竹板,在他的手中,每手上两片,有“胸前扭”“轮腔打扭”和“碎抖花”等多种打法.

三、东北秧歌、二人转表演形式的异同和内在联系

(一)形式特点

传统的东北秧歌,主要表演形式有“高跷秧歌”“寸跷秧歌”和“地秧歌”.这3种舞蹈形式的主要区别在于表现在脚下的道具——“跷”.是不是踩“跷”,以及踩“跷”的高和低,会对舞蹈表演者上身的动作和下身动作产生直接的影响,还会对道具的使用效果产生影响.踏跷和跷技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发展成现在的“高跷秧歌”,在明末清初传入东北并和当地的秧歌融合而形成的地域性民间艺术.舞蹈队的踩跷表演,是民间常见的“踩双跷”,舞蹈表演者把一对装有垫板的木制“腿子”(木跷)绑在脚上进行表演.“高跷秧歌”最讲究的就是“跷功”,“跷功”优秀的艺人,能站在2米高的跷上为观众表演几十种惊险的难度特别大的“绝活”.“地秧歌”,民间俗称“地蹦子”或“地出溜”,早在明末清初时就传入东北地区.舞蹈表演者不踩“高跷”,站在地面展示自己的舞蹈技能.由于这种舞蹈形式脱离了高跷,表演者表演就相对自由一些,表演的时候上身动作稳重,但是脚下的动作却多种多样.“寸跷秧歌”是在“地秧歌”和“高跷秧歌”之间的一种舞蹈形式,这种秧歌的主要形式是以表演旦角的表演者(皆为男扮)要踩在几寸高的跷上,小跷的腿部用长裙或裤子挡住,小跷下镶有一爽假的“金莲”鞋而舞蹈,这种舞蹈形式早些年较普遍,现如今在东北秧歌中已不多见.

秧歌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东北秧歌和二人转表演形式内在联系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秧歌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东北大秧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