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艾青论文范文资料 与对朦胧诗论争中艾青立场的重新审视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艾青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03

《对朦胧诗论争中艾青立场的重新审视》:这篇艾青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

艾青在“朦胧诗论争”前后立场的改变,呈现出丰富的意味:有政治意识的影响,有随个人身份地位提升而来的对意识形态的自觉维护,有对诗坛话语权的争夺,有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对艺术价值的坚持,也有人事方面的误会.通过对艾青立场的审视,我们能够看到不同背景“归来”的两代人在新时期所发生的摩擦,在生动的细节之中去读懂历史,进而思索如何走出民族的“世纪难题”.

关键词:艾青;朦胧诗论争;诗学理念;政治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85831(2015)01016407

发生在新时期的“朦胧诗论争”,给中国文学与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在推动中国社会文化与文学转型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诗学的现代转型.艾青由于其诗坛泰斗的地位,他在不同的环境与场合关于诗歌的经常性发言,很容易成为青年诗人注目的中心,从而与青年诗人发生龃龉.以历史的经验来看,发生冲突几乎是必然的.艾青在发言中体现出的倾向性,来自其自身持守的诗学理念.在“朦胧诗论争”中,艾青与青年诗人的冲突很典型;艾青的态度在事实上也推动了论争的进一步发展.

面对朦胧诗,艾青的态度有一个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初期是支持肯定的,后来提出不同意见,受到攻击后也有情绪激烈愤懑的反对,后来以政治定性的方式压制,事后又有由衷的肯定——论争中的生动细节,如一面面镜子,饱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诗学经验.从朦胧诗“崛起”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理念看,这透露了现代主义在新时期的登场所面临的艰难处境;从意识形态看,毋宁见出主流意识形态的左右摇摆之姿;某种程度上这一境况如一学者所言:“朦胧诗及其论争中所提出的疑难与困惑并没有真正解答,所包含的紧张与痛苦并没有真正消除,那些看似简单化的意识形态语言所暗含着的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也没有被真正领悟.”无论在什么时候,为了避免我们的话语成为脱离历史环境的一种游说,重新进入历史总是显得很有必要,特别是在如今唯新是尚的浮浅的物质主义时代,重返历史反而能给我们日益萎顿的精神带来庸倦之后的清醒,为我们的思考提供一份思想的动力.

本文拟对艾青在论争中的立场进行综合打量,在充分同情的基础上,努力揭示被遮掩的历史信息,进而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两代人不同的诗学理念

1980年7月23日,艾青在《诗刊》社举办的“青年诗作者创作学习会”上与青年诗人谈诗,随后这次谈话以文章形式在同年《诗刊》第10期发表,题目为《与青年诗人谈诗》.对艾青来说,这只是他发表的文章中很普通的一篇;但是这篇很普通的文章却在随后的日子里引起了轩然大波,两代人的诗学观念借这篇文章发生了尖锐的碰撞——他在这篇文章中谈论了北岛的诗,也可以这样说,这是艾青第一次公开谈论朦胧诗:

有些人写的诗为什么使人难懂?他只是写他个人的一个观念,一个感受,一种想法;而只是属于他自己的,只有他才能领会,别人感不到的,这样的诗别人就难懂了.例如有一首诗,题目叫《生活》,诗的内容就一个字,叫“网”.这样的诗很难理解.网是什么呢?网是张开的吧,也可以说爱情是网,什么都是网,生活是网,为什么是网,这里面有个使你产生是网而不是别的什么的东西,有一种引起你想到网的媒介,这些东西被作者忽略了,作者没有交代清楚,读者就很难理解.462

艾青谈论的是北岛的组诗《札记》中的一首题名叫《生活》的诗.如上的谈论很快发酵成诗坛的一件公案,就像一个越滚越大的雪球,引起越来越多的争议.需要质疑的是,论者们大都因其中有“这样的诗别人就难懂了” 这样的句子而认为艾青没有读懂这首诗,认为艾青是反对朦胧诗的.这种粗暴的断章取义制造了历史的误会,青年们据此而攻击艾青.从常识上判断,曾接受法国先锋艺术(象征主义诗歌与印象派油画)洗礼的大诗人艾青读不懂这一首对多数人来说都不会成为问题的一字诗,是说不过去的,也是无法让人信服的.“网是什么呢?网是张开的吧,也可以说爱情是网,什么都是网”——如此的句子已经给出了答案.艾青对这首诗有这样的看法,我们只能从其诗学理念中去寻找答案.一个诗人的诗歌批评的背后,是他的诗学理念在提供价值支撑.

如果全面地看,我们可以读出,艾青批评北岛这首叫《生活》的诗,关键之点在于批评其写作的“过于随意”.艾青批评其只是写了作者个人的一个观念,一个感受,一种想法,而那种“使你产生是网而不是别的什么的东西”的 “介质”被作者忽略了.也就是说,艾青认为《生活》一诗中“网”的“形象塑造”不成功,不丰满,会让读者发散思维乱想,因为也可以想到“爱情是网”,什么都是“网”等.艾青认为,在诗歌写作中,通往“形象”的路上,必须有一些起“界定”作用的“媒介”.很明显,这里说的是关于作诗法的问题,是关于诗歌形象塑造的问题.那么,在艾青的诗学理念中有关“形象”的塑造,都有着怎样的论述呢?这是艾青看法的源头,我们必须去访问.

曾经在法国学习绘画和接受象征主义特别是后期象征主义诗歌影响的经历,给了艾青诗中色彩鲜明、意象明朗的特征,它们构成了艾青诗歌的基本特色,应该说,艾青在诗中对“形象”的塑造是很着意用力的.考察艾青的整个诗学历程,我们发现,“形象”是艾青在整个创作生涯中一直反复强调的一个“中心词”.在作者写于20世纪30年代备受赞誉的《诗论》中,关于“形象”有专节论述阐发:“形象是文学艺术的开始”30,“诗人必须比一般人更具体地把握事物的外形与本质”30,“诗人一面形象地理解世界,一面又借助于形象向人解说世界;诗人理解世界的深度,就表现在他所创造的形象的明确度上”31,“形象孵育了一切的艺术手法:意象、象征、想象、联想等使宇宙万物在诗人的眼前互相呼应”31.

在艾青20世纪40年代的《我怎样写诗的》文章中,作者说:

一首没有形象的诗!这是说不通的话.

诗没有形象就是花没有光彩、水分与形状,人没有血与肉,一个失去了生命的僵死的形体.

艾青论文参考资料:

青春风投稿

青春风杂志

青春风杂志免费阅读

结论:对朦胧诗论争中艾青立场的重新审视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艾青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艾青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